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亭山外人归远":敬亭山外的人们从远方归来,
# 敬亭山: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区北郊,原名昭亭山,晋初为避帝讳,易名敬亭山,属黄山支脉,东西绵亘十余里。
"峡石溪边水去斜":峡谷的溪水弯曲着流向山外。
"茅屋老妻良酿酒":农家老妇善于酿造香醇美酒,
"东篱黄菊任开花":东篱的黄菊花自由自在盛开。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敬亭山外人归远”,敬亭山作为白居易故乡的象征,承载着他对故土的眷恋。诗中“人归远”三字,描绘出远离家乡之人跋涉归来的画面,生动展现出诗人对家庭团聚的热切期盼,以及对血脉亲情的深沉思念。那一抹归家的身影,在敬亭山的映衬下,显得渺小又坚定,似是游子与家乡之间若即若离的羁绊,在重阳佳节之际愈发浓烈。“峡石溪边水去斜”,此句勾勒出一幅清幽的峡谷溪流图。峡谷间,溪流蜿蜒曲折,潺潺流淌,其斜流之态尽显自然灵动之美。这恒定不变的自然之景,与人间的聚散离合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诉说着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无常。当人们在重阳佳节欢聚一堂时,这默默流淌的溪水,恰似时光的见证者,冷眼旁观着世间的兴衰变迁,让读者在感受自然清新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境遇的思索。“茅屋老妻良酿酒”,短短七字,勾勒出一幅温馨质朴的家庭生活画卷。“茅屋”代表着简朴无华的生活环境,没有雕梁画栋的奢华,却有着返璞归真的宁静;“老妻”则是家庭稳定与传统的象征,她历经岁月的磨砺,始终坚守在家庭之中。而她亲手酿造的美酒,香气四溢,饱含着对家人的关爱,更是家庭温暖与幸福的具象化体现。在重阳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这杯美酒不仅驱散了秋日的寒意,更拉近了家人之间的距离,让亲情在酒香中愈发醇厚。“东篱黄菊任开花”,诗人将目光转向屋外的自然景致。东篱之下,金黄的菊花肆意绽放,宛如一片金色的海洋,灿烂夺目,象征着丰收时节的喜悦与美好。菊花自由舒展的姿态,不受拘束,暗示着人们在家庭团聚的温馨氛围中,能够摆脱尘世的烦恼,享受内心的自由与宁静。这盛开的菊花,既是对自然美景的礼赞,也是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祥和的田园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馈赠。
2. 作品点评
这段文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家庭生活的细腻描绘,传递出对家庭团聚及美好生活的憧憬与赞颂。字里行间彰显出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家庭与自然的珍视,以简洁质朴的语言,让读者深切体悟到浓郁情感与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