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ī
shí
shǒu
·
·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zhě
zhǒng
yǒu
èr
míng
tóng
xìng
tóng
xiǎo
zhě
xiào
zhě
tān
yōng
mìng
yòu
cháng
shēng
lái
shí
dōng
lǎo
yán
biàn
tóu
máo
bái
róng
róng
fēi
lái
tíng
shù
shàng
chū
dàn
jīng
ér
tóng
lǎo
shēng
jiān
qián
tōng
yún
fēi
fán
niǎo
yáo
jiàn
jìng
gōng
qiān
suì
nǎi
chū
zhǔ
rén
wēng
xiáng
ruì
lái
bái
shén
shèng
zhān
zhī
fēng
yīn
zuò
běi
dǒu
shǐ
使
néng
wèi
rén
xiōng
suǒ
zhǐ
jiā
jiā
chǎn
fēng
shàng
zhì
shòu
寿
kǎo
xià
tián
nóng
zhǔ
rén
jiā
shēn
lǎo
xīn
tóng
méng
suí
bài
zhù
xiāng
cóng
shā
jiàn
ròu
jìng
ruò
yīn
liù
zōng
zhāng
fēi
jiē
zài
kōng
bǎo
shān
xīng
xiǎng
gān
nóng
xiāng
liǎng
西
dōng
yíng
cháo
shāo
shāo
jìn
fáng
lóng
suī
shēng
jiǔ
shuí
biàn
xióng
qún
chú
yòu
chéng
zhǎng
zhòng
chěng
cán
xiōng
tàn
cháo
tūn
yàn
luǎn
zhuó
cán
chóng
chéng
qiū
sǔn
bàn
wěi
gāo
yōng
dàn
shí
cán
ròu
shī
gōng
yǒu
néng
yán
yīng
chì
hóng
zàn
céng
shuō
zuì
qiú
zài
shēn
lóng
qīng
qīng
chuāng
qián
liǔ
jǐng
shàng
tóng
tān
zhàn
róng
ěr
wéi
lái
wǎng
chōng
chōng
xiǎo
xiān
chén
guī
hòu
hūn
zhōng
xīn
chén
jiān
fēi
zhuó
shǔ
cóng
shí
jiāng
cháng
chōng
zhǔ
rén
zēng
mìng
xiāo
dàn
gōng
xián
kuài
zhú
wán
zhù
jīng
shān
tóng
qiú
shí
fēi
xià
ěr
tíng
zhōng
shù
wèi
kǒu
wán
zhòng
xiōng
yǎng
tiān
háo
shēng
cāng
qióng
fǎn
wèi
fēi
shì
wēi
gōng
shuí
néng
chí
yuān
wèi
wèn
huà
gōng
rán
jìng
tiān
nián
zhōng

