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者种有二":乌的种类有两种,
"名同性不同":名字相同但习性却不相同。
"觜小者慈孝":小觜乌慈爱孝顺,
# 觜:同“嘴”。
"觜大者贪庸":大觜乌贪婪又昏庸。
"觜大命又长":大觜乌寿命又长,
"生来十余冬":出生以来已经过了十多年了。
"物老颜色变":万物衰老之后外表的颜色就会发生变化,
"头毛白茸茸":头顶上的羽毛白乎乎、毛茸茸的。
"飞来庭树上":飞到庭院中的树上,
"初但惊儿童":起初只是让孩子们感到惊讶。
"老巫生奸计":年老的巫师生出了邪恶的计谋,
"与乌意潜通":和大觜乌在心意上暗中勾结串通。
"云此非凡鸟":说这不是一只普通的鸟,
# 此:一作是。
"遥见起敬恭":远远看见这只鸟就会产生敬重、恭敬的心情。
"千岁乃一出":这种鸟一千年才会出现一次,
"喜贺主人翁":它出现是为了高兴地庆贺这家的主人将有好事降临。
"祥瑞来白日":在大白天里,这吉祥的征兆出现了,
"神圣占知风":这只鸟如同神灵一般能预测知晓天时风云的变化。
# 圣:一作灵。
"阴作北斗使":这只鸟在暗中是北斗星的使者,
"能为人吉凶":这只鸟能够预示人的吉利和凶险之事。
"此乌所止家":这只大觜乌所栖息停留的人家,
# 乌:一作鸟。
"家产日夜丰":家中的财产就会一天比一天丰厚。
"上以致寿考":往大了说,这只鸟带来的福运可以让人长寿,
"下可宜田农":往小了说,也有利于家中的农业生产。
"主人富家子":这家的主人是个家境富裕的子弟,
"身老心童蒙":他年纪已经很大了,心智却像孩童一样蒙昧无知。
# 童蒙:幼稚蒙昧。
"随巫拜复祝":跟随着巫师一边叩拜,一边反复地祈祷,
"妇姑亦相从":家中的妇女也都跟着一起叩拜祈祷。
# 妇姑:妇女。
"杀鸡荐其肉":他们杀了鸡,用鸡肉来供奉那只大觜乌,
"敬若禋六宗":他们对这只大觜乌的敬重,就如同虔诚祭祀天地和四方之神一般。
# 禋:泛指祭祀。
"乌喜张大觜":大觜乌很高兴,便大大地张开了嘴巴,
"飞接在虚空":它飞起来在半空中接住人们供奉的食物。
"乌既饱膻腥":大觜乌在吃足了那些带有腥膻味的食物后,
# 膻腥:荤腥。亦指鱼肉类食物。
"巫亦飨甘浓":巫师也享用着那些甜美肥腻的食物。
"乌巫互相利":大觜乌和巫师相互勾结谋取利益,
"不复两西东":再也不分开了。
"日日营巢窟":大觜乌和巫师每天都想着如何经营他们的巢穴以谋取更多利益,
# 巢窟:虫鸟兽类栖身之处。
"稍稍近房栊":渐渐地向人们居住的房屋靠近。
# 房栊:窗户。
"虽生八九子":大觜乌虽然孵育出了许多幼鸟,
"谁辨其雌雄":又有谁能分辨出这些幼鸟是雌还是雄呢。
"群雏又成长":那一群幼鸟慢慢又长大起来,
"众觜逞残凶":众多的大觜乌肆意地施展着凶残的行径。
# 逞:一作骋。
"探巢吞燕卵":窥探到燕子的巢穴后,便把燕子的卵吞食掉,
# 燕卵:龙眼的别名。
"入蔟啄蚕虫":钻进蚕箔里去啄食蚕虫。
"岂无乘秋隼":难道没有趁着秋天高飞的鹰隼吗?
"羁绊委高墉":那些鹰隼却被绳索束缚着,扔在高高的城墙边无法施展它们捕捉大觜乌的本领。
"但食乌残肉":鹰隼只能吃大觜乌吃剩的残渣碎肉,
"无施搏击功":无法施展它们善于搏击的本领。
"亦有能言鹦":也有那种能够学人说话的鹦鹉,
"翅碧觜距红":翅膀是青绿色的,嘴巴和爪子是红色的。
"暂曾说乌罪":曾经短暂地说起过大觜乌的罪行,
"囚闭在深笼":因此被囚禁在深深的鸟笼里。
"青青窗前柳":窗前那柳树一片青葱翠绿,
"郁郁井上桐":井边上的梧桐树长得十分茂盛、郁郁葱葱。
"贪乌占栖息":贪婪的大觜乌占据着柳树和梧桐树,在上面栖息,
"慈乌独不容":那善良的慈乌不被允许在树上栖息。
"慈乌尔奚为":善良的慈乌啊,你到底是为了什么才落得这般境地?
