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饮金屑泉":日日饮用金屑泉的泉水,
"少当千馀岁":转眼之间就过了一千年。
# 少当:至少当活。
"翠凤翊文螭":翠羽制成,彩螭装饰的车旗在空中飞舞,
# 文螭:身上有花纹的螭。,翊:自注:一作翔。护卫,使护卫。,翠凤:《拾遗记》卷三:“西王母乘翠凤之辇而来,前导以文虎、文豹”。
"羽节朝玉帝":是成仙之后的我带着神仙仪仗乘车朝见玉帝。
# 玉帝:道教崇奉的天帝。,羽节:用羽旄装饰的节。此指仙人仪仗。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写作手法
夸张:前两句“日饮金屑泉,少当千馀岁”运用极度夸张的表述手法。通过将日常饮泉行为与“千馀岁”的长生概念直接勾连,既突显了金屑泉在诗人精神世界中的非凡地位,又以超现实的时空尺度构建出物我交融的玄妙境界,使普通泉水被赋予永恒的生命象征意义。象征:诗中“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通过构建神话意象群,将金屑泉的饮用效果升华为通仙之境。翠羽文螭的祥瑞组合与朝觐玉帝的仪仗队列,象征着饮用灵泉后达至的仙界等级秩序,赋予了泉水超现实的永恒属性。
2. 分段赏析
“日饮金屑泉,少当千馀岁”以夸张与神话意象开篇,点明金屑泉的非凡特质。“金屑”既指泉水在阳光下的粼粼波光如碎金闪烁,又暗含佛教中“金屑虽贵,落眼成翳”的隐喻(典出《五灯会元》),赋予泉水超现实的灵性。后句“少当千馀岁”则以饮泉延寿的想象,将自然之水与长生追求结合,既呼应道教“服食成仙”的观念,又暗含诗人对时间流逝的豁达态度。这种夸张手法在《辋川集》中较为少见,凸显了诗人对金屑泉的独特情感。“翠凤翊文螭,羽节朝玉帝”借神话意象构建成仙后的瑰丽场景。“翠凤”典出《拾遗记》中西王母乘翠凤之辇的记载,象征仙家仪仗的华贵;“翊文螭”中“翊”字以飞鸟振翅之态拟写螭龙腾跃,赋予静态纹饰以动态生命力。“羽节”指仙人仪仗的羽旄装饰,与“朝玉帝”共同构成一幅天界朝圣的盛景。诗人通过繁复的意象叠加,将饮泉成仙的幻想具象化,既展现了盛唐诗歌的浪漫气质,也隐含对现实功名的超脱之思。此句语言绮丽,与《辋川集》其他诗作的淡远风格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王维创作中“诗中有画”的多维艺术表达。
# 极状泉有仙灵气,藻丽中复飘逸。
明顾可久
下一篇:唐·贯休《三峡闻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