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
táo
jiāng
běi
tíng
liú
bié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2
wén
shuō
lún
tái
lián
nián
jiàn
xuě
fēi
chūn
fēng
zēng
dào
hàn
shǐ
使
yīng
bái
cǎo
tōng
shū
qīng
shān
guò
wēi
qín
wáng
gǎn
dào
yuǎn
xiàng
mèng
zhōng
guī

译文

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年年都能看到大雪纷飞。春风从未到过那里,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青山蜿蜒经过武威。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远,只能在梦中偷偷思念家乡。

逐句剖析

"闻说轮台路":听说通往轮台的路上,

# 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连年见雪飞":年年都能看到大雪纷飞。

# 连年:接连多年。一作“年年”。唐郑遂初《别离怨》诗:“荡子戍辽东,连年信不通。”

"春风曾不到":春风从未到过那里,

# 曾:竟,竟然。一作“长”。

"汉使亦应稀":朝廷的使者去得也很稀少。

# 应:一作“来”。

"白草通疏勒":无边的白草一直延伸到疏勒,

# 疏勒:地名,唐时安西四镇之一,在今新疆疏勒。

"青山过武威":青山蜿蜒经过武威。

# 武威:地名,今属甘肃省。

"勤王敢道远":为王事尽力岂敢说路远,

# 勤王敢道远:一作“不敢道远思”。勤王:谓尽力于王事。《左传·僖公二十五年》:“狐偃言于晋侯曰:‘求诸侯莫如勤王。’”

"私向梦中归":只能在梦中偷偷思念家乡。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是唐代诗人岑参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以“闻说”起笔,通过传闻中的轮台景象展开描写,着重刻画了边地风雪交加、春风不至的独特气候特征。诗中“连年见雪飞”“白草通疏勒”等句,生动展现了北庭一带的荒凉景象,而“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的结尾,既表达了诗人不畏艰辛的报国之心,又流露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整首诗语言质朴,写景与抒情自然结合,通过边地风物的描写,反映了戍边生活的艰苦,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与思想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为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诗人岑参赴北庭途经临洮时所作。临洮旧友为其饯行,席间分韵唱和,岑参得“飞”字韵,遂作此诗留赠友人,以申明此行之意。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边塞留别诗。诗歌通过描绘轮台路上终年飞雪、春风不至的荒寒景象,以及白草连天、青山蜿蜒的边地风光,道出了诗人不畏路途艰险、毅然赴边的决心。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闻说轮台路,连年见雪飞”至“青山过武威”通过描写边塞风雪、荒芜植被等景象,将诗人不畏艰险的豪情与淡淡的思乡之情融入景物描写之中。对比:“闻说轮台路”暗示此次北庭之行与先前安西之役的不同,通过两地环境差异的对比,突出北庭更为艰苦的戍边条件。反衬:“春风曾不到,汉使亦应稀”以春风不至、使者罕至的荒凉景象,反衬出北庭边塞的苦寒环境,突出戍边将士的艰辛。

3. 分段赏析

“闻说”二字开篇,表明诗人对轮台的了解并非亲身经历,而是来自他人讲述。这与诗人此前亲历的安西形成鲜明对照:在自然风貌上,这里终年飞雪、春风不至;在人文环境上,朝廷使者也很少踏足。虽然这是诗人第二次远赴边塞,但北庭之行尚属首次,因此诗中描写的风雪严寒与荒凉景象都来自他人描述,不过整体格调并不显得消沉。诗中从“连年见雪飞”到“青山过武威”的描写,并未直陈边地环境的严酷,而是通过春风不至、人烟稀少、草木稀疏等细节,侧面烘托出北庭地区风雪交加的恶劣气候。“连年见雪飞”突出气候的严寒刺骨,“春风曾不到”表现地域的荒无人烟,“白草通疏勒”勾勒景物的萧条寂寥,“汉使亦应稀”则暗示此地与中原的遥远距离,这些描写共同展现了驻守西域的艰难处境。结尾两句在情感表达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勤王敢道远”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不畏路途遥远、誓死报效朝廷的决心;“私向梦中归”则委婉道出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这两句看似回应他人对其远行艰辛的关切,实则巧妙地将忠君报国的豪情与思乡怀亲的柔情融为一体,构思新颖而意味深长。

4. 作品点评

全诗结构精巧,既点明主旨又深化意境,语言凝练而意蕴深远,给人以余韵悠长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岑“闻说轮台路”在厥体中为压卷,《正声》不录,不可晓。

明文学批评家许学夷《诗源辨体》

# 前后两截格。七、八分明写北庭之远,一时不能遽归。立言恰要如此,方是真正诗人。将“春风”陪“汉使”,设语更松趣。

明末清初学者黄生《唐诗矩》

# 诗肠之曲,如岑参“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本怨赴边庭归期难必,却反言不敢道远,梦中可归。

清诗人冒春荣《葚园诗说》卷一

# (岑参)《送人到安西)云:“小来恩报国,不是爱封候。”《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云:“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酬崔十三侍御登玉垒山》云:“旷野看人小,长空共鸟齐。”《送张子尉南海》云:“海暗三山雨,花明五岭春。”《首秋轮台》云:“秋来惟有雁,夏尽不闻蝉。”信乎“语奇体峻”也!

清评论家余成教《石园诗话》卷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苏拯《药草》

下一篇:唐·杜甫《戏为六绝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