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水精域":我来到大云经寺,一颗心沉浸在水晶般的清净之地,
# 水精域:水精领域,水精世界,此指明静如水精般的寺院。
"衣沾春雨时":在春雨沾衣的时候,
"洞门尽徐步":迈着徐缓的脚步走遍重重相对的门户,
# 徐步:缓步。,洞门:指门都在一条中轴线上,望之如洞。
"深院果幽期":在这幽深寺院里实现那幽雅的约会。
# 幽期:秘密期约。,果:果然,有果如所期之意。
"到扉开复闭":所到之门开而复闭,
# 复闭:开后又关上。,扉:门。一作“屣”,一作“履”。,到:一作“倒”。
"撞钟斋及兹":唉,这动乱岁月连僧人也高度戒备。钟声撞响,此时僧人正在用斋。
# 及兹:到此,到这里。,斋:用斋,食斋。,撞钟:钟声撞响,指撞钟会食。
"醍醐长发性":噢,原来就是从醍醐中长久地生发出佛性来的啊,
# 长发性:长久地生发佛性。,醍醐:从酥酪中提出的油。佛教用以比喻能引导教化众生成佛的一乘教义。这里是双关语,可指最美之味。佛经云:“譬如世间从牛出乳,从乳出酪,酪出生酥,从此生酥,出于熟酥,复从熟酥出于醍醐。于是种种牛请味中,醍醐最上,胜妙第一。”(唐玄奘译《大正藏·本事经》)
"饮食过扶衰":赞公给我的饮食已超出了滋补身体的需要。
# 饮食过扶衰:给我的饮食已超过了滋补身体的需要。饮:一作“饭”。过扶衰:指相待礼仪有加。过,超过,指礼待有加。扶,帮助。衰,指衰弱的身体。
"把臂有多日":亲密的会晤已有多日,
# 把臂:握人手臂,表示亲密。
"开怀无愧辞":心情畅快,不说那些感愧的话。
# 无愧辞:诚信而没有言不由衷的话。,开怀:坦露心胸。
"黄鹂度结构":黄鹂在殿宇间自在地飞翔,
# 结构:房舍,指赞公房。,度:飞度。,鹂:一作“莺”。
"紫鸽下罘罳":紫鸽祥和地落在罘罳上。
# 罘罳:古代设在屋檐或窗上以防鸟雀的金属网或丝网。一作“芳菲”。,下:落下。
"愚意会所适":我的心意与这种闲适的气氛相合,
# 适:适合,契合。,会:恰逢。,愚意:我的心意,自谦之词。愚:一作“芳”。
"花边行自迟":在花丛旁边悠闲地行走。
# 自迟:自觉迟缓。
"汤休起我病":赞公使我的病苦消除,
# 起我病:指引起我的诗癣。,汤休:南朝刘宋时沙门惠休,本姓汤。善属文,辞采绮艳,与鲍照交往甚密。武帝(刘骏)命之还俗,官至扬州从事史。此借以比赞公。
"微笑索题诗":微笑着向我索取诗篇。
# 索:求,索取。
"细软青丝履":又细又软的青丝鞋,
# 青丝履:青丝做的鞋。履:鞋。,细软:细致柔软。
"光明白氎巾":光亮洁净的白氎巾。
# 白氎巾:《后汉书》注:《外国传》曰:诸薄国女子,织作白氎花布。王昌龄诗:“手中花氎净。”姜氏曰:白氎子,即棉子也。唐时未入中国,元朝始传其种。,光明:光亮洁净。
"深藏供老宿":这些深藏的物品本供高侩使用,
# 老宿:年老而资深的人。
"取用及吾身":如今赞公把它们赠给了我。
# 及吾身:赠给我。
"自顾转无趣":自惭形秽啊,倒觉得受之有槐,
# 无趣:有愧之意。,转:反而。,自顾:回看自己。
"交情何尚新":赞公在交情上多么器重新知。
# 尚新:崇尚新知,指器重新知。,何:多么。,交情:指与赞公的相交情谊。
"道林才不世":您像道林那样具有不世之才,
# 才不世:不世之才,罕有之才。不世,罕有。,道林:东晋高僧支遁,字道林,陈留人,聪明秀彻。
"惠远德过人":您像惠远那样道德超人。
