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èng

朝代:唐作者:李峤浏览量:1
yǒu
niǎo
dān
xué
míng
yuē
fèng
huáng
jiǔ
bāo
yìng
líng
ruì
chéng
wén
zhāng
xiàng
qín
lóu
pín
guò
luò
shuǐ
yáng
míng
jīn
jiàn
ē
zhù
lái
xiáng

译文

有只神鸟栖息在丹穴山上,它的名字叫做凤凰,九种祥瑞特征应验天命,五彩羽毛织就华美文章。它时常飞过秦地的楼阁旁,频频掠过洛水之北的岸旁。如今岐山再次传来凤鸣,华美的殿阁静候它来翱翔。

逐句剖析

"有鸟居丹穴":有只神鸟栖息在丹穴山上,

"其名曰凤凰":它的名字叫做凤凰,

"九苞应灵瑞":九种祥瑞特征应验天命,

# 九苞:凤的九种特征。后为凤的代称。《初学记》卷三十引《论语摘衰圣》:“凤有六像九苞……九苞者:一曰口包命;二曰心合度;三曰耳听达;四曰舌诎伸;五曰彩色光;六曰冠矩州;七曰距锐钩;八曰音激扬;九曰腹文户。”明·张居正《书罗医师凤冈卷》诗:“九苞有灵允,还见羽仪舒。”明,无名氏《金雀记·成亲》:“贮看螽斯双叶庆,九苞佳梦胜南柯。”

"五色成文章":五彩羽毛织就华美文章。

"屡向秦楼侧":它时常飞过秦地的楼阁旁,

"频过洛水阳":频频掠过洛水之北的岸旁。

"鸣岐今日见":如今岐山再次传来凤鸣,

# 见:一作已。,鸣岐:《国语·周语上》:“周之兴也,鸾鸶鸣于岐山”。韦昭注:“鸾鸶,风之别名。”岐山,在今陕西省岐山县北。相传周古公亶父迁此而兴。后以“鸣岐”谓吉祥之兆。

"阿阁伫来翔":华美的殿阁静候它来翱翔。

# 伫:久立、期盼。,阿阁:四面都有檐霤(霤指屋檐下接水的长槽)的楼阁。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凤》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咏物诗。此诗以凤凰为吟咏对象,前四句通过“丹穴”“九苞”“五色”等意象,描绘凤凰的祥瑞形象与华美羽翼,展现其作为百鸟之王的尊贵地位;后四句借“秦楼”“洛水”“鸣岐”等典故,暗喻贤才逢明主、盛世现祥瑞的政治理想。全诗以工整的格律、典雅的辞藻,构建出瑰丽的神话色彩。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武后及唐中宗时期的文学领袖之一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曾三次拜相,也曾数次贬官,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官至中书令。李峤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他的诗作以五言诗成就最高,作诗讲求声律,多咏物之作,《汾阴行》感慨遥深,玄宗许为“真才子”之作。其诗多应制、咏物之作,词采典丽,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明人辑其诗为《李峤集》3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有鸟居丹穴,其名曰凤皇”点明凤凰的栖息地与名称,化用《山海经》中的典故,丹穴象征祥瑞之地,以“居”字赋予凤凰栖息的安定感,开篇即奠定其超凡脱俗的形象,暗含对理想化存在的推崇。颔联“九苞应灵瑞,五色成文章”,“九苞”指凤凰尾羽的九种华美纹样,“五色”呼应羽毛的绚丽色彩,此句以数字“九”“五”强化神圣性,“应灵瑞”与“成文章”既写实又象征,既赞凤凰之美,又暗喻盛世政治清明、文教昌盛,赋予自然意象以人文内涵。颈联“屡向秦楼侧,频过洛水阳”通过“屡”“频”二字,既写凤凰常临人间,又暗示其眷顾祥瑞之地的特性,将神话意象与现实空间交织,表达对盛世气象的期许。尾联“鸣岐今日见,阿阁伫来翔”,“鸣岐”用周文王岐山获凤的典故,象征贤才辅佐、国运昌隆;“阿阁”指雕饰华美的宫殿,以“伫来翔”收束,既表达对凤凰降临的期待,又暗含对明君治世的向往,全诗在此戛然而止,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陈子昂《山水粉图》

下一篇:唐·薛涛《十离诗·马离厩》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