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héng
zhōu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1
bīng
jiǔ
yuǎn
xīng
shuāi
kàn
wáng
hàn
shèn
zhào
yào
耀
chāng
kuáng
lǎo
jiàng
shī
qīng
biān
shēng
zhàn
chǎng
jūn
chén
rěn
xiá
gòu
yuè
kōng
jīn
tāng
zhòng
zhèn
qīng
quán
jué
gāng
jūn
zhōu
kuān
měng
xìng
suǒ
jiāng
jiē
jié
shì
yuán
záo
fāng
guǎ
cóng
wèi
jùn
zhě
ān
qiáng
diāo
bāng
běn
āi
jīn
cún
shì
cháng
jīng
huī
fēi
rèn
shí
guò
fáng
shù
zài
duō
yōu
zēng
nèi
shāng
piān
xiàn
jiǔ
ròu
dān
shang
yuán
è
shì
móu
xiè
kāng
zhuāng
jìng
liú
zhàng
xià
xuè
jiàng
nán
yāng
liè
huǒ
zhōng
gāo
yān
jiāo
shàng
cāng
zhì
jīn
fēn
shā
chuī
yuán
xiāng
shàn
diān
dǎo
míng
zhēng
tiān
mǎng
máng
xiāo
hún
fēi
lěi
chuān
穿
chái
láng
yǐn
rěn
zhǐ
qiān
yán
zhī
jiǎn
chuāng
yuǎn
guī
ér
shì
yóu
zài
páng
jiǔ
xìng
tuō
miǎn
nián
cán
áng
xiāo
tiáo
xiàng
shuǐ
suí
shāng
bào
zhǔ
shēn
lǎo
cháo
bìng
jiàn
fáng
yōu
yōu
wěi
huí
gāng
cháng
cēn
cuò
zǒu
zhōu
zhǔ
chōng
róng
zhuǎn
lín
huáng
piàn
fān
zuǒ
chēn
àn
tōng
guō
qián
héng
yáng
huá
biǎo
yún
niǎo
míng
yuán
huā
cǎo
xiāng
tíng
zhuàng
fēng
pán
chéng
huáng
zhōng
yǒu
shǐ
shèng
cái
guān
yán
láng
diān
dài
zhù
shí
zuò
fēi
fēng
shuāng
zuó
zhě
jiān
qióng
shù
gāo
tán
suí
shāng
lùn
zài
qiǎn
quǎn
shì
ān
cāng
huáng
mèng
guó
wèi
qīng
liáng
mén
lán
shēng
zài
yǒng
ruì
bái
qiáng
wèn
zuì
xíng
shì
kǎi
xuán
zāng
fēn
āi
sǎo
wén
ruì
yān
néng
dāng
jǐng
jiù
zhái
xiān
shān
yǐn
zhōu
háng
xíng
yàn
shǔ
jué
wén
qīng
liáng
zhū
jiù
pōu
jìn
kāi
jiān
shū
zhá
guāng
pín
fán
mìng
lěi
luò
bǎi
háng
jiāng
zǒng
wài
jiā
yǎng
xiè
ān
chéng
xìng
cháng
xià
liú
fěi
zhū
xiū
luán
huáng
shī
shū
shì
xián
zhāng
fáng
chái
jīng
péng
guān
áo
xiáng

