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洲夕烟敛":空无的洲地上被一层层烟雾所笼罩着,
"望月秋江里":只是低头俯看秋江里的月影。
"历历沙上人":一个个沙坝上的人,
"月中孤渡水":在映着月影的水中只身向前渡着。
中唐诗人
刘长卿(726?~789?),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起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复被诬贬睦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他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诗风简淡,多写仕途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代表作品有《新息道中》。著有《刘随州文集》。
1. 写作手法
烘托:诗中以“空洲夕烟敛”描绘出空旷沙洲上傍晚烟霭消散的寂静画面,营造出幽冷清寂的氛围,以此烘托诗人在秋江望月时内心的孤寂之感。通过这一环境描写,将诗人独对江月的孤独情绪渲染得更为浓重。
2. 分段赏析
“空洲夕烟敛,望月秋江里。”:首句描绘了空旷的江洲上,傍晚的烟雾渐渐消散的景象,一个“空”字,奠定了孤寂的基调。次句点明诗人在秋江之中望月,“秋江”不仅点明季节,更增添了清冷之感。这两句从视觉角度写景,通过“空洲”“夕烟”“秋江”“月”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寂寥的氛围。在语言上,简洁自然,却生动地勾勒出画面;从表达技巧看,采用白描手法,为后文抒情做铺垫。“历历沙上人,月中孤渡水。”:这两句写沙滩上的人在月色中独自渡江。“历历”写出人物在月色下清晰可见,“孤”字则强调出人物的孤单,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诗人借景中人物的孤独形象,将自己的孤寂之情融入其中,达到情景交融的效果。在形象塑造上,刻画了月下孤渡的人物形象,强化了诗歌的孤独氛围;从表达技巧看,以景写情,含蓄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
# 俗事清语,庶几古调。
明顾璘《批点唐音》
上一篇:唐·李从谦《观棋》
下一篇:唐·卢群玉《投卢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