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吴蜀关山远":吴地和蜀地之间相隔高耸的关山,
# 关山:重山叠岭。,东西吴蜀:指诗人所在的吴地和佳人身处的蜀地。
"鱼来雁去两难闻":双方很难互通书信得到彼此的消息。
# 两难闻:指双方很难得到彼此消息。,鱼来雁去:指互通书信。古代有鱼雁传书的说法,这里以鱼雁代指书信。
"莫怪常有千行泪":不要责怪我每天哭泣,
"只为阳台一片云":只不过是为了幽会之时那真挚的情感。
# 阳台:指男女幽会的地方。典出宋玉《高唐赋》。楚怀王曾游高唐,梦见巫山神女下凡,王因宠幸。神女离开时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阿。且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初唐四杰”之一
骆宾王(619?~684后),唐代文学家。字观光,又称洛临海,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曾任临海丞。后随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兵败后下落不明,或说被杀,或说为僧。七岁能诗,有“神童”之称,与王勃、杨炯、卢照邻合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骆宾王的诗以七言歌行见长,多感慨悲愤之词。其五言律诗也时有佳作,托物兴怀。他又善骈文,名作《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锋芒毕露,慷慨激昂,语言晓畅,感情充沛,气势俊逸。代表作品有《帝京篇》《畴昔篇》《在狱咏蝉》等。著有《骆宾王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骆宾王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也是一首怀人题材诗。通过描述吴蜀两地关山遥远,书信难通,表达了诗人对蜀地佳人的深深思念与无尽伤感。全诗语言清丽婉转,情感真挚深沉,展现出诗人的一片真诚真心。
2. 写作手法
化用:“阳台一片云”巧妙化用《高唐赋》中的名句,既切合爱情主题,又为诗歌蒙上浪漫与神秘的色彩。
3. 分段赏析
《忆蜀地佳人》首句“东西吴蜀关山远”写吴地和蜀地相隔遥远,中间有重重关山阻拦,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悠远而又略带惆怅的氛围,点明了诗人与佳人分离两地的现实。次句“鱼来雁去两难闻”进一步强调由于距离遥远,双方很难互通音信,“鱼雁”是古代传递书信的象征,“两难闻”突出了诗人与佳人之间消息断绝的无奈和痛苦。此两句“东”“西”和“来”“去”两两相对,让诗句朗朗上口,诗人的强烈情感也在对比中显现出来。三句“莫怪常有千行泪”诗人在此直接抒发情感,说自己常常泪流满面,让读者感受到他内心的相思之深。末句“只为阳台一片云”化用《高唐赋》中的名句,切合爱情主题,将对佳人的思念寄托于“阳台一片云”,给人以朦胧、缥缈之感。诗人离开蜀地已经有两年,想起佳人仍然如此伤感,可见出一片赤诚真心。
4. 作品点评
在骆宾王留存至今的诗词作品里,《忆蜀地佳人》是其唯一的七言绝句。此诗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滞涩之感,笔触间尽显清爽之态,情感表达真挚恳切。尤为精妙的是,诗中典故的化用不着痕迹,恰到好处,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极具打动人心的力量。诗中先表明两地遥远,书信难寄;后追忆那时的亲密恩爱,哭泣不止,表达了诗人对旧时恋人的无尽相思。整首诗词句简洁明快、清新秀丽,而其中蕴含的情意却极为浓郁,弥漫着深深的悲苦。
# 这首诗是诗人现存诗歌中唯一首七绝,写得消新明快,感情真实,“阳台”典故的运用也十分自然贴切,颇能感人。
现代浙江师范大学教授骆祥发《骆宾王诗评注》
上一篇:唐·陈羽《夜泊荆溪》
下一篇:唐·唐彦谦《汉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