# 过人:超人。,惠远:东晋高僧,雁门楼烦人,性度弘伟,风鉴朗拔。
"雨泻暮檐竹":暮雨浇着屋檐下的竹子,
# 泻:倾泻。
"风吹青井芹":春风吹着天井里的芹菜。
# 井芹:井边的芹菜。芹,一种植物,可食。,青:一作“春”。
"天阴对图画":在阴雨中欣赏寺壁上的图画,
# 图画:绘画。张彦远《名画记》载:大云寺东浮图有三宝塔。东壁郑法轮画,西壁田僧亮画,外边四壁杨契丹画。。
"最觉润龙鳞":尤其觉得那龙鳞湿润。
# 龙鳞:指壁画上的龙鳞。,润:湿润。,最觉:尤其觉得。
"灯影照无睡":灯光映照着不眠的我,
"心清闻妙香":内心清净,殊妙的烟香阵阵飘来。
# 妙香:佛教谓殊妙的香气。
"夜深殿突兀":夜深之时,佛殿显得更加突兀,
# 突兀:高笃特出貌。
"风动金锒铛":风儿吹起,檐角的铃铛发出幽美的音响。
# 金锒铛:指殿角悬铃之声。一说指长锁。
"天黑闭春院":天宇漆黑,春院紧闭,
# 春院:春日的院落。
"地清栖暗芳":地表宁静,暗芳已睡。
# 暗芳:暗香。
"玉绳回断绝":玉绳星座断绝于远天,
# 玉绳:北斗两星名,此即代北斗。
"铁凤森翱翔":屋脊上的铁凤在肃穆地翱翔。
# 铁凤:古代房脊上的一种装饰物,形似凤,张两翼,下部有枢轴,可以随风转动。
"梵放时出寺":朗诵佛经的声音不时飘出寺外,
# 梵放:发出的唱经之声。梵:诵经声。
"钟残仍殷床":稀疏的钟声仍然震动着睡床。
# 殷:震动。
"明朝在沃野":明天一早就要告别寺院走向沃野,
# 朝:早晨。
"苦见尘沙黄":又将苦恼地面对那昏黄的尘沙。
"童儿汲井华":小童儿汲取井华水,
# 井华:清晨第一次汲起的井水。古代传说经常饮用它,使人颜色美好。
"惯捷瓶上手":动作麻利地把水瓶抄在手上。
# 上:一作“在”。,捷:一作“健”。
"沾洒不濡地":掸水均匀不弄湿地面,
# 濡:沾湿,沾上。
"埽除似无帚":扫地无声似乎手中没有苕帚。
# 埽:一作扫。
"明霞烂复阁":明丽的霞光把重阁照得一片灿烂,
# 复阁:重迭的楼阁。,明:一作“晨”。
"霁雾搴高牖":高窗上的雾气正在消散。
# 牖:窗户。,霁雾:正在消散的云雾。
"侧塞被径花":覆径之花开得拥拥簇簇,
# 被:覆盖。,侧塞:花盛多貌。
"飘飖委墀柳":拂阶之柳随风摇曳弄姿。
# 墀柳:阶前的柳树。墀:台阶。一作“阶”。,飘飖:摇动,晃动。。
"艰难世事迫":艰难的世事逼迫着我,
"隐遁佳期后":隐居的佳期已经错过。
# 隐遁:隐居远避尘世。
"晤语契深心":与您对面交谈,我感到心气相投,
# 晤语:见面交谈。
"那能总箝口":哪能总是钳口结舌。
# 箝口:闭口不言。
"奉辞还杖策":向您告辞,重又拄起手杖,
# 杖策:拄杖。
"暂别终回首":暂时离别,终究还要回首与您会珸。
"泱泱泥污人":啊,泥路泱泱,行走着被泥污染的人,
# 泥污人:此时贼将张通儒,搜罗唐朝官员,逼受伪职,官员多有被污者,“泥污人”喻此。,泱泱:一作“浃浃”。
"听听国多狗":犬声狺狺,京都里竟有这么多的狗。
# 国多狗:国狗喻叛逆者。《左传》:“国狗之瘿,无不噬也。”,听听:同“狺狺”,犬吠声。
"既未免羁绊":我既然还未能免除羁绊,
# 绊:一作“寓”。
"时来憩奔走":会时常来您这里稍作喘息。
# 憩:休息。
"近公如白雪":靠近您就像靠近白雪一样,
"执热烦何有":使我内心火辣辣的烦躁情绪化为乌有。
