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自卫返":出游的人从卫地返回,
"背客隔淮来":背向客人隔着淮水而来。
"倾盖金兰合":路上偶然相遇如同金兰之交般契合,
"忘筌玉叶开":就像忘记了捕鱼的竹器而玉叶绽放。
"繁花明日柳":繁花盛开在明日的柳树旁,
"疏蕊落风梅":稀疏的花蕊飘落在风中的梅树上。
"将期重交态":期望再次相交,
"时慰不然灰":时常慰藉那不熄灭的情谊之火。
“初唐四杰”之一
骆宾王(619?~684后),唐代文学家。字观光,又称洛临海,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骆宾王的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多感慨悲愤之词。其五言律诗也时有佳作,托物兴怀。他又善骈文,名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锋芒毕露,慷慨激昂,语言晓畅,感情充沛,气势俊逸。代表作品有《帝京篇》《畴昔篇》《在狱咏蝉》等。著有《骆宾王文集》。
1. 分段赏析
首联“游人自卫返,背客隔淮来”,交代了两人相遇的背景。“游人自卫返”点明了一人从卫地返回,“背客隔淮来”则说明另一人从淮水对岸而来,两人不同的行程为相遇创造了条件,为下文的相遇喜悦做铺垫。颔联“倾盖金兰合,忘筌玉叶开”,描绘了两人相遇时的情景。“倾盖”典故出自《孔子家语·致思》。原文记载: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孔子前往郯国途中,在路上遇到学者程子。骆宾王运用这个典故,生动表现了与孔君初次相遇就如同故交般亲切投缘的情景,既体现了两人相见的喜悦,又暗示了彼此志趣相投的深厚情谊。“金兰合”进一步强调了两人关系的亲密。“忘筌”“玉叶”则营造出一种美好、和谐的氛围,体现出诗人内心的喜悦和对这次相遇的珍视。颈联“繁花明日柳,疏蕊落风梅”,描绘了当时的自然景色。“繁花明日柳”描绘了繁花盛开在柳树旁的景象,“疏蕊落风梅”则展现了稀疏的花蕊飘落在风中的梅树上的画面,这种景色描写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为两人的相遇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浪漫氛围。尾联“将期重交态,时慰不然灰”,表达了诗人对与孔君再次相交的期待。“将期重交态”表明诗人期望再次与孔君相交,“时慰不然灰”则体现出诗人希望时常慰藉彼此的情谊,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上一篇:唐·司空图《乱后三首》
下一篇:唐·雍陶《到蜀后记途中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