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ōng
zōng
jiàng
dàn
cháng
níng
gōng
zhǔ
mǎn
yuè
shì
yàn
yìng
zhì

朝代:唐作者:李峤浏览量:2
shén
lóng
jiàn
xiàng
xiān
fèng
yǎng
chú
nián
huǒ
chéng
tiān
zhèng
míng
zhū
duì
yuè
yuán
zuò
xīn
jīn
qiè
zòu
kuāng
qián
jīn
sūn
qìng
hái
cān
zhù
shòu
寿
piān

译文

神龙显现圣像的吉祥之日,恰似仙凤养育雏鸟的美好年份。七月暑热正盛,顺应天时,公主满月如同明珠与满月相映成辉。在精美的金箧里写下贺诗新作,于华丽的玉筐前奏响庆贺乐章。今日正适合庆祝公主满月之喜,我也参与进这祝寿的诗篇之中。

逐句剖析

"神龙见像日":神龙显现圣像的吉祥之日,

"仙凤养雏年":恰似仙凤养育雏鸟的美好年份。

"大火乘天正":七月暑热正盛,顺应天时,

# 火乘:一作宝来。

"明珠对月圆":公主满月如同明珠与满月相映成辉。

"作新金箧里":在精美的金箧里写下贺诗新作,

# 作新:一作祚延。

"歌奏玉筐前":于华丽的玉筐前奏响庆贺乐章。

# 筐:一作箱。

"今日宜孙庆":今日正适合庆祝公主满月之喜,

"还参祝寿篇":我也参与进这祝寿的诗篇之中。

# 寿:一作圣。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中宗降诞日长宁公主满月侍宴应制》是唐代李峤创作的五言律诗。此诗围绕中宗降诞日及长宁公主满月这一喜庆之事展开。首联以“神龙”“仙凤”起笔,奠定皇家尊贵基调;颔联借“大火”“明珠”营造吉祥圆满氛围;颈联描绘宴会上金箧、玉筐旁的新物与歌舞,尽显奢华;尾联点明庆贺孙辈与祝寿主题。全诗以华丽辞藻渲染喜庆,通过对场景的细致刻画,表达对皇家的赞美与祝福,体现宫廷诗庄重华丽、应景颂圣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武后及唐中宗时期的文学领袖之一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曾三次拜相,也曾数次贬官,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官至中书令。李峤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他的诗作以五言诗成就最高,作诗讲求声律,多咏物之作,《汾阴行》感慨遥深,玄宗许为“真才子”之作。其诗多应制、咏物之作,词采典丽,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明人辑其诗为《李峤集》3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神龙见像日”,“神龙”是祥瑞之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常与帝王相关联,暗示中宗降诞这一特殊且吉祥的日子,为全诗奠定了祥瑞的基调。“仙凤养雏年”,以“仙凤”比作皇室,“养雏”形象地描绘出公主诞生,如同仙凤抚育幼雏,展现出公主身份的高贵与不凡,体现出对皇室新生的美好赞誉,同时也营造出一种祥和、喜庆的氛围。颔联“大火乘天正”,“大火”指心宿二,在古代,其运行与季节相关,这里表示正值七月暑热之时,顺应天时。此句将节气与皇家喜事相联系,增添了自然的祥瑞之感。“明珠对月圆”,把长宁公主比作明珠,将公主满月与天上月圆相对应,寓意着圆满美好,强调公主诞生如同明月般珍贵,给皇室带来了光明与福气,进一步烘托出喜庆氛围,表达对公主未来的美好期许。颈联“作新金箧里”,意为在金箧中写下新的贺诗。“金箧”代表着华贵,体现出贺诗的珍贵与郑重,暗示此次庆贺活动的隆重。“歌奏玉筐前”,在玉筐前奏响庆贺的乐章,“玉筐”同样是华丽的象征,描绘出宴会现场歌舞升平的热闹场景,展现出众人对中宗和公主的庆贺之情,从侧面反映出宫廷宴会的奢华与欢乐。尾联“今日宜孙庆”,直接点明今日适合庆祝公主满月这一喜事,“宜”字强调了这一时刻的恰当与美好。“还参祝寿篇”,表明诗人自己也参与到为皇室祝寿的诗篇创作之中,体现出诗人的荣幸与对皇室的尊崇,同时也收束全诗,呼应前文对喜庆之事的描绘,使整首诗在对皇家喜事的庆贺中圆满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宋之问《夜饮东亭》

下一篇:唐·李隆基《旋师喜捷》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