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爱街西风景闲":一直喜爱街西悠闲的风景,
# 街西:指长安禁街(朱雀街)以西市区。
"到君居处暂开颜":来到窦员外新居之处突然喜笑颜开。
# 暂:一作便。
"清光门外一渠水":清光门外,有一溪渠水缭绕着院子,
"秋色墙头数点山":从墙头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山的点点秋色。
"疏种碧松通月朗":几颗松树稀稀疏疏只为朗朗月光能照射进庭院,
# 通:一作过。
"多栽红药待春还":院子里栽种的许多芍药正等待春天归来。
# 红药:芍药花。
"莫言堆案无余地":不要说文书太多没有地方堆放,
# 余地:空隙,闲暇。,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
"认得诗人在此间":我在此和你相识成为志趣相投的好朋友。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以赞美新居、抒发友情为主题的七言律诗。诗人先表明自己向来喜爱街西风景,到窦员外新居处更是喜笑颜开;接着描写了新居外溪水环绕、远山秋色点点的美景,以及居室内稀疏的碧松、待春的红药等景象;最后表达了与窦员外在此相识、志趣相投的愉悦,不在意室内文书堆积,而更看重彼此情谊。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诗人通过描写新居周边的自然景色如溪水、秋山,以及居室内的碧松、红药等,将对新居的赞美、对友人的情谊融入其中,情景交融。虚实结合:在写景时,既有对眼前“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疏种碧松通月朗”等实景的描绘,也有对“多栽红药待春还”未来景象的想象,拓展了诗歌的意境。
3. 分段赏析
开篇“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即点明诗人对街西风景的喜爱,来到窦员外新居更是心情愉悦,“开颜”奠定全诗欢快的情感基调。颔联“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实写新居外的景色,门外溪水潺潺,从墙头望去,远处秋山点点,勾勒出一幅宁静优美的画面。颈联“疏种碧松通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由外及内,写居室内景。稀疏的碧松让月光洒落,栽种的红药等待春天绽放。前句实写当下之景,后句虚写未来之景,富有诗意。尾联“莫言堆案无馀地,认得诗人在此间”直抒胸臆,抛开室内文书堆积的现实,强调与窦员外的相知相惜,点明两人志趣相投,使情感进一步升华。
4. 作品点评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是刘禹锡诗作中颇具特色的一篇。在艺术上,其语言清新自然,写景细腻生动,借景抒情与虚实结合手法的运用巧妙,使诗歌富有层次感和意境美;对仗的运用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在情感表达上,真挚地传达出对新居的赞赏和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体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格调明快,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至如“疏种碧松过月朗,多栽红药待春还”“楼中饮兴因明月,江上诗情为晚霞”……则更入纤巧矣。
明许学夷《诗源辩体》
# 三四浅削。六语饶有馀致。
明陆时雍《唐诗镜》
# 五六灵气可溢,三四亦佳。结因其判度支,必多案牍,故言虽堆案尘事,而认得诗人在此,尊主人也;亦因其地饶清景。
清胡以梅《唐诗贯珠笺》卷三七
上一篇:唐·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悲慨》
下一篇:唐·耿湋《送绛州郭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