"来往何憧憧":在这附近飞来飞去,显得多么忙碌而又彷徨啊。
"晓去先晨鼓":天还没亮,慈乌就早早飞出去了,比晨鼓报晓的时间还要早,
"暮归后昏钟":傍晚归来时,都已经在黄昏的钟声敲响之后了。
"辛苦尘土间":在充满尘土的天地间辛苦地奔波着,
"飞啄禾黍丛":不停地飞翔,在那成片的禾黍之间啄食着食物。
"得食将哺母":找到食物后就准备去喂养自己的母亲,
# 哺母:一作母哺。
"饥肠不自充":自己饿着肚子,也不先让自己吃饱。
"主人憎慈乌":这家的主人很厌恶那只善良的慈乌,
# 慈乌:指寒鸦。
"命子削弹弓":吩咐自己的儿子削制弹弓来打慈乌。
"弦续会稽竹":用会稽所产的竹子做成了弹弓的弓身,又续上了弦,
"丸铸荆山铜":用荆山的铜铸造成弹丸。
"慈乌求母食":慈乌四处寻找着食物,想要拿回去喂给自己的母亲,
"飞下尔庭中":就飞到了你家的庭院之中。
"数粒未入口":几颗食物还没来得及吃到自己嘴里,
"一丸已中胸":一颗弹丸就已经射中了它的胸膛。
"仰天号一声":慈乌仰望着天空哀号了一声,
"似欲诉苍穹":仿佛想要向广阔的苍天倾诉自己的冤屈和痛苦。
"反哺日未足":慈乌想要反哺母亲的日子还远远不够,就被射杀了,
# 反哺:雏鸟长大后,衔食喂母鸟。
"非是惜微躬":慈乌临死前的哀号并不是因为顾惜自己这小小的身躯。
# 微躬:卑贱的身子。
"谁能持此冤":有谁能够带着慈乌这样的冤屈,
"一为问化工":替慈乌去质问一下大自然的造物主呢。
"胡然大觜乌":为什么那大觜乌,
"竟得天年终":竟然能够自然地活到寿命终结。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比喻:以主人喻皇帝,老巫喻权奸,大觜乌喻贪官,慈乌喻循官,燕、蚕喻百姓,隼、鹦则分别喻法官和言官,将不同角色对应,形象揭示社会现象。拟人:赋予乌人的行为和品性,如大觜乌的贪庸、慈乌的慈孝,十分生动形象。对比:将大觜乌的贪婪残暴与慈乌的善良辛苦进行对比,凸显社会的不公。托物言志:借对不同乌的描写,表达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对正直者的同情。借物抒情:通过对大觜乌和慈乌的描写,抒发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愤懑和对正直者的怜惜之情。
2. 分段赏析
从“乌者种有二”到“遥见起敬恭”是第一部分,开篇点明乌有两种,通过对大觜乌外形及被众人尊崇的描写,为其“贪庸”形象做铺垫。运用拟人,如“老巫生奸计,与乌意潜通”,暗示其与恶势力勾结,引出下文。语言质朴直白,初步展现作者对这类乌的批判倾向。从“千岁乃一出”到“不复两西东”是第二部分,叙述大觜乌自吹祥瑞,与巫相互利用获利。以比喻将主人、老巫等比作现实角色,揭露社会中权势勾结的黑暗。“乌既饱膻腥,巫亦飨甘浓”直白展现其贪婪,表达作者讽刺之情。从“日日营巢窟”到“似欲诉苍穹”是第三部分,描绘大觜乌残害他物及慈乌辛苦哺母却被射杀的场景。运用对比,凸显二者不同命运,“主人憎慈乌,命子削弹弓”,体现社会不公,蕴含作者对正直者的同情。从“反哺日未足”到“竟得天年终”是第四部分,抒发对慈乌冤屈的不平和对大觜乌逍遥法外的愤懑,以“谁能持此冤,一为问化工”发出质问,深化对社会黑暗批判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