译文

乌的种类有两种,名字相同但习性却不相同。小觜乌慈爱孝顺,大觜乌贪婪又昏庸。大觜乌寿命又长,出生以来已经过了十多年了。万物衰老之后外表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头顶上的羽毛白乎乎、毛茸茸的。飞到庭院中的树上,起初只是让孩子们感到惊讶。年老的巫师生出了邪恶的计谋,和大觜乌在心意上暗中勾结串通。说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鸟,远远看见这只鸟就会产生敬重、恭敬的心情。这种鸟一千年才会出现一次,它出现是为了高兴地庆贺这家的主人将有好事降临。在大白天里,这吉祥的征兆出现了,这只鸟如同神灵一般能预测知晓天时风云的变化。这只鸟在暗中是北斗星的使者,这只鸟能够预示人的吉利和凶险之事。这只大觜乌所栖息停留的人家,家中的财产就会一天比一天丰厚。往大了说,这只鸟带来的福运可以让人长寿,往小了说,也有利于家中的农业生产。这家的主人是个家境富裕的子弟,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心智却像孩童一样蒙昧无知。跟随着巫师一边叩拜,一边反复地祈祷,家中的妇女也都跟着一起叩拜祈祷。他们杀了鸡,用鸡肉来供奉那只大觜乌,他们对这只大觜乌的敬重,就如同虔诚祭祀天地和四方之神一般。大觜乌很高兴,便大大地张开了嘴巴,它飞起来在半空中接住人们供奉的食物。大觜乌在吃足了那些带有腥膻味的食物后,巫师也享用着那些甜美肥腻的食物。大觜乌和巫师相互勾结谋取利益,再也不分开了。大觜乌和巫师每天都想着如何经营他们的巢穴以谋取更多利益,渐渐地向人们居住的房屋靠近。大觜乌虽然孵育出了许多幼鸟,又有谁能分辨出这些幼鸟是雌还是雄呢。那一群幼鸟慢慢又长大起来,众多的大觜乌肆意地施展着凶残的行径。窥探到燕子的巢穴后,便把燕子的卵吞食掉,钻进蚕箔里去啄食蚕虫。难道没有趁着秋天高飞的鹰隼吗?那些鹰隼却被绳索束缚着,扔在高高的城墙边无法施展它们捕捉大觜乌的本领。鹰隼只能吃大觜乌吃剩的残渣碎肉,无法施展它们善于搏击的本领。也有那种能够学人说话的鹦鹉,翅膀是青绿色的,嘴巴和爪子是红色的。曾经短暂地说起过大觜乌的罪行,因此被囚禁在深深的鸟笼里。窗前那柳树一片青葱翠绿,井边上的梧桐树长得十分茂盛、郁郁葱葱。贪婪的大觜乌占据着柳树和梧桐树,在上面栖息,那善良的慈乌不被允许在树上栖息。善良的慈乌啊,你到底是为了什么才落得这般境地?在这附近飞来飞去,显得多么忙碌而又彷徨啊。天还没亮,慈乌就早早飞出去了,比晨鼓报晓的时间还要早,傍晚归来时,都已经在黄昏的钟声敲响之后了。在充满尘土的天地间辛苦地奔波着,不停地飞翔,在那成片的禾黍之间啄食着食物。找到食物后就准备去喂养自己的母亲,自己饿着肚子,也不先让自己吃饱。这家的主人很厌恶那只善良的慈乌,吩咐自己的儿子削制弹弓来打慈乌。用会稽所产的竹子做成了弹弓的弓身,又续上了弦,用荆山的铜铸造成弹丸。慈乌四处寻找着食物,想要拿回去喂给自己的母亲,就飞到了你家的庭院之中。几颗食物还没来得及吃到自己嘴里,一颗弹丸就已经射中了它的胸膛。慈乌仰望着天空哀号了一声,仿佛想要向广阔的苍天倾诉自己的冤屈和痛苦。慈乌想要反哺母亲的日子还远远不够,就被射杀了,慈乌临死前的哀号并不是因为顾惜自己这小小的身躯。有谁能够带着慈乌这样的冤屈,替慈乌去质问一下大自然的造物主呢。为什么那大觜乌,竟然能够自然地活到寿命终结。

