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zhāi
xīn

朝代:唐作者:皇甫松浏览量:3
zhāi
xīn
zhī
zhī
chūn
guǎn
xián
jiān
měi
jiǔ
zuì
guān
rén
píng
shēng
dōu
shí
zhǎn
xiāng
yīn
zhuó
zhī
jiào
chuī
jǐn
yán
hóng
zhú
lái
chí
fán
hóng
jīng
fēng
shì
kōng
zhī

译文

摘得新花,每一枝,每一叶,总是春。欣赏管弦,品尝美酒,最是可心。如此良辰,平生得遇几十次,平展香茵。斟一卮美酒,再一次吹奏起欢乐的音调。红烛映照盛大的筵席,千万不要来迟。人生应当及时行乐,否则就像是经过了一夜风吹雨打的繁花,徒留空枝。

逐句剖析

"摘得新":摘得新花,

"枝枝叶叶春":每一枝,每一叶,总是春。

"管弦兼美酒":欣赏管弦,品尝美酒,

# 兼:并有。,管弦:以乐器代音乐声。

"最关人":最是可心。

# 关人:关系到人的情怀,与“关情”同意。

"平生都得几十度":如此良辰,平生得遇几十次,

"展香茵":平展香茵。

# 茵:垫子,褥子。

"酌一卮":斟一卮美酒,

# 卮:酒器。

"须教玉笛吹":再一次吹奏起欢乐的音调。

"锦筵红蜡烛":红烛映照盛大的筵席,

"莫来迟":千万不要来迟。

"繁红一夜经风雨":人生应当及时行乐,否则就像是经过了一夜风吹雨打的繁花,

"是空枝":徒留空枝。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摘得新》是唐代词人皇甫松创作的一组词。第一首词开篇勾勒出春日草木葱茏、生机盎然之景,奠定欢快基调;随后将笔触转向宴饮场景,描绘管弦齐奏、美酒飘香的欢聚时刻,结句看似在感叹人生中这般欢愉时光有限,实则暗含对当下美好尽情享受的态度。第二首词进一步铺陈宴饮之乐,强调举杯畅饮时需玉笛相伴,极力渲染欢聚氛围;而结尾陡然转折,以繁花经风雨凋零的意象,隐喻美好时光易逝,抒发对生命短暂、繁华难续的感慨。这组词语言清新明快,通过对春景、宴饮场景的细腻描绘,将欢愉与怅惘两种情绪自然融合,含蓄地表达出对时光流逝的珍惜与无奈。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词人

皇甫松(?~?),唐代文学家。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祖籍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附近)。年轻时胸怀大志,意欲为国效力,却久试进士不第,终身未仕。皇甫松长于诗词歌赋,所作《大隐赋》表达出世思想,文辞诡激。其以词著名,笔致清灵,情境优美。陈廷焯《白雨斋词话》谓其词:“宏丽不及飞卿,而措词闲雅,犹存古诗遗意。”主要作品有《采莲子》《梦江南》《天仙子》《忆江南》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摘得新,枝枝叶叶春”两句开篇点题,点明时节为春日。“摘得新”看似随意说出,却自然引出春日景象,“枝枝叶叶春”生动描绘出春天里枝叶繁茂、生机勃勃的盎然景象,为全词奠定欢快明丽的基调,让读者仿佛置身于春意盎然的世界之中。“管弦兼美酒,最关人”此句写宴饮场景。“管弦”之声悦耳,“美酒”醇香诱人,二者皆是令人愉悦的事物,“最关人”三字则表明在作者眼中,这样充满乐声与美酒的场景最能牵动人心,体现出人们对欢乐宴饮生活的喜爱与享受。“平生都得几十度,展香茵”紧承上文,作者感慨人生中像这样欢聚宴饮的时光又能有多少回呢,于是铺展开华美的席垫,尽情享受当下。这两句流露出对人生欢聚时刻的珍惜,同时也暗含着对时光有限的淡淡惆怅,在欢快中增添了一丝深沉的意味。“酌一卮,须教玉笛吹”前句写举杯饮酒,“酌一卮”动作干脆利落,展现出宴饮时的豪爽洒脱;后句强调饮酒时要有玉笛吹奏助兴,笛声悠扬,更增添了宴饮的雅趣与欢乐氛围,将宴饮的欢愉之情进一步渲染。“锦筵红蜡烛,莫来迟”描绘出宴会上精美的筵席铺陈,红烛高照的场景。“锦筵”体现筵席的华贵,“红蜡烛”不仅增添了温暖明亮的氛围,更烘托出热烈的聚会气氛,“莫来迟”则是热情地招呼人们不要错过这美好的时刻,凸显出对欢聚的期待与珍惜。“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此句笔锋陡然一转,从欢乐的宴饮场景转向对自然景象的描写。原本繁花盛开的枝头,经过一夜风雨的侵袭,变得空空如也。以自然界花朵的凋零,隐喻人生中美好时光的短暂易逝,由乐转悲,余韵悠长,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情感触动,使整首词的意境得到升华。

2. 作品点评

这两首词作皆言及时行乐,却也萦绕着时代的暗影。深觉美好时光难以复返,自当把握当下纵情行乐。而及时行乐的表象之下,始终潜藏着难以言说的隐痛。况周颐于《餐樱馆词话》里评前一首词,称其“言语浅淡却沉痛到了极点”。汤显祖在《玉茗堂评花间集》中对这两首词分别有评:意在敲醒世人的虚幻梦境,教人务必及早看清。“自是寻春去较迟”一句,既有痴情错付的怅惘,亦含负心背约的痛楚。所谓“摘得新也”,本就该在风雨侵袭之前撷取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吴筠《高士咏·向子平》

下一篇:唐·无名氏《后庭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