译文

战争祸乱已经持续了很久很久,国家的兴盛与衰败,关键要看帝王的治理之道与决策能力。大汉的礼仪制度曾经是那样光辉耀眼,影响深远,可如今胡人的兵马却是这般肆意妄为、凶暴狂妄。老将一旦在军事指挥上违背了纪律和法度,原本安宁的边境地区就又沦为了残酷的战场。君主和臣子竟然能够容忍这些丑恶和弊端,大好的山河即便有着如同金城汤池般坚固的地势,也形同虚设,未发挥应有的作用。那些重要的军事城镇如同被割据一方,权力被轻视,国家的法纪和纲常完全被破坏。各个军州的体制各不相同,治理的宽和严全凭将领的个人性情来掌控。可叹那些坚守高尚节操的人士,他们向来就如同方形的榫头与圆形的榫眼(不相匹配),难以适应这世俗的环境。贪婪的官员带着妻子儿女来治理州郡搜刮民脂民膏,而那些肢体残缺的人只能守着自家的墙壁艰难度日。国家凋敝衰败,应当珍惜作为国家根本的百姓,怀着怜悯之心,遵循常理来体恤他们。那些担任官职的人并不胜任他们的职位,府库里储备的财物也实在是防备过度。只有自己宽宥自己,心中充满了忧虑,更加剧了内心的伤痛。副将们尽情享受着酒肉,而普通士兵们却连单薄的衣裳都难以保证。罪魁祸首是非不分,他们聚集在一起谋划的事情却泄露在了宽阔的大路上。最终(祸乱发生时)将领们在营帐下被杀,鲜血横流,给湖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半夜里烈火熊熊燃烧,高高的浓烟几乎烧焦了天空。直到现在,这里还在分发着粮食和布帛,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依然弥漫在沅江和湘江一带。说好的善有善报却被颠倒了,想寻求明确的征兆,可老天却茫茫不可测。为了躲避乱飞的箭镞而胆战心惊,小心翼翼地行走,却又要穿过满是像豺狼一样凶狠坏人的地方。忍受着像被枳棘刺伤一样的痛苦,长久的奔波使得手脚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和疮疤。从远方归来,儿子在身边侍奉,还在吃奶的女儿也在一旁。长久漂泊在外,幸好能够脱险,只是到了暮年,还为自己心中的激昂情绪而感到惭愧。一路萧条,沿着水路和陆路前行,只能在这尘世中与做鱼货生意的人混迹在一起。想要报答君主,可自己的身体已经衰老,想要入朝为官,却又被疾病所阻碍。只能听任这浅薄的世俗,心中郁闷不已,却又难以改变自己刚直的性情。在江中的小洲和水渚间曲折前行,从容缓慢地穿过竹林。一片船帆靠着郴州的岸边行驶,眼前就是衡阳城那高大的外城。华表高耸,城墙上云鸟形状的矮墙林立,有名的园林里花草散发着阵阵香气。酒楼使城镇的房屋显得壮观,烽火台和望楼环绕着城池。这里有一位如同古代贤能的刺史,他才华出众,在朝廷中堪称翘楚。他是能够挽救危局的柱石之臣,独自担当重任,威风凛凛,令人敬畏。前些日子得以与他相聚,他如同玉树般潇洒出众,一边高谈阔论,一边相互敬酒。不必说再次深情相聚,能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中暂且相安就已经很不错了。他像剧孟一样让七国畏惧,又像司马相如(马卿)一样写出了四篇优秀的辞赋。他的门下有像苏秦一样的人才,勇猛锐利如同白起一样强大。他向有罪的人问罪,凭借着有利的形势,凯旋的歌声中,善恶分明。期望能把这战乱的尘埃彻底扫净,那些如同蚊蚋般的小敌又怎能阻挡。这里有橘井,是从前的宅地,仙山美景吸引着船只前往。这次出行实在厌烦了暑天的雨水,听说那地方很是清凉。几位舅舅在附近担任官职,打开他们的书信,字里行间都闪耀着光彩。频繁地收到他们的书信,信中字迹磊落,洋洋洒洒有上百行。就像江总被外家抚养,又像谢安那样有着乘兴而为的雅兴。处在下位的我并非珠玉般珍贵,却也为不能像鸾凤那样选择良木而羞愧。我以嵇康(嵇叔夜)为自己的榜样,而张良(张子房)是当世值得尊崇的贤才。暂且在这简陋的居所寄身,把这里当作乐土,期待着能像大鹏一样在广阔的道路上自由翱翔。

逐句剖析

"兵革自久远":战争祸乱已经持续了很久很久,

"兴衰看帝王":国家的兴盛与衰败,关键要看帝王的治理之道与决策能力。

"汉仪甚照耀":大汉的礼仪制度曾经是那样光辉耀眼,影响深远,

"胡马何猖狂":可如今胡人的兵马却是这般肆意妄为、凶暴狂妄。

"老将一失律":老将一旦在军事指挥上违背了纪律和法度,

"清边生战场":原本安宁的边境地区就又沦为了残酷的战场。

"君臣忍瑕垢":君主和臣子竟然能够容忍这些丑恶和弊端,

"河岳空金汤":大好的山河即便有着如同金城汤池般坚固的地势,也形同虚设,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重镇如割据":那些重要的军事城镇如同被割据一方,

