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朝代:唐作者:李峤浏览量:1
huáng
yuǎn
lián
piān
cóng
luán
xià
yān
áo
xiáng
wàn
lái
qiān
nián
qīng
tián
shí
yóu
dān
jìn
qián
yán
kōng
jǐng
yóu
wén
tiān

译文

黄鹤从遥远的地方轻盈连续地飞来,伴随鸾鸟从紫烟缭绕中降临凡尘。翱翔范围横跨万里之遥,往返穿梭于天地,历经千年岁月。暂时停歇在青翠的田野旁,时常游历至皇宫前的丹墀禁地。莫说鹤鸣仅是警觉露水,仍希望自己的鸣声能被天帝听闻。

逐句剖析

"黄鹤远联翩":黄鹤从遥远的地方轻盈连续地飞来,

"从鸾下紫烟":伴随鸾鸟从紫烟缭绕中降临凡尘。

"翱翔一万里":翱翔范围横跨万里之遥,

"来去几千年":往返穿梭于天地,历经千年岁月。

"已憩青田侧":暂时停歇在青翠的田野旁,

"时游丹禁前":时常游历至皇宫前的丹墀禁地。

"莫言空警露":莫说鹤鸣仅是警觉露水,

# 警:《英华》作“惊”。

"犹冀一闻天":仍希望自己的鸣声能被天帝听闻。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鹤》是唐代诗人李峤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通过对鹤的描写,展现了鹤的高远飞行和长久存在,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超越和高尚境界的向往。首联描绘了黄鹤从远方飞来,与凤凰一同飞过紫色的云烟,展现了鹤的威仪和气质。颔联描绘了鹤在万里长空中翱翔,穿越了几千年的时间,象征着自由和超越人世的境界。颈联描绘了鹤在青田旁边休息,有时在禁苑前翩翩起舞,展现了鹤的自由和优雅。尾联鹤虽似在警露中孤独,但仍期待来自天空的召唤,体现其对自由和超越的渴望。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武后及唐中宗时期的文学领袖之一

李峤(645?~714?),唐代诗人。字巨山,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二十岁举进士,曾三次拜相,也曾数次贬官,历仕高宗、武后、中宗、睿宗四朝,官至中书令。李峤与同乡苏味道齐名,合称“苏李”;又与苏味道、崔融、杜审言并称“文章四友”。他的诗作以五言诗成就最高,作诗讲求声律,多咏物之作,《汾阴行》感慨遥深,玄宗许为“真才子”之作。其诗多应制、咏物之作,词采典丽,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明人辑其诗为《李峤集》3卷。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黄鹤远联翩,从鸾下紫烟。”描绘了黄鹤从远方飞来,与凤凰一同穿过紫色的云烟。这里的“远联翩”形容鹤飞行的姿态轻盈而连续,“从鸾”则赋予了鹤一种神鸟的威仪和高贵。颔联:“翱翔一万里,来去几千年。”进一步描绘了鹤的飞行距离和时间。诗人用“翱翔一万里”来形容鹤飞行的遥远,“来去几千年”则强调了鹤的长寿和永恒。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鹤的高飞远翔之态,也象征着自由和超越人世的境界。颈联:“已憩青田侧,时游丹禁前。”写鹤在青田旁休息,有时在禁苑前翩翩起舞。这里的“青田”和“丹禁”分别象征着自然和皇权,诗人通过鹤的活动范围,展现了鹤的自由和尊贵。尾联:“莫言空警露,犹冀一闻天。”以鹤的警觉和对天的向往作结。诗人用“莫言空警露”来表达鹤的警觉性,而“犹冀一闻天”则表达了鹤对更高境界的追求。这不仅是对鹤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和超越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隆基《答司马承祯上剑镜》

下一篇:唐·王缙《别辋川别业》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