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诞向阳眠":闲散舒适地向着阳光睡眠,
"将闲敌地仙":把悠闲当作地上的神仙。
"诗情茶助爽":品茶能助长我的诗兴让心情更爽朗,
"药力酒能宣":借助药力饮酒能让情绪得到宣泄。
"风碎竹间日":风穿过竹林,日光细碎洒落,
"露明池底天":露水明亮,池底能映照出天空。
"同年未同隐":与您同年却没能一同归隐,
"缘欠买山钱":只因为缺少买山隐居的钱。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等景物描写,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清幽的景色之中,表达出闲适又略带遗憾的情绪。用典:“将闲敌地仙”中“地仙”运用典故。在古代神话传说及道家文化中,地仙是仙人的一种,他们虽未飞升天界,但能在人间长生不老,且生活逍遥自在,不受世俗纷扰。此处诗人以地仙自比,指自己生活闲适自在如同地上的仙人,突出了诗人生活的悠闲。
2. 分段赏析
《酬乐天闲卧见寄》首联“散诞向阳眠,将闲敌地仙”,“散诞”“闲”等字眼生动展现诗人闲散的状态,把自己的悠闲与地仙相比,凸显生活的自在,表达了一种自得其乐的心情;颔联“诗情茶助爽,药力酒能宣”,从生活情趣入手,茶助诗情,酒宣药力,体现诗人高雅的生活品味和悠闲的心境;颈联“风碎竹间日,露明池底天”,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声色结合,描绘出清幽的自然景象,借景抒情,烘托出内心的宁静;尾联“同年未同隐,缘欠买山钱”,运用“买山钱”的典故,点明未能与友人一同归隐的原因,流露出淡淡的遗憾之情。
下一篇:唐·白居易《赠友五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