"绾发绾发":束起乌黑发髻,
"发亦鬓止":发丝垂至鬓角,
"日祗日祗":每日恭敬谨慎,
"敬亦慎止":不敢有丝毫懈怠。
"靡专靡有":身体发肤皆非独有,
"受之父母":皆受父母所赐。
"鸣鹤匪和":鸣鹤不能和谐共鸣,
"析薪弗荷":砍柴也不能担当重任。
"隐忧孔疚":忧思深重如鲠在喉,
"我堂靡构":家族传承岌岌可危。
"义方既训":正道家风既已确立,
"家道颖颖":家族道路必将昌盛。
"岂敢荒宁":岂敢放纵懈怠,
"一日三省":唯有每日三省吾身。
西晋文学家
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祖籍荥阳中牟(今属河南)。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元康六年,由长安令召返洛阳,补博士,还未就职,以母疾辞官。潘岳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与陆机齐名,两人并称“潘陆”。他的作品以诗赋见长,尤善哀诔之文,词藻华丽,风格妍巧绝丽。其诗歌语言流畅又锻炼工巧,文辞绮丽含情。代表作有《闲居赋》《悼亡诗》等。著有《潘黄门集》。
1. 分段赏析
“绾发绾发,发亦鬓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以“束发”为切入点,点明修身起点,呼应儒家“冠者礼”的成人仪式。叠字“绾绾”“祗祗”强化节奏感,凸显对家风训诫的敬畏。“靡专靡有,受之父母。鸣鹤匪和,析薪弗荷”中“靡专靡有”出自《诗经》,强调家族财富非个人独占。“鸣鹤匪和”化用《诗经·小雅》,喻家族成员需同心;“析薪弗荷”引《左传》,批评不肖子孙。强调责任传承。以鹤喻家族声望,以“析薪”喻家业延续,体现儒家“光宗耀祖”的伦理观。“隐忧孔疚,我堂靡构。义方既训,家道颖颖”提出“家风教育需以正道为本”的理念,成为魏晋士族家训的范本。陆机、左思等文人继踵其后,形成家风诗传统。“岂敢荒宁”以反问强化自律意识,“一日三省”化用《论语》,凸显儒家修身观的渗透。“岂敢荒宁,一日三省”收束全诗,强调修身需持续自省。“荒宁”(迷乱安逸)与“颖颖”(兴盛)形成对比,凸显家风传承的紧迫性。此句直接承袭《论语·学而》曾子之训,将儒家修身观融入家族伦理,成为后世家训的核心准则。
下一篇:魏晋·佚名《时人为任安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