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卿休坐幄":参卿你别总是坐守军帐了,
# 参卿:参谋也。对参军,参谋的敬称。位次于副总兵。
"荡子不还乡":漂泊的游子还未能返故乡。
# 荡子:流荡不归的男子。
"南客潇湘外":你这来自潇湘之外的南方客,
"西戎鄠杜旁":西边的戎敌就在鄠杜近旁。
# 鄠杜:鄠指鄠县,在陕西扶风。杜指杜陵,在陕西西安市东。
"衰年倾盖晚":我已到衰老之年才与你相逢恨晚,
# 倾盖:一见如故为倾盖。倾是接近、倾吐,盖是指车盖。行路相遇,停车靠近而语。
"费日系舟长":耗费时日系舟与你长谈。
# 费日:耗费时日。
"会面思来札":此番会面后盼望着你寄来书信,
# 来札:来信。
"销魂逐去樯":黯然神伤追逐着远去的船樯。
"云晴鸥更舞":天晴时鸥鸟更加欢快地飞舞,
"风逆雁无行":逆风时大雁不成行列地飞翔。
# 雁无行:喻指无书信往来。
"匣里雌雄剑":匣中的雌雄宝剑极其锋利,
# 雌雄剑:干将所铸两剑,雄号干将,雌号莫邪。
"吹毛任选将":可任你挑选良将奔赴战场。
# 吹毛:指剑的锋利,吹发可断。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排律,也是一首送别诗。借自己辞幕不得归乡的境遇起兴,描绘冬晚送别场景,表达了对长孙渐归乡的羡慕之情,以及自身羁旅漂泊的愁绪,展现出诗人复杂的情感与对归乡的渴望。
2. 分段赏析
《冬晚送长孙渐舍人归州》第一句“参卿休坐幄,荡子不还乡。”首句点明友人参卿的身份,“休坐幄”暗示其即将离开军帐踏上归程。诗人以“荡子”自比,“不还乡”直白地倾诉了自己漂泊天涯、难以归家的愁苦,在开篇就将自身的羁旅之愁与友人的归乡形成鲜明对照,奠定了沉郁的情感基调。第二句“南客潇湘外,西戎鄂杜旁。”“南客”表明诗人身处异乡,此刻远在潇湘之外,尽显漂泊的孤寂;“西戎鄂杜旁”则指出友人故乡所在,两者地域上的差异,不仅暗示了两人不同的人生轨迹,也烘托出一种离别的惆怅,为下文的送别渲染氛围。第三句“衰年倾盖晚,费日系舟长。”“衰年”体现诗人已步入暮年,感慨岁月流逝。“倾盖晚”运用典故,抒发与友人相识恨晚的遗憾。“费日系舟长”描绘出诗人长时间系舟停留,只为与友人多相处些时光,生动地展现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情感真挚深沉。第四句“会面思来札,销魂逐去樯。”此句写出会面时,诗人不禁回忆起与友人之前的书信往来,足见两人情谊深厚。而“销魂逐去樯”则细腻刻画了送别时,诗人因友人离去而黯然神伤,目光追随着友人船只远去的模样,将那种依依惜别之情表现得入木三分。第五句“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诗人借景抒情,描绘了天晴时鸥鸟欢快起舞,而逆风时大雁难成行列的景象。以自然之景的变化,暗喻人生境遇的顺逆,既包含对友人归途可能遭遇波折的担忧,也融入了自身对世事无常的感慨。第六句“匣里雌雄剑,吹毛任选将。”运用比喻手法,把友人比作匣中锋利无比的雌雄宝剑,“吹毛任选将”进一步强调友人的才华出众,定能在仕途上崭露头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美好期许与祝福,为全诗增添了一份积极的色彩。
上一篇:唐·白居易《云居寺孤桐》
下一篇:唐·崔成甫《赠李十二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