逐句剖析

"乌者种有二":乌的种类有两种,

"名同性不同":名字相同但习性却不相同。

"觜小者慈孝":小觜乌慈爱孝顺,

# 觜:同“嘴”。

"觜大者贪庸":大觜乌贪婪又昏庸。

"觜大命又长":大觜乌寿命又长,

"生来十余冬":出生以来已经过了十多年了。

"物老颜色变":万物衰老之后外表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

"头毛白茸茸":头顶上的羽毛白乎乎、毛茸茸的。

"飞来庭树上":飞到庭院中的树上,

"初但惊儿童":起初只是让孩子们感到惊讶。

"老巫生奸计":年老的巫师生出了邪恶的计谋,

"与乌意潜通":和大觜乌在心意上暗中勾结串通。

"云此非凡鸟":说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鸟,

# 此:一作是。

"遥见起敬恭":远远看见这只鸟就会产生敬重、恭敬的心情。

"千岁乃一出":这种鸟一千年才会出现一次,

"喜贺主人翁":它出现是为了高兴地庆贺这家的主人将有好事降临。

"祥瑞来白日":在大白天里,这吉祥的征兆出现了,

"神圣占知风":这只鸟如同神灵一般能预测知晓天时风云的变化。

# 圣:一作灵。

"阴作北斗使":这只鸟在暗中是北斗星的使者,

"能为人吉凶":这只鸟能够预示人的吉利和凶险之事。

"此乌所止家":这只大觜乌所栖息停留的人家,

# 乌:一作鸟。

"家产日夜丰":家中的财产就会一天比一天丰厚。

"上以致寿考":往大了说,这只鸟带来的福运可以让人长寿,

"下可宜田农":往小了说,也有利于家中的农业生产。

"主人富家子":这家的主人是个家境富裕的子弟,

"身老心童蒙":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心智却像孩童一样蒙昧无知。

# 童蒙:幼稚蒙昧。

"随巫拜复祝":跟随着巫师一边叩拜,一边反复地祈祷,

"妇姑亦相从":家中的妇女也都跟着一起叩拜祈祷。

# 妇姑:妇女。

"杀鸡荐其肉":他们杀了鸡,用鸡肉来供奉那只大觜乌,

"敬若禋六宗":他们对这只大觜乌的敬重,就如同虔诚祭祀天地和四方之神一般。

# 禋:泛指祭祀。

"乌喜张大觜":大觜乌很高兴,便大大地张开了嘴巴,

"飞接在虚空":它飞起来在半空中接住人们供奉的食物。

"乌既饱膻腥":大觜乌在吃足了那些带有腥膻味的食物后,

# 膻腥: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

"巫亦飨甘浓":巫师也享用着那些甜美肥腻的食物。

"乌巫互相利":大觜乌和巫师相互勾结谋取利益,

"不复两西东":再也不分开了。

"日日营巢窟":大觜乌和巫师每天都想着如何经营他们的巢穴以谋取更多利益,

# 巢窟:虫鸟兽类栖身之处。

"稍稍近房栊":渐渐地向人们居住的房屋靠近。

# 房栊:窗户。

"虽生八九子":大觜乌虽然孵育出了许多幼鸟,

"谁辨其雌雄":又有谁能分辨出这些幼鸟是雌还是雄呢。

"群雏又成长":那一群幼鸟慢慢又长大起来,

"众觜逞残凶":众多的大觜乌肆意地施展着凶残的行径。

# 逞:一作骋。

"探巢吞燕卵":窥探到燕子的巢穴后,便把燕子的卵吞食掉,

# 燕卵:龙眼的别名。

"入蔟啄蚕虫":钻进蚕箔里去啄食蚕虫。

"岂无乘秋隼":难道没有趁着秋天高飞的鹰隼吗?

"羁绊委高墉":那些鹰隼却被绳索束缚着,扔在高高的城墙边无法施展它们捕捉大觜乌的本领。

"但食乌残肉":鹰隼只能吃大觜乌吃剩的残渣碎肉,

"无施搏击功":无法施展它们善于搏击的本领。

"亦有能言鹦":也有那种能够学人说话的鹦鹉,

"翅碧觜距红":翅膀是青绿色的,嘴巴和爪子是红色的。

"暂曾说乌罪":曾经短暂地说起过大觜乌的罪行,

"囚闭在深笼":因此被囚禁在深深的鸟笼里。

"青青窗前柳":窗前那柳树一片青葱翠绿,

"郁郁井上桐":井边上的梧桐树长得十分茂盛、郁郁葱葱。

"贪乌占栖息":贪婪的大觜乌占据着柳树和梧桐树,在上面栖息,

"慈乌独不容":那善良的慈乌不被允许在树上栖息。

"慈乌尔奚为":善良的慈乌啊,你到底是为了什么才落得这般境地?

