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荏苒冬春谢":渐渐地冬天和春天一起流逝,
# 谢:去。,荏苒:形容时间逐渐消逝。
"寒暑忽流易":刹那间寒暑更替。
# 流易:消逝、变换。冬春寒暑节序变易,说明时间已过去一年。古代礼制,妻子死了,丈夫服丧一年。这首诗应作于其妻死后一周年。
"之子归穷泉":我的妻子你呀去了无尽的黄泉,
# 之子归穷泉:“之子”二句:妻子死了,埋在地下,永久和生人隔绝了。之子:那人,指亡妻。穷泉:黄泉,指地下,死后埋葬之处。
"重壤永幽隔":层层土壤将身在彼岸的我们永远阻隔。
# 重壤永幽隔:这两句是说妻子死了,埋在地下,永久和生人隔绝了。重壤:层层土壤。幽隔:被幽冥之道阻隔。
"私怀谁克从":思念你的哀情我能和谁诉说,
# 谁克从:怎么能够达到。克,能够。从,随、顺。,私怀:个人的愿望,指怀念亡妻,不离家出去做官的愿望。
"淹留亦何益":久滞家中不去赴任又没有什么好处。
# 亦何益:又有什么好处。,淹留:久留,指滞留在家不赴任。
"僶俛恭朝命":我还是勉励自己恭奉朝廷的命令吧,
# 僶俛恭朝命:这两句是说勉力恭从朝廷的命令,扭转心意返回原来任所。僶俛:竭力自勉。朝命:朝廷的命令。
"回心反初役":放下这份哀思回到原来的职位。
# 反初役:回到原来做官的任所。反,通“返”。初役:原任官职。,回心:转念,把心从哀悼亡妻的情绪中回转过来。
"望庐思其人":但我望见居住过的房屋就开始思念你,
# 庐:房屋。,其人:那个人,指亡妻。
"入室想所历":进入室内就回想我们共同经历的生活。
# 想所历:指回想与亡妻过去在一起共同生活的经历。所历:指亡妻过去的生活。历:经过。,室:指内室,闺房。
"帏屏无髣髴":帷帐和屏风之间已经找不到你约略的形迹,
# 无髣髴:帏屏之间连亡妻的仿佛形影也见不到。髣髴:相似而不真切的样子。《汉书·外戚传》:“李夫人早卒,方士齐少翁言能致其神,乃夜张灯烛,设帷帐,令帝居他帐中,遥望见好女如李夫人之状,不得就视。”,帏屏:帐韩、屏风,指代休息睡觉的内室。
"翰墨有余迹":只有你生前遗留的墨迹还尚存。
# 翰墨有余迹:这句是说只有生前的墨迹尚存。翰墨:本指笔和墨,常用作借指文章,这里是指亡妻的遗作。
"流芳未及歇":你残余的芳香还未消散,
# 流芳未及歇:衣服上至今还散发着余香。流芳:指亡妻生前用的香袋、衣物上遗留的芳香。歇:消失。
"遗挂犹在壁":你留下的衣物还挂在墙壁。
# 遗挂犹在壁:生平玩用之物还挂在壁上。遗挂:指挂在墙上的亡妻遗物。
"怅恍如或存":恍惚间我觉得你还在人世,
# 如或存:好象还活着。,怅恍:恍忽。
"回惶忡惊惕":一时间惶恐、忧伤、惊讶、惧怕四种情绪全都萦绕在我怀念你的内心。
# 惕:惧。这一句五个字,表现他怀念亡妻的四种情绪。,忡:焦虑不安。,回惶:惶恐。一作周惶。
"如彼翰林鸟":我和你就像那振翅于林间的双栖鸟,
# 如彼翰林鸟:“如彼”四句:妻子死后自己的处境就象双栖鸟成了单只,比目鱼被分离开一样。翰林鸟:指展翅飞于林中之鸟。翰:羽毛,作动词用,飞翔。
"双栖一朝只":朝夕之间变得形单影只。
"如彼游川鱼":就像那徜徉于江河的比目鱼,
# 游川:指在河中游来游去。川,水道,河流。
"比目中路析":无可奈何被从中分离。
# 析:一本作拆,分开,分离。,比目:鱼名,成双即行,单只不行。
"春风缘隟来":我对你的思念如透过门缝而来的绵绵春风,
# 春风缘隟来:“春风”二句:春风循着门缝吹来,屋檐上的水早晨就开始往下滴沥。缘:沿着。隟:墙壁的缝穴。
"晨霤承檐滴":如檐上落入水槽的滴滴晨露。
# 承檐滴:顺着屋檐流。,霤:一作溜。屋檐流下的水。
"寝息何时忘":睡觉休息时我都不曾忘记你,
# 何时忘:睡眠时也忘不了。指夜晚难以入眠。,寝息:睡觉休息。这句是说睡眠也不能忘怀。
"沉忧日盈积":沉在心底的忧思之情日益积累充盈。
# 盈积:众多的样子。这句是说忧伤越积越多。,沉忧:深沉的忧愁。
"庶几有时衰":唉,但愿我对你的怀念能够减退吧,
# 庶几有时衰:“庶几”二句:但愿自己的哀伤有所减退,能象庄周那样达观才好。庶几:但愿,表希望之词。衰:淡薄,减退。指对亡妻的哀伤之情。
"庄缶犹可击":这样我尚且还能效仿庄子为早已不在人世的你击缶而歌。
# 缶:瓦器。古人击以作乐。《庄子·至乐》载:“庄子妻死,惠子吊之,庄子则方箕踞鼓盆而歌。”庄子齐生死,认为死亡是自然变化,不必悲伤。,庄:指战国时宋国人庄子。
西晋文学家
