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陌追随日":(朋友)沿着长安大道奔向远方的那一天,
# 紫陌:指帝都郊野的道路。
"青门相见时":正是我们在青门相会的时候。
# 青门:汉长安城东南门。本名霸城门,因门色青俗呼为青门。
"宦游从此去":好友从此上任为官,
"离别几年期":不知要离别多少年。
"芳桂尊中酒":杯中的美酒像桂花一样芬芳,
"幽兰下调词":幽香的兰花伴随着词曲的吟唱纷纷落下。
"他乡有明月":但愿他乡异地也有皎洁的月亮,
"千里照相思":可以同照千里之外苦苦相思的人。
唐武后及唐中宗时期的文学领袖之一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曾三次拜相,也曾数次贬官,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官至中书令。李峤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他的诗作以五言诗成就最高,作诗讲求声律,多咏物之作,《汾阴行》感慨遥深,玄宗许为“真才子”之作。其诗多应制、咏物之作,词采典丽,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明人辑其诗为《李峤集》3卷。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崔主簿在长安城东门(青门)的送别场景。诗中“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曾经在长安城的道路上共同度过的时光,以及在青门相见的情景。诗人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最后两句“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寓意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天各一方,但同一轮明月可以见证他们的友谊和相思。
2. 分段赏析
首联:“紫陌追随日,青门相见时。”诗人回忆了与崔主簿在京城郊外紫陌追随、青门相见的日子,点明了相聚的地点和情境。颔联:“宦游从此去,离别几年期。”描绘了崔主簿即将宦游远行,诗人感慨离别不知何时能再相见,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颈联:“芳桂尊中酒,幽兰下调词。”诗人通过“芳桂尊中酒”和“幽兰下调词”两个意象,描绘了离别时的宴饮场景,以芳桂酒和幽兰词象征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和依依不舍。尾联:“他乡有明月,千里照相思。”诗人以明月为媒介,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即使身处异乡,明月也能照亮彼此的相思之情。
上一篇:唐·杜甫《种莴苣》
下一篇:唐·白居易《劝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