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凉昏晓苦推迁":世事冷暖、日夜更替不断变迁,
# 推迁:推移、变化。,晓:指拂晓。,昏:黄昏。,凉:指冬天。,炎:指夏天。
"不觉忠州已二年":不知不觉已经在忠州度过了两年。
"闭阁只听朝暮鼓":关上寂静的书斋,只听到朝钟暮鼓的声音,
# 闭阁:关门。
"上楼空望往来船":登上楼阁,空望着往来的船只。
"莺声诱引来花下":莺鸟的歌声引诱着人来到花丛下,
# 诱引:引诱。
"草色句留坐水边":青草的翠绿让我在水边久坐不愿离去。
# 句留:逗留,停留。
"唯有春江看未厌":只有那春江的美景我百看不厌,
# 厌:满足。
"萦砂绕石渌潺湲":它缠绕着沙滩,环绕着石块,碧绿的流水潺潺不息。
# 潺湲:水慢慢流动的样子。,渌:水清。,萦:绕。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的后两联“莺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句留坐水边。唯有春江看未厌,萦砂绕石渌潺湲”,通过描写春天的莺声、花草以及春江的潺潺流水,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被贬的愁绪,借美好的景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对比:“闭阁只听朝暮鼓,上楼空望往来船”,将自己闭门独处,只能听到早晚的鼓声,与登楼远望往来船只的情景进行对比,衬托出诗人被贬后的孤独与无聊,以及对外界的渴望和无奈。拟人:“莺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句留坐水边”中,“诱引”和“句留”将莺声和草色拟人化,仿佛是它们主动吸引诗人来到花下和水边,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情趣。直抒胸臆:“炎凉昏晓苦推迁,不觉忠州已二年”,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快速流逝的感慨以及被贬到忠州已两年的无奈心情,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的心境。
2. 分段赏析
《春江》的首联“炎凉昏晓苦推迁,不觉忠州已二年”:开篇即抒发了时光匆匆的感慨,“炎凉昏晓”形象地描绘了时光的日夜交替、四季更迭,“苦推迁”则强调了这种时光流逝给诗人带来的痛苦感受。“不觉忠州已二年”,不经意间发现自己被贬到忠州已经两年了,流露出一种时光易逝、岁月蹉跎的无奈。颔联“闭阁只听朝暮鼓,上楼空望往来船”:描述了诗人在忠州的日常生活状态。闭门不出时,只能听到早晚的鼓声,增添了几分寂寥;登上高楼,望着江上来往的船只,心中充满了孤独和对外界的期待。“空望”二字,更加强化了这种期待落空的失落感。颈联“莺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句留坐水边”:春天的莺啼声吸引着诗人来到花下,青草的颜色又让诗人留恋,索性坐在水边欣赏。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春日景象,“诱引”和“句留”赋予了莺声和草色以人的情感,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被美景所吸引、陶醉其中的状态。尾联“唯有春江看未厌,萦砂绕石渌潺湲”:诗人直言只有这春江的景色让他百看不厌,江水萦绕着砂石,清澈而潺潺流淌。通过对春江景色的赞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在这美好的景色中找到了心灵的慰藉,与前文的孤独、无奈形成了一定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