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洛城何日归":洛城啊洛城,我何时才能再次归来,
"故人故人今转稀":故人啊故人,如今你们的身影越发稀少。
"莫嗟雪里暂时别":不要为这雪中的短暂分别而叹息伤感,
"终拟云间相逐飞":最终我们定能像在云间一样相互追逐高飞。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写作手法
反复:“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洛城”“故人”两次重复,强调对洛城的眷恋和对故人渐少的喟叹,加深情感表达,突出这些元素在诗人心中的分量。比喻:“终拟云间相逐飞”,将未来与白居易的再次相聚比作在云间追逐飞翔,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对未来相聚的自由、畅快的美好期待,使抽象情感具象化。
2. 分段赏析
诗的前两句“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诗人连用“洛城”“故人”,急切地表达出对洛城的思念,洛城承载着他们过往的回忆。而“故人今转稀”则流露出对时光流逝、故人渐少的无奈与感慨,愈发凸显白居易这份友情的珍贵。后两句“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在雪中分别的场景下,诗人劝慰白居易不要悲伤,“莫嗟”二字语气坚定。“终拟云间相逐飞”描绘出未来相聚时如在云间自由追逐般的美好画面,给人以希望,展现出诗人乐观的心态和对友情的坚定。
上一篇:唐·崔国辅《从军行》
下一篇:唐·杜甫《种莴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