潘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祖籍荥阳中牟(今属河南)。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元康六年,由长安令召返洛阳,补博士,还未就职,以母疾辞官。潘岳是太康文学的代表作家,与陆机齐名,两人并称“潘陆”。他的作品以诗赋见长,尤善哀诔之文,词藻华丽,风格妍巧绝丽。其诗歌语言流畅又锻炼工巧,文辞绮丽含情。代表作有《闲居赋》《悼亡诗》等。著有《潘黄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悼亡诗。借守丧期满离家时的所见所感,如故居、亡妻遗物、翰林鸟、游川鱼等,写出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丧偶的孤独悲哀以及难以排遣的忧愁。
2. 写作手法
比喻:“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以“翰林鸟”双飞喻夫妻相守,“比目鱼”并游喻夫妻和睦;后以“一朝只”“中路析”写鸟失伴、鱼分离,形象展现诗人丧偶后的孤独凄苦,强化了失去爱妻的悲痛之情。
3. 分段赏析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为第一部分,描绘诗人为妻子守丧一年后,即将离家赴任时的心境。开头四句说明妻子离世已过一年。诗人提及,时光慢慢流逝,冬去春来,寒来暑往,爱妻离世至今已整整一年,厚厚的土地将他们永远隔绝开来。“私怀”四句,刻画诗人即将离家返回任所时的心理活动。从个人对亡妻的思念来看,诗人很想留在家中,但因身负公务,朝廷不会准许,这个心愿难以达成。况且,人已逝去,即便继续留在家中,也没有什么用处。这里提出了留与不留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办法是,勉强遵从朝廷的命令,改变想法,回到原来任职的地方。“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为第二部分,描写诗人即将离家返回任所,临行前触景生情,心中满是难以言说的悲伤与痛苦。望见住宅,自然会想起亡妻,她的音容笑貌仿佛就在眼前;走进房间,自然会忆起和爱妻共同生活的美好过往,她的一举一动,都深深印在诗人的心里。然而,在罗帐与屏风之间,再也看不到亡妻的模糊身影。能看到的是墙上挂着的亡妻的笔墨遗迹,字迹依旧婉媚,残留的香气还未消散。眼前的这些景象,让诗人神志恍惚,好像亡妻还活着一般,可猛然想起她已离世,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惶恐与警惕。这一段的心理描写,细致地展现了诗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真挚而动人,是整首诗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是第三部分,描写诗人失去妻子后的孤独与哀伤。“翰林鸟”,指在林中双飞的鸟。比目鱼,是水中一种成对生活的鱼。《尔雅·释地》记载:“东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传说比目鱼身体扁平,头部一侧有眼睛,必须和另一侧有眼睛的比目鱼一起游动。不管是“翰林鸟”还是“比目鱼”,都是古人常用来比喻夫妻和睦的意象。“一朝只”“中路析”,写出了诗人丧偶后的孤独与凄苦。冬去春来,季节更替,爱妻离世,不知不觉已过一年。又到了春风从缝隙中吹来的时候,屋檐下的晨露点点滴滴,勾起人的哀思,让人难以入睡。深沉的忧愁难以消除,就像春日的细雨,连绵不断,在心中渐渐堆积。想要让这份哀思有所减轻,只能效仿庄周敲击瓦盆(一种古代的乐器)了。《庄子·至乐》中说,战国时期宋国人庄周的妻子去世,惠施前去吊丧,看到庄周伸着腿坐在那里敲着瓦盆唱歌。惠施说,妻子死了,不哭泣也就罢了,竟然还唱起歌来,实在太过分了。庄周却说,妻子刚去世时,他也很悲伤。后来想想,人原本没有生命、没有形体,从无到有,又从有到无,就像四季循环一样,也就没必要悲伤了。潘岳想效仿庄周,用豁达的态度排解忧愁,却不知“这份情意没法消除,刚从眉头上下去,又在心头浮现出来”。
4. 作品点评
这首诗语言浅近平易,如刘勰《文心雕龙・体性篇》所言:“安仁轻敏,故锋发而韵流。”为抒发自身的强烈情感,除运用比喻、反诘等修辞手法外,诗中自始至终一连以十数个入声韵字相押,奠定了凄凉低沉的基调,给作品增添了许多感染力。
# 安仁《悼亡》,盖在终制之后,荏苒冬春,寒暑忽易,是一期已周也。古人未有丧而赋诗者。
清何焯《义门读书记》
# 安仁诗品,又在士衡之下,兹特取悼亡二诗,格虽不高,其情自深也。
清沈德潜《古诗源》
上一篇:魏晋·陈寿《鲁肃过蒙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