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fāng
shù

朝代:唐作者:卢照邻浏览量:1
fāng
shù
běn
duō
nián
huá
zài
jié
cuì
chéng
xīn
kāi
hóng
mǎn
zhī
fēng
guī
huā
luàn
yǐng
cēn
róng
zhāo
zhāo
luò
jūn
jūn
zhī

译文

意谓此芳树姿质本不寻常,又正值青枝绿叶开花的好年华。树冠聚结,宛如新织的绿帽帐,枝上开满了红花。繁花被风吹拂,落在地上的影子也参差不齐。以树花的日渐褪色而感慨自己,思念亲人,但亲人却不知道。

逐句剖析

"芳树本多奇":意谓此芳树姿质本不寻常,

"年华复在斯":又正值青枝绿叶开花的好年华。

"结翠成新幄":树冠聚结,宛如新织的绿帽帐,

# 幄:幔帐。这里指枝叶下垂,形似幔帐。,结翠:指花的叶子繁茂。

"开红满故枝":枝上开满了红花。

# 故:一作旧。

"风归花历乱":繁花被风吹拂,

# 历乱:花的繁盛烂漫。,花:一作声,指花朵。

"日度影参差":落在地上的影子也参差不齐。

# 日度:太阳移动。

"容色朝朝落":以树花的日渐褪色而感慨自己,

"思君君不知":思念亲人,但亲人却不知道。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芳树》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创作的一首乐府诗。此诗前四句以芳树繁茂为喻,描绘其枝叶青翠成荫、红花缀满枝头的盛景,暗喻自身才华与青春年华;后四句笔锋转折,写风吹花落、日影参差中芳树容色渐衰,借“思君君不知”之叹,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年华虚度的孤寂与哀怨。全诗托物言志,以芳树荣枯为线索,将自然意象与人生际遇相融,语言凝练含蓄,意象婉转深沉,既流露出对生命易逝的无奈,也暗含对知音难觅、抱负难展的悲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乐府诗,也是一首咏物抒怀诗。此诗借芳树自喻,描绘了芳树繁茂与凋零的景象,体现了时光流逝、青春难留的无奈与哀伤,营造了一种孤独怅惘的氛围。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中“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通过描写芳树、春风、日影等自然景象,既展现自然生机,又隐喻青春的蓬勃与延续也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比兴:“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以芳树的荣枯变化,兴起时光流逝、容颜易老的感慨,同时以花喻人,委婉地表达了思念之情。细节描写:“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等句,通过对芳树枝叶和花朵的细致描写,展现出芳树的美丽与生机。

3. 分段赏析

“芳树本多奇,年华复在斯”:开篇点明芳树本身就奇特不凡,又正值美好的年华。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美好的氛围,也为下文对芳树的具体描写做了铺垫。“结翠成新幄,开红满旧枝”: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芳树翠绿的枝叶如同新织的帷幕,红花在旧枝上绽放的繁茂景象,展现出芳树的生机与美丽,体现出生命的活力与延续。“风归花历乱,日度影参差”:此句笔锋一转,写风吹花落,花影在阳光下参差不齐,以动态的画面表现出一种凌乱之美,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美好事物的易逝。“容色朝朝落,思君君不知”:最后两句直接抒情,将花的容颜日渐凋零与自己的思念之情相结合,以花自喻,表达出诗人因思念远方之人而容颜憔悴,却又无人知晓的哀怨与惆怅,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4. 作品点评

整个诗文笔清雅秀丽,借花喻人,展示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悲慨,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韦庄《上行杯》

下一篇:唐·李峤《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