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庙前有老柏":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
# 前:一作阶。,孔明庙:成都的武侯祠附在先主庙中,夔州的孔明庙则和先主庙分开,这是夔州的孔明庙。
"柯如青铜根如石":枝干色如青铜根柢固如盘石。
# 柯:枝柯。
"霜皮溜雨四十围":树皮洁白润滑树干有四十围,
# 霜皮溜雨四十围:“霜皮”二句:写柏之高大,是夸大的写法。霜皮,一作苍皮,形容皮色的苍白。霜,一作苍,苍白的树皮。溜雨,形容皮的光滑。雨,一作水。四十围,四十人合抱。
"黛色参天二千尺":青黑色朝天耸立足有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刘备孔明君臣遇合与时既往,
# 际会:犹遇合。
"树木犹为人爱惜":至今树木犹在仍被人们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柏树高耸云雾飘来气接巫峡,
# 云来气接巫峡长:“云来”二句:再承三四句极力形容咏叹柏树之高大。赵次公云:“巫峡在夔之下(按当言东),巫峡之云来而柏之气与接;雪山在夔之西,雪山之月出而柏之寒与通,皆言其高大也。”宋人刘须溪认为云来二句当在君臣二句前,君臣二句当在云来二句后(仇兆鳌把这四句倒置,就是依据刘说的),实太生观大胆。因为这样一来,似乎是通顺些,但文章却显得平庸没有气势,所以黄生斥为“小儿之见”。
"月出寒通雪山白":月出寒光高照寒气直通岷山。
# 雪山:山名。 岷山的主峰。在今四川省 松潘县南。,寒:一作“塞”。,月:一作“日”。
"忆昨路绕锦亭东":想昔日小路环绕我的草堂东,
# 忆昨路绕锦亭东:杜甫是前一年才离开成都的,所以说忆昨。杜甫成都草堂紧靠锦江(《杜鹃》诗:“结庐锦水边。”),草堂中有亭(《寄题江外草堂》诗:“台亭随高下,敞熬当清川。”),所以说锦亭(严武有《寄题杜二锦江野亭》诗)。武侯祠在亭东,所以说路绕锦亭东。亭,一作“城”。
"先主武侯同閟宫":先生庙与武侯祠在一个閟宫。
# 閟宫:即祠庙。,先主:指刘备。
"崔嵬枝干郊原古":柏树枝干崔嵬郊原增生古致,
# 郊原古:仇兆鳌注:“郊原古,有古致也。卢牖空,虚无人也。”
"窈窕丹青户牖空":庙宇深邃漆绘连绵门窗宽空。
# 窈窕:深邃貌。
"落落盘踞虽得地":古柏独立高耸虽然盘踞得地,
# 落落:出群貌。因生在孔明庙前,有人爱惜,故曰得地,但树高招风,又在高山上,就更要经常为烈风所撼。
"冥冥孤高多烈风":但是位高孤傲必定多招烈风。
# 冥冥:高空的颜色。
"扶持自是神明力":它得到扶持自然是神明伟力,
"正直原因造化功":它正直伟岸原于造物者之功。
"大厦如倾要梁栋":大厦如若倾倒要有梁栋支撑,
# 大厦如倾要梁栋:《文中子》:“大厦之倾,非一本所支。”古柏重如丘山,故万头牛也拖不动。
"万牛回首丘山重":古柏重如丘山万年也难拉动。
"不露文章世已惊":它不露花纹彩理使世人震惊,
# 不露文章:指古柏没有花叶之美。此二句中有着杜甫自己的影子。古柏不知自炫,故曰不露文章。古柏本可作栋梁,故曰未辞剪伐。这就杜甫为人来说,即不怕牺牲,与“我能剖心血,饮啄慰孤愁”,“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正是一副心肠。
"未辞剪伐谁能送":它不辞砍伐又有谁能够采送?
# 送:就木说,是移送,就人说,是保送或推荐。,剪:一作翦。
"苦心岂免容蝼蚁":它虽有苦心也难免蝼蚁侵蚀,
# 苦心:柏心味苦,故曰苦心。
"香叶终经宿鸾凤":树叶芳香曾经招来往宿鸾凤。
# 终:一作曾。,香叶:柏叶有香气,故曰香叶。这两句也含有身世之感。香,一作密。
"志士幽人莫怨嗟":天下志士幽人请你不要怨叹:
# 志士幽人莫怨嗟:“志士”二句:吐出本意,但材大二字仍包括吉柏在年。在封建社会,一个真正想为国家人民作点事的人,是并不为统治者所欢迎的。怨嗟:怨恨叹息。嗟,一作伤。
"古来材大难为用":自古以来大材一贯难得重用。
# 难为:一作皆难。,古来:是说不独今日如此,从古以来就如此。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古体诗,也是一首咏物抒怀诗。诗中描绘了诸葛亮庙前的一棵古老柏树,通过对其形态、环境的刻画,寄托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全诗借物喻人,将古柏的“材大难用”与志士的遭遇相联系,既赞美了诸葛亮的忠贞,也抒发了杜甫自身壮志难酬的悲慨,营造出一种深沉苍凉的意境。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两句宕开,以成都古柏作陪。这看似写景、叙事,实在抒情,是在背后抒发自己不能为当时朝廷理解重用,满腹的学问不能发挥,难以报效朝廷的感叹。双关:“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3. 分段赏析
这首诗借古柏以自咏怀抱,正意全在未一段,此诗对偶句特多,凡押三韵,每韵八句,自成段落,格式与《洗兵马》极相似。全诗比兴为体,一贯到底;咏物兴怀,浑然一体。句句写柏,句句喻人。言在柏,而意在人。前十六句通过对古柏的赞美,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又暗含了诗人渴望报效朝廷的志向。