"轻权绝纪纲":权力被轻视,国家的法纪和纲常完全被破坏。

"军州体不一":各个军州的体制各不相同,

"宽猛性所将":治理的宽和严全凭将领的个人性情来掌控。

"嗟彼苦节士":可叹那些坚守高尚节操的人士,

# 嗟彼苦节士:自注:谓潭州刺史崔瓘为臧玠所杀。

"素于圆凿方":他们向来就如同方形的榫头与圆形的榫眼(不相匹配),难以适应这世俗的环境。

"寡妻从为郡":贪婪的官员带着妻子儿女来治理州郡搜刮民脂民膏,

"兀者安堵墙":而那些肢体残缺的人只能守着自家的墙壁艰难度日。

# 堵:一作短。

"凋弊惜邦本":国家凋敝衰败,应当珍惜作为国家根本的百姓,

"哀矜存事常":怀着怜悯之心,遵循常理来体恤他们。

"旌麾非其任":那些担任官职的人并不胜任他们的职位,

"府库实过防":府库里储备的财物也实在是防备过度。

"恕己独在此":只有自己宽宥自己,

# 恕:一作怒。

"多忧增内伤":心中充满了忧虑,更加剧了内心的伤痛。

"偏裨限酒肉":副将们尽情享受着酒肉,

"卒伍单衣裳":而普通士兵们却连单薄的衣裳都难以保证。

"元恶迷是似":罪魁祸首是非不分,

# 元恶:自注:谓臧玠。

"聚谋泄康庄":他们聚集在一起谋划的事情却泄露在了宽阔的大路上。

# 谋:一作谍。

"竟流帐下血":最终(祸乱发生时)将领们在营帐下被杀,鲜血横流,

"大降湖南殃":给湖南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烈火发中夜":半夜里烈火熊熊燃烧,

