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葭肃徂暑":汀洲的芦苇肃杀了渐渐消逝的暑气,
# 汀:一作河。
"江树起初凉":江边的树木开始带来丝丝凉意。
"水疑通织室":怀疑江水是通往织女织室的道路,
"舟似泛仙潢":小船好像在仙境的银河中泛舟。
"连桡渡急响":船桨相连划动,渡过时发出急促的声响,
"鸣棹下浮光":船桨拍打水面,映出浮动的光影。
"日晚菱歌唱":傍晚时分,菱歌响起,
"风烟满夕阳":风里和烟中都充满了夕阳的余晖。
"凤杼秋期至":七夕的秋期已经到来,
"凫舟野望开":驾着小船,野外的视野十分开阔。
"微吟翠塘侧":在翠绿的池塘边轻声吟诵,
"延想白云隈":向白云深处延伸我的遐想。
"石似支机罢":石头好像是织女支机后留下的,
"槎疑犯宿来":木筏仿佛是冒犯星辰而来。
"天潢殊漫漫":天河格外的漫长,
"日暮独悠哉":日暮时分,我独自感到悠然自在。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1. 分段赏析
“汀葭肃徂暑,江树起初凉”:“汀葭”点明地点是水边,“肃徂暑”写出暑气渐消,“江树起初凉”描绘出江边树木开始带来凉意,开篇营造出初秋的氛围。“水疑通织室,舟似泛仙潢”:运用想象,将水比作通向织女织室的道路,舟仿佛在仙境的天河中漂浮,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连桡渡急响,鸣棹下浮光”:“连桡”“鸣棹”写出划船时的声音,“急响”“浮光”从听觉和视觉角度描绘出泛舟的动态画面,生动形象。“日晚菱歌唱,风烟满夕阳”:傍晚时分菱歌响起,风烟与夕阳交织,展现出一幅优美的傍晚江景图,富有生活气息。“凤杼秋期至,凫舟野望开”:“凤杼秋期”点明七夕时节,“凫舟野望”写出驾着小船远望,视野开阔,引出下文的思绪。“微吟翠塘侧,延想白云隈”:在翠塘边轻声吟咏,遥想白云深处,体现出诗人的悠然遐思。“石似支机罢,槎疑犯宿来”:运用典故,将石和槎与神话联系起来,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引发读者联想。“天潢殊漫漫,日暮独悠哉”:面对漫漫天河,日暮时分独自悠然,既展现出自然的辽阔,又流露出一丝孤独之感。
上一篇:唐·皎然《山居示灵澈上人》
下一篇:唐·李商隐《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