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昭明堂":光明显赫啊那座明堂,
"明堂孔阳":明堂之内多么明亮辉煌。
"圣皇宗祀":圣明君主在此宗祀大典,
"穆穆煌煌":仪态庄重,气象威严浩荡。
"上帝宴飨":上帝享受着祭祀的宴飨,
"五位时序":五行方位按时序排列恰当。
"谁其配之":谁能与上帝配享这荣光,
"世祖光武":唯有世祖光武皇帝陛下。
"普天率土":普天下所有的土地臣民,
"各以其职":各自恪守着应尽的职掌。
"猗欤缉熙":啊,多么光明昌盛的景象,
"允怀多福":定会招致无尽的福泽绵长。
"固作《东都赋》":班固创作了《东都赋》。
"系自此以下五诗":从这首诗开始,以下接连收录了五首诗。
东汉史学家、文学家,《汉书》的作者
班固(32~92),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出身儒学世家,其父班彪、伯父班嗣,皆为当时著名学者。9岁能吟诗赋、写文章,13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所编《汉书》文辞渊雅,叙事详赡,是中国第一部断代史,其中《艺文志》对中国古典目录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班固继司马迁之后,完善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班固还善作赋,有《两都赋》《答宾戏》《幽通赋》等。后人辑有《班兰台集》。
1. 分段赏析
开篇“于昭明堂,明堂孔阳”运用重复手法,以“昭”“孔阳”突出明堂的光明盛大,奠定庄严基调;“圣皇宗祀,穆穆煌煌”写帝王主祭时的肃穆气象,“穆穆煌煌”从神态与氛围两方面渲染祭祀的神圣感。“上帝宴飨,五位时序”转向对上天祭祀的描写,“五位时序”暗含五行顺时的秩序观,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谁其配之,世祖光武”则点明配祭先祖为光武帝刘秀,借先祖功德彰显王朝正统性。“普天率土,各以其职”由祭祀延伸至对天下秩序的期许,暗示诸侯百官各守其职的政治理想;结尾“猗欤缉熙,允怀多福”以感叹句收束,“缉熙”赞美德政光明,“允怀多福”寄托对王朝福泽绵长的祝愿。
上一篇:汉·班固《白雉诗》
下一篇:汉·刘彻《思奉车子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