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须如雪五朝臣":我这白发如雪,历经五个朝代的臣子,
# 五朝:指德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五朝。
"又值新正第七旬":又迎来了新年,如今已是第七十个年头。
# 第七旬:此指过七十岁。,新正:新年正月。
"老过占他蓝尾酒":年老之后,有幸享用那宴会末尾的蓝尾酒,
# 蓝尾酒:唐代宴饮,最后饮者叫作蓝尾,也作婪尾。元旦饮酒,自少至长,年最高者饮蓝尾酒,有祝寿之意。,老过:老来。
"病余收得到头身":病愈之后,庆幸保全了自己的身体。
"销磨岁月成高位":在漫长岁月的消磨中,终于成就了高位,
"比类时流是幸人":与同时代的人相比,我算是幸运之人。
"大历年中骑竹马":遥想大历年中,我还年幼骑竹马,
"几人得见会昌春":又有几人能够历经岁月,见到会昌年间的春天 。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人将自己与“时流”(同时代的人)进行对比。通过“比类时流是幸人”一句,突出自己历经岁月磨难后能获得高位,相比同时代人更为幸运。这种对比不仅凸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认知,也让读者感受到岁月对不同人命运的塑造,引发对人生境遇差异的思考。细节描写:“老过占他蓝尾酒”一句,通过“占他蓝尾酒”这一细节,生动描绘出诗人在年老之际享受蓝尾酒的场景。蓝尾酒在当时有特殊的饮用习俗,多在宴会末尾饮用,诗人借此细节展现出自己在新年之际,虽年老但仍能享受生活中这一微小乐趣,侧面反映出他对当下生活的珍惜。
2. 分段赏析
首联“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值新正第七旬”,宛如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像,一位白发如雪、历经五个朝代的老臣形象跃然纸上,同时点明新年之际,诗人已步入人生的第七十个年头,岁月的痕迹与时间的节点相互交织,奠定了全诗深沉的基调。颔联“老过占他蓝尾酒,病馀收得到头身”,这两句诗描绘出诗人在年老体病之后的生活状态。“老过占他蓝尾酒”,展现出诗人在新年的宴会上,作为老者享用蓝尾酒的场景,蓝尾酒虽非珍馐美味,但这一细节却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当下时光的珍视。“病馀收得到头身”则反映出诗人在历经病痛后,对自己能保全身体、安享晚年的欣慰,也暗示了他一路走来所经历的风雨坎坷。颈联“销磨岁月成高位,比类时流是幸人”,诗人回顾自己一生,感慨在岁月的消磨中,终于成就了高位。与同时代的人相比,他认为自己是幸运之人。这其中既有对自身努力与坚持的肯定,也有对命运无常的感慨。高位的获得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步实现,而能在众多人中脱颖而出,诗人内心满是感恩。尾联“大历年中骑竹马,几人得见会昌春”,将时间回溯到早年大历年,那时诗人还是个骑竹马的孩童,而如今已身处会昌年间。这种今昔对比,跨度长达数十年,诗人借此感叹岁月匆匆,能历经如此漫长岁月并见证时代变迁的人少之又少,进一步强化了岁月沧桑之感。
下一篇:唐·刘言史《竹里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