"高烟焦上苍":高高的浓烟几乎烧焦了天空。

"至今分粟帛":直到现在,这里还在分发着粮食和布帛,

"杀气吹沅湘":但战场上的肃杀之气依然弥漫在沅江和湘江一带。

"福善理颠倒":说好的善有善报却被颠倒了,

"明徵天莽茫":想寻求明确的征兆,可老天却茫茫不可测。

"销魂避飞镝":为了躲避乱飞的箭镞而胆战心惊,

"累足穿豺狼":小心翼翼地行走,却又要穿过满是像豺狼一样凶狠坏人的地方。

"隐忍枳棘刺":忍受着像被枳棘刺伤一样的痛苦,

"迁延胝趼疮":长久的奔波使得手脚都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和疮疤。

"远归儿侍侧":从远方归来,儿子在身边侍奉,

"犹乳女在旁":还在吃奶的女儿也在一旁。

"久客幸脱免":长久漂泊在外,幸好能够脱险,

"暮年惭激昂":只是到了暮年,还为自己心中的激昂情绪而感到惭愧。

"萧条向水陆":一路萧条,沿着水路和陆路前行,

"汩没随鱼商":只能在这尘世中与做鱼货生意的人混迹在一起。

"报主身已老":想要报答君主,可自己的身体已经衰老,

"入朝病见妨":想要入朝为官,却又被疾病所阻碍。

"悠悠委薄俗":只能听任这浅薄的世俗,

"郁郁回刚肠":心中郁闷不已,却又难以改变自己刚直的性情。

"参错走洲渚":在江中的小洲和水渚间曲折前行,

"舂容转林篁":从容缓慢地穿过竹林。

"片帆左郴岸":一片船帆靠着郴州的岸边行驶,

# 左:一作在。

"通郭前衡阳":眼前就是衡阳城那高大的外城。

"华表云鸟埤":华表高耸,城墙上云鸟形状的矮墙林立,

# 埤:一作阵。

"名园花草香":有名的园林里花草散发着阵阵香气。

"旗亭壮邑屋":酒楼使城镇的房屋显得壮观,

"烽橹蟠城隍":烽火台和望楼环绕着城池。

# 蟠:一作卧。

"中有古刺史":这里有一位如同古代贤能的刺史,

# 古刺史:自注:谓阳济也。

"盛才冠岩廊":他才华出众,在朝廷中堪称翘楚。

"扶颠待柱石":他是能够挽救危局的柱石之臣,

"独坐飞风霜":独自担当重任,威风凛凛,令人敬畏。

"昨者间琼树":前些日子得以与他相聚,他如同玉树般潇洒出众,

"高谈随羽觞":一边高谈阔论,一边相互敬酒。

"无论再缱绻":不必说再次深情相聚,

"已是安苍黄":能在这动荡不安的局势中暂且相安就已经很不错了。

"剧孟七国畏":他像剧孟一样让七国畏惧,

"马卿四赋良":又像司马相如(马卿)一样写出了四篇优秀的辞赋。

"门阑苏生在":他的门下有像苏秦一样的人才,

# 苏生:自注:侍御涣。

"勇锐白起强":勇猛锐利如同白起一样强大。

"问罪富形势":他向有罪的人问罪,凭借着有利的形势,

# 问罪:自注:时澧州杨子琳、道州裴虬、衡州阳济各举兵讨玠。

"凯歌悬否臧":凯旋的歌声中,善恶分明。

"氛埃期必埽":期望能把这战乱的尘埃彻底扫净,

"蚊蚋焉能当":那些如同蚊蚋般的小敌又怎能阻挡。

"橘井旧地宅":这里有橘井,是从前的宅地,

# 橘:一作繘。

"仙山引舟航":仙山美景吸引着船只前往。

"此行厌暑雨":这次出行实在厌烦了暑天的雨水,

"厥土闻清凉":听说那地方很是清凉。

"诸舅剖符近":几位舅舅在附近担任官职,

# 诸舅:自注:谓崔伟公,时摄郴州,甫将往依焉。

"开缄书札光":打开他们的书信,字里行间都闪耀着光彩。

"频繁命屡及":频繁地收到他们的书信,

"磊落字百行":信中字迹磊落,洋洋洒洒有上百行。

"江总外家养":就像江总被外家抚养,

"谢安乘兴长":又像谢安那样有着乘兴而为的雅兴。

"下流匪珠玉":处在下位的我并非珠玉般珍贵,

"择木羞鸾皇":却也为不能像鸾凤那样选择良木而羞愧。

"我师嵇叔夜":我以嵇康(嵇叔夜)为自己的榜样,

"世贤张子房":而张良(张子房)是当世值得尊崇的贤才。

# 张子房:原注:彼掾张劝。

"柴荆寄乐土":暂且在这简陋的居所寄身,把这里当作乐土,

"鹏路观翱翔":期待着能像大鹏一样在广阔的道路上自由翱翔。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入衡州》是唐代杜甫所作的五言古诗。前两句“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犀利指出长期战乱根源与帝王治国相关。后两句以“柴荆寄乐土,鹏路观翱翔”收尾,饱含对未来的一丝期许。全诗展现了藩镇割据下社会的腐朽、百姓的苦难,抒发了杜甫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及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借古讽今:“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诗人借历史上的战乱与朝代兴衰,委婉地对当时统治者的治国之策进行批判,暗示安史之乱后国家动荡的局面与统治者的决策失误有关。借景抒情:诗中借景抒情的手法运用得很巧妙,“火云洗月露,绝壁上朝暾”,描绘了火云、月露、绝壁、朝暾等壮观景象,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暗示了诗人在历经漂泊后暂得安稳的复杂心境。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情景交融,使景中含情,情因景显。

2. 分段赏析

《入衡州》首层(“兵革自久远”至“河岳空金汤”)从历史的角度写起,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古今对比,突出了当前国家面临的危机,为全诗奠定了沉重的基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君臣不作为的感慨。第二层(“重镇如割据”至“卒伍单衣裳”)描写当时的社会乱象,诗人通过具体的现象,深刻地揭露了社会的腐败和不公,从军队到地方,全面地展现了当时混乱、衰败的社会现实,运用对比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批判性和感染力,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底层人民的同情。第三层(“元恶迷是似”至“明征天莽茫”)这部分具体描述了战乱给地方带来的惨烈景象,通过对火灾、杀气等场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恐怖、凄惨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战争的残酷和社会的动荡,诗人对这种混乱局面感到无奈和悲愤,对上天的公正产生了质疑,深化了诗歌的悲剧色彩。第四层(“销魂避飞镝”至“郁郁回刚肠”)诗人从对社会的描写转向自身经历的叙述,通过“销魂”“累足”等词语,生动地表现了自己在战乱中的艰难处境和恐惧心理。“暮年惭激昂”则体现了诗人虽历经磨难,但仍心怀壮志的复杂情感。这部分将个人的命运与社会的动荡紧密相连,抒发了诗人的身世之悲和报国无门的无奈。第五层(“参错走洲渚”至“烽橹蟠城隍”)这部分的描写与前面的战乱场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衡阳的美好风光和城市的繁荣,给人一种暂时的安宁感,为下文对衡阳刺史的赞美做了铺垫,同时也在对比中进一步凸显了战争对其他地区的破坏。第六层(“中有古刺史”至“凯歌悬否臧”)这部分通过对衡阳刺史的高度评价,表达了诗人对贤能官员的期盼和对国家安定的渴望。运用典故,将刺史与历史上的杰出人物相类比,突出了刺史的非凡才能和重要地位,也反映出诗人对能够挽救时局的人才的重视,为诗歌增添了积极向上的情感色彩。第七层(“氛埃期必扫”至“鹏路观翱翔”)这部分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氛埃期必扫”表现出诗人对平定战乱的坚定信念。对橘井、仙山等的描写,增添了诗歌的浪漫色彩和文化底蕴。诗人以古人自比,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志向和情怀,使全诗在结尾处有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展现了诗人虽历经磨难但仍不失乐观的人生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宋之问《见南山夕阳召监师不至》

下一篇:唐·李白《送内寻庐山女道士李腾空二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