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百花明":柳荫浓密百花明艳,
"春深五凤城":暮春的长安城气象万千。
# 五凤城:京都城号凤城,此指长安。五凤,五种彩色的凤。
"城乌睥睨晓":城头乌鸦俯瞰破晓,
# 睥睨:城上的小墙,即女墙。,乌:乌鸦。一作鸦。
"宫井辘轳声":宫井边传来汲水的辘轳声。
# 辘轳:旧时打井水的绞盘。
"方朔金门侍":东方朔在金马门侍奉君王,
# 侍:一作召。,方朔:东方朔,东汉文学家,善诙谐,武帝时为太中大夫。
"班姬玉辇迎":班婕妤的玉辇迎来尊荣。
# 玉辇:后妃乘坐的车驾。,班姬:即班昭,东汉史学家,汉和帝时,常出入宫廷,担任皇后和妃嫔的教师。
"仍闻遣方士":仍听闻帝王遣派方士,
# 遣:调派。
"东海访蓬瀛":远赴东海寻访蓬莱仙瀛。
# 东海:传说渤海之东的大海,海中有五座仙山,其中蓬莱、瀛洲二山为第四和第五山。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写作手法
用典:“方朔金门侍,班姬玉辇迎。仍闻遣方士,东海访蓬瀛。”运用了东方朔在金马门侍奉汉武帝,班婕妤被汉成帝用玉辇迎接,以及秦始皇、汉武帝派遣方士去东海寻访蓬莱、瀛洲等仙山的典故。通过用典,丰富了诗歌的内涵,使诗歌更具文化底蕴,同时借古事委婉地对当时宫廷中帝王的行为进行了讽刺。借古讽今:后两联表面上是在讲述古代宫廷中的故事和帝王的行为,实则是借这些古代之事来讽刺当时宫廷中帝王的一些行为,如求仙问道等,使诗歌的讽刺意味更加含蓄而深刻,避免了直接的批判。
2. 分段赏析
《早朝》首联描绘了春天深入时节,五凤城内柳树成荫,柳色浓郁显得有些幽暗,而各种花朵盛开,色彩鲜明,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点明了季节和地点,营造出一种繁华而又静谧的氛围。颔联从听觉和视觉角度进一步描写清晨的宫廷景象。城墙上的乌鸦在拂晓时分啼叫,宫井旁传来辘轳汲水的声音,这些细微的声音和画面,生动地勾勒出宫廷清晨的宁静与忙碌,富有生活气息。颈联运用了东方朔在金马门侍奉以及班婕妤被玉辇迎接的典故,表面上是在写古代宫廷中人物的荣耀和受宠,实则暗示了宫廷中的一些现象和人物关系。尾联写诗人听闻帝王还派遣方士前往东海寻访蓬莱、瀛洲等仙山,这一句借帝王求仙之事,委婉地讽刺了帝王追求虚无缥缈的长生不老,以及不务实际的行为,深化了诗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