"来往何憧憧":在这附近飞来飞去,显得多么忙碌而又彷徨啊。

"晓去先晨鼓":天还没亮,慈乌就早早飞出去了,比晨鼓报晓的时间还要早,

"暮归后昏钟":傍晚归来时,都已经在黄昏的钟声敲响之后了。

"辛苦尘土间":在充满尘土的天地间辛苦地奔波着,

"飞啄禾黍丛":不停地飞翔,在那成片的禾黍之间啄食着食物。

"得食将哺母":找到食物后就准备去喂养自己的母亲,

# 哺母:一作母哺。

"饥肠不自充":自己饿着肚子,也不先让自己吃饱。

"主人憎慈乌":这家的主人很厌恶那只善良的慈乌,

# 慈乌:指寒鸦。

"命子削弹弓":吩咐自己的儿子削制弹弓来打慈乌。

"弦续会稽竹":用会稽所产的竹子做成了弹弓的弓身,又续上了弦,

"丸铸荆山铜":用荆山的铜铸造成弹丸。

"慈乌求母食":慈乌四处寻找着食物,想要拿回去喂给自己的母亲,

"飞下尔庭中":就飞到了你家的庭院之中。

"数粒未入口":几颗食物还没来得及吃到自己嘴里,

"一丸已中胸":一颗弹丸就已经射中了它的胸膛。

"仰天号一声":慈乌仰望着天空哀号了一声,

"似欲诉苍穹":仿佛想要向广阔的苍天倾诉自己的冤屈和痛苦。

"反哺日未足":慈乌想要反哺母亲的日子还远远不够,就被射杀了,

# 反哺:雏鸟长大后,衔食喂母鸟。

"非是惜微躬":慈乌临死前的哀号并不是因为顾惜自己这小小的身躯。

# 微躬:卑贱的身子。

"谁能持此冤":有谁能够带着慈乌这样的冤屈,

"一为问化工":替慈乌去质问一下大自然的造物主呢。

"胡然大觜乌":为什么那大觜乌,

"竟得天年终":竟然能够自然地活到寿命终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和答诗十首·和大觜乌》运用对比与象征手法,将贪婪庸恶、与巫师勾结且残害其他生命却得善终的大觜乌,和辛苦慈孝哺母却遭主人射杀的慈乌相对比,借鸟的不同遭遇象征社会中的善恶两类人,揭露社会黑暗与不公,批判丑恶,赞颂善良孝悌,尽显其关注现实的讽喻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和答诗十首·和大觜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元和五年(810年)春,元稹被贬为江陵府士曹参军,临别时白居易送其二十首新作,这些诗多用比兴手法且有所指。元稹到江陵后寄给白居易十七首有所为而发的诗,白居易看重这些诗,利用病假创作十首和答诗,《和大觜乌》为其中之一。当时白居易与元稹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意太切而言过激,白居易既认识到优点与缺点,又担心惹祸,但仍针对当时政治社会现实生活创作了此寓言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以主人喻皇帝,老巫喻权奸,大觜乌喻贪官,慈乌喻循官,燕、蚕喻百姓,隼、鹦则分别喻法官和言官,将不同角色对应,形象揭示社会现象。拟人:赋予乌人的行为和品性,如大觜乌的贪庸、慈乌的慈孝,十分生动形象。对比:将大觜乌的贪婪残暴与慈乌的善良辛苦进行对比,凸显社会的不公。托物言志:借对不同乌的描写,表达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对正直者的同情。借物抒情:通过对大觜乌和慈乌的描写,抒发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愤懑和对正直者的怜惜之情。

2. 分段赏析

从“乌者种有二”到“遥见起敬恭”是第一部分,开篇点明乌有两种,通过对大觜乌外形及被众人尊崇的描写,为其“贪庸”形象做铺垫。运用拟人,如“老巫生奸计,与乌意潜通”,暗示其与恶势力勾结,引出下文。语言质朴直白,初步展现作者对这类乌的批判倾向。从“千岁乃一出”到“不复两西东”是第二部分,叙述大觜乌自吹祥瑞,与巫相互利用获利。以比喻将主人、老巫等比作现实角色,揭露社会中权势勾结的黑暗。“乌既饱膻腥,巫亦飨甘浓”直白展现其贪婪,表达作者讽刺之情。从“日日营巢窟”到“似欲诉苍穹”是第三部分,描绘大觜乌残害他物及慈乌辛苦哺母却被射杀的场景。运用对比,凸显二者不同命运,“主人憎慈乌,命子削弹弓”,体现社会不公,蕴含作者对正直者的同情。从“反哺日未足”到“竟得天年终”是第四部分,抒发对慈乌冤屈的不平和对大觜乌逍遥法外的愤懑,以“谁能持此冤,一为问化工”发出质问,深化对社会黑暗批判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谭铢《真娘墓》

下一篇:唐·张乔《宴边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