# 执热:谓苦热。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组五言排律,也是一组反映社会现实的羁旅诗,通过描绘大云寺清幽宁静的环境、僧人赞公的悉心照料以及诗人与之交往的点滴,反映了战乱时期诗人困居长安的生活境遇,表达了诗人对赞公的感激之情,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安史之乱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苦难,以及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2. 写作手法
用典:“心在水精域”一句,典出江总《大庄严寺碑》中“影彻琉璃之道,光遍水精之域”之语。其妙处不仅在于用典恰当,更在于借“水精域”三字引发的联想,生动展现了诗人暂离乱世红尘、初入此清净佛国时,内心油然而生的超然物外、澄澈圣洁的精神境界。
3. 分段赏析
其一“心在水精域,衣沾春雨时”,“水精域”营造出空灵洁净之感,诗人虽身处尘世,心却向往纯净之地。此时春雨沾衣,点明时节与情境,暗示心境与现实的交融。“心在水精域”,典出江总《大庄严寺碑》“影彻琉璃之道,光遍水精之域”,妙处不仅在于用典恰当,更在于借“水精域”的联想,显示他离乱世红尘而乍一到此净界所生的超脱而圣洁的心理状态。次句“衣沾春雨时”,很有季节感和生活实感。“洞门尽徐步,深院果幽期”,诗人缓缓漫步于寺门,不是偶然游寺,而是赴赞公之约,深院之幽正是他所期待的,体现出对这份宁静的向往与寻得后的满足。“到扉开复闭,撞钟斋及兹”,寺门开合间,钟声响起,点明到了斋时,以动衬静,更显寺庙的静谧与庄严。“到扉开复闭”,杨伦认为是“不欲俗人过从也”,若理解为描状了战乱中寺院僧人惊惶不安、唯恐坏人闯入的神态,亦复大佳。“醍醐长发性,饮食过扶衰。把臂有多日,开怀无愧辞。黄鹂度结构,紫鸽下罘罳。愚意会所适,花边行自迟。汤休起我病,微笑索题诗”,“醍醐”象征佛法智慧,能启迪心性;饮食让诗人身体好转。“醍醐长发性”,夹在“撞钟”句与“饮食”句之间,前后俱述设斋会食情事,从精美的斋食引出佛性的觉悟,不仅赞美赞公的食物之美,更是赞美赞公的所修所言之法。与赞公把臂多日,开怀畅谈毫无愧疚。黄鹂、紫鸽增添生机,诗人沉醉于美景,流连忘返。“黄鹂度结构”写寺院和平静穆的景象,写得很有气氛。赞公如南朝诗僧汤休般,以诗文化解诗人愁绪,引得诗人索诗。其二“细软青丝履,光明白氎巾”“深藏供老宿,取用及吾身”这些物品本供年老高僧,如今自己也能使用,体现赞公的慷慨与二人情谊。“自顾转无趣,交情何尚新”,诗人自感无趣,却感叹与赞公的交情常新,侧面烘托出赞公的魅力,对赞公充满了真诚的感激之情。“道林才不世,惠远德过人。雨泻暮檐竹,风吹青井芹。天阴对图画,最觉润龙鳞”“道林才不世,惠远德过人”两句以东晋高僧支道林的才、惠远的德来称誉赞公,用得精当。雨打竹叶、风吹芹菜,阴天赏画,画面清幽,“天阴对图画,最觉润龙鳞”这样的描绘,不仅仅是一般的观看,更是在对力量与生动的观照中,还有着深度的精神交流。其三“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深夜灯影相伴难以入眠,心境澄澈时闻到奇妙香气,营造出静谧且空灵的氛围。“夜深殿突兀,风动金锒铛”,描绘深夜大殿高耸,风动铃铛作响,以动衬静,突出夜晚的宁静与寺庙的庄严。“天黑闭春院,地清栖暗芳”,天黑庭院关闭,地上清香来自幽花,进一步渲染静谧氛围。“心清闻妙香”和“地清栖暗芳”两句,“清”看起来重复,但“闻妙香”见“心清”,“栖暗芳”见“地清”,着眼点一在情一在境,情境自别,字复而意不重。