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dēng
gāo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shì
shān
xiǎn
jūn
mén
yān
shēn
nián
nián
shàng
gāo
chù
wèi
xǐng
shāng
xīn

译文

世间的道路与山河都是危险的,君王门里烟雾深沉。年年九月九日登上高处,没有不想起伤心事来的。

逐句剖析

"世路山河险":世间的道路与山河都是危险的,

# 世路:人世间的道路。指人们一生处世行事的历程。

"君门烟雾深":君王门里烟雾深沉。

# 烟雾:这里指政治氛围。,君门:犹宫门。

"年年上高处":年年九月九日登上高处,

"未省不伤心":没有不想起伤心事来的。

# 省:省悟、想起。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九日登高》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借重阳登高抒怀的一首五言绝句。前两句以“山河险”“烟雾深”隐喻仕途艰险与朝政昏昧,后两句通过“年年登高”的重复动作,抒写对人生坎坷与国运衰微的深切感伤。全诗语言凝练如刀,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传达出诗人对世事的感慨和内心的痛苦,情感真挚,耐人寻味,体现了刘禹锡诗歌关注现实、抒发真情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九日登高》唐代诗人刘禹锡于被贬朗州司马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期间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因参与“永贞革新”触怒权贵,历经多次贬谪,被贬为朗州司马达十年之久。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也是一首重阳登高为题材的抒怀诗。全诗揭示了世道的艰难和仕途的复杂,抒发了诗人内心长期以来的失意、忧愁以及怀才不遇的愤懑,体现出对现实的无奈和感慨。

2. 写作手法

比喻:“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两句,“山河险”喻人生道路、仕途的艰难险阻,“烟雾深”喻群小当道、君暗臣奸的复杂政治环境,通过比喻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社会现象具体化,使读者更能深刻地理解诗人所表达的含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小见大:诗人以重阳节登高这一常见的生活场景为切入点,通过登高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对整个社会现实、仕途遭遇的感慨,从个人的经历和情感上升到对社会的思考,使诗歌具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普遍意义。

3. 分段赏析

《九日登高》首句“世路山河险”以“山河险”比喻人生仕途的坎坷,呼应刘禹锡因革新失败屡遭贬谪的经历,暗含对世道的尖锐批判。次句“君门烟雾深”“烟雾”象征宫廷政治的复杂与不可测,语言含蓄而锋芒隐现。这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对社会和仕途的深刻认识。第三句“年年上高处”点明重阳登高的传统,但“年年”暗含重复与无奈,暗示诗人对现实的持久关注与无力改变。末句“未省不伤心”以否定句式收束,直抒胸臆,“伤心”既指个人失意,亦隐忧国运衰微,情感沉痛而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韩愈《游城南十六首·晚雨》

下一篇:唐·李商隐《有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