古柏的挺拔坚韧、古朴雄浑,既象征着诸葛亮的品格,也体现了诗人的自我期许。诗中“君臣际会”的典故,道出了诸葛亮得以施展才华的关键在于君臣相知。而“树木犹为人爱惜”则点明:正是由于诸葛亮深得民心,古柏才能茁壮成长。如果说前八联还只是在赞赏武侯的同时暗含着诗人对自己境遇的悲哀和感叹,那么后四联八句则在曲尽体物之妙的基础上直抒胸臆,将古柏与自己紧紧连在一起,句句写古柏,又句句写自己,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材大难用的愤慨。看似写景叙事,实则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诗人借古柏的遭遇,暗喻自己虽有济世之才,却难遇明主。后八句直抒胸臆,将古柏与自身命运紧密相连。“大厦将倾”暗指国家危难,急需栋梁之才,但“万牛回首”的比喻,生动展现了人才难用的现实困境。诗人以古柏“不露文章”自况,表明自己不愿炫才邀宠,只求为国效力。然而现实却是“蝼蚁”作祟,“鸾凤”难觅,最终发出“古来材大难为用”的千古浩叹。诗的前六句为第一段,以古柏兴起,赞其高大,君臣际会。“云来”十句为第二段,由夔州古柏,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其中“落落”两句,既写树,又写人,树人相融。“大厦”八句为第三段,因物及人,大发感想。最后一句语意双关,抒发诗人宏图不展的怨愤和大材不为用之感慨。
4. 作品点评
开篇六句为第一部分,诗人以古柏起兴,通过描绘其高大挺拔的形象,暗喻君臣相得的和谐关系。中间十句构成第二部分,诗人由眼前夔州的古柏联想到成都先主庙的古柏,“落落”两句尤为精妙,既写古柏的孤高品格,又暗指人的气节,达到了物我交融的境界。最后八句是第三部分,诗人由古柏引发感慨,借物抒怀。结尾一句尤为巧妙,一语双关,既表达了对栋梁之才不得重用的愤懑,又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全诗通过咏物言志,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情怀。
# 形似之语,盖出于诗人之赋……激昂之语,盖出于诗人之兴。……余游武侯庙,然后知《古柏诗》所谓“柯如青铜根如石”,信然,决不可改,此乃形似之语。“霜皮溜雨四十围……月出寒通雪山白”,此激昂之语,不如此,则不见柏之大也。文章固多端,警策往往在此两体耳。
宋范温《潜溪诗眼》
# 《学林新编》云:《古柏行》曰:“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沈存中《笔谈》云:“无乃太细长?”某案:子美《潼关吏》诗曰:“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岂有万丈城耶?姑言其高。“四十围”、“二千尺”者,亦姑言其高且大也。诗人之言当如此。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 稍带俚趣,力大可观。
明陆时雍《唐诗镜》
# 成都、夔府各有孔明祠,祠前各有古柏……公平生极赞孔明,盖有窃比之思。孔明材大而不尽其用,公尝自比稷、契,材似孔明而人莫用之;故篇终而结以“材大难为用”,此作诗本意,而发兴于柏耳。……雪山在成都,因“寒通雪山”遂想到锦城,其落脉如此。而“先主”、“武侯”又根“君臣际会”来……成都之柏在郊原,故云“盘踞得地”;然以“孤高”而多“烈风”,则与夔同也。故“扶持”二句,合言两处之柏,而实借以赞孔明之材与“神明通”、与“造化合”也。
明王嗣爽《杜臆》
# 《古柏行》,起六句莽莽疏直,故以“云来气接巫峡长”二语承之。
明末清初毛先舒《诗辩坻》
# 情深文明,眼空笔老,千载而下,如闻太息之声。
清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 中间时有整句,与《洗兵马》篇同格。大木寓栋梁意,人人有之。从君臣际会着笔,方见精采。
清沈德潜《唐诗别裁》
# 首段用直起法,是夔柏正文。四实拈,四咏叹……中段,追昔忆今,以彼形此,文势摇摆……末段,因咏古柏,显出自负气概,暗与“君臣际会”反对。“不露文章”,写得身分高;“未辞剪伐”写得意思曲……“容蝼蚁”,媒孽何伤;“宿鸾凤”,德辉交映:俱为“志士幽人”写照。结语一吐本旨,而“材大”两字,仍与“古柏”双关。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恰是孔明庙柏,增多少斤两(“扶持自是”二句下)。入后寄托遥深,极沉郁顿挫之致(“不露文章”二句下)。
清杨伦《杜诗镜铨》
# 起四句以叙为写……“君臣”四句,夹议夹写,他人必将“云来”二句接在“二千尺”下;看他一倒,便令人迷,与《骢马》“卿家”二句同。……“忆昨”句是宕笔,一开拓势,礼己之所见。“扶持”二句顿挫住。“大厦”句换气,突峰起棱,忽借入双写。“志士”二句另一意,推开作收,凄凉沈痛,此似左氏、公羊、太史公文法。
清方东树《昭昧詹言》
# 张云:淋漓变动,开阖排奡,而其气尤为雄劲。
清曾国藩《十八家诗钞》
上一篇:唐·杜甫《春宿左省》
下一篇:唐·王昌龄《长信秋词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