“玉绳回断绝,铁凤森翱翔。梵放时出寺,钟残仍殷床。明朝在沃野,苦见尘沙黄”,星宿移动、铁凤翱翔,梵音钟声交织。“明朝”句转折,想到明日将面对黄沙漫天的尘世,与寺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流露对现实的无奈。其四“童儿汲井华,惯捷瓶上手。沾洒不濡地,扫除似无帚”,描绘寺中小童汲水、洒扫的敏捷熟练,侧面反映寺庙生活的有序。“明霞烂复阁,霁雾搴高牖”,雨后初晴,霞光照耀楼阁,雾气散开,窗户洞开,景色清新开阔。“侧塞被径花,飘飖委墀柳”,路上繁花簇拥,柳枝飘落台阶,展现春日生机。“艰难世事迫,隐遁佳期后。晤语契深心,那能总箝口。奉辞还杖策,暂别终回首。泱泱泥污人,听听国多狗。既未免羁绊,时来憩奔走。近公如白雪,执热烦何有”,诗人感慨世事艰难,隐遁之期已过。与赞公交谈契合心意,不能沉默不语。虽要暂别,仍频频回首。世俗之人如泥污,国家奸佞如狗。自己身不由己,暂来寺庙休憩。赞公如白雪般高洁,能消解自己的烦热。“近公如白雪,执热烦何有”,这是杜甫明显感觉得到的。杜甫在大云寺这几日,和赞公有过倾心的晤谈。他把人生的种种烦恼,世事的般般艰难,生老病死的痛苦,殷切地向赞公诉说。赞公则以佛理为他从容解说,助其解脱,使他有所悟,心病也减轻不少。
4. 作品点评
这组诗中有不少佳句。如第一首首句“心在水晶域”,典故出自江总《大庄严寺碑》“影彻琉璃之道,光遍水精之域”,其妙处不仅在于用典恰当,更在于借“水精域”的联想,生动展现了他远离乱世红尘,初到这一净土时超脱圣洁的心境。第二句“衣沾春雨时”,富有季节特征和生活气息。“到扉开复闭”,杨伦认为是“不欲俗人过从也”,若理解为描绘了战乱中寺院僧人惊恐不安、生怕坏人闯入的神情,也很贴切。“黄鹂度结构”描绘出寺院宁静祥和的景象,颇具氛围感。第二首中“道林才不世,惠远德过人”两句,借东晋高僧支道林的才华、慧远的品德来赞誉赞公,十分恰当。第三首“心清闻妙香”和“地清栖暗芳”两句,“清”字虽重,但“闻妙香”体现“心清”,“栖暗芳”展现“地清”,着眼点一个在情一个在境,情境各有不同,虽字重复但意不重。第四首“明霞烂复阁,霁雾搴高牖。侧塞被径花,飘飖委墀柳”四句,描绘出朝霞映照楼阁、晨雾消散窗户、小径繁花似锦、台阶垂柳依依的绮丽景色,生动逼真。
# 公诗人,意适行迟,诗兴动矣。赞会其意,故“微笑索题”,景况殊妙。“起我病”,谓有好诗之癖。
明王嗣奭《杜臆》
# 此初过寺中而记其胜概。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斋及兹”,适然初款。“醍醐”“饮食”,特设矣,正述“多日”“开怀”时。仇即指及兹之斋,非是。但“开怀”自有心心相契处。吴论云“开怀享食”,陋甚。“意会”“行迟”,赞公同步,与前“徐步”“幽期”各别。结亦有神,一往幽微,尽入拈花一笑也。钟惺曰:“诗有一片幽润灵妙之气,浮动笔端”。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 上句乃统言所画,下句则言道子画龙,天阴尤觉鳞皆润也。(末二句)
清施鸿保《读杜诗说》
# 夜景无月最难写,惟杜写无月之景,往往能入妙。“夜深殿突兀”,摹写逼真,亦在暗中始觉其然耳。此后句句是暗中说话。
清黄生《杜诗说》
# 此记早晨惜别之情意。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