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ǎn
fàng
èr
shǒu
chéng
liú
mèng
fāng
zhī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qīng
bào
píng
dàn
guàn
zhì
jīn
zǎo
tiān
hán
láng
jūn
yīng
chū
yòu
bīn
zhì
xiāo
xián
xiàng
wēi
yáng
qián
nuǎn
jiǔ
kāi
shī
zhì
zhāo
lián
chuáng
ài
huǒ
chuáng
nuǎn
gāo
mián
wēn
shēn
zuò
què
luó
mén
lǎn
chū
tóu
yōng
guǒ
chú
què
liú
rén
lái
wèn

译文

婢女来报天已亮,唤我起床梳洗。今天早上天气寒冷,先生想必不会出门。又无宾客来访,如何消磨这闲暇时光。已移步至微弱的阳光下,温酒翻诗卷。早晨贪恋床上的暖阳,傍晚喜爱炉火的温暖。床铺暖和,便借着暖阳高卧安睡,炉火温暖,便在深夜闲坐。门前冷落如雀罗,我懒于外出,头发花白,也懒得整理。除了刘梦得和吴方之,还有谁会来问候我呢?

逐句剖析

"青衣报平旦":婢女来报天已亮,

"呼我起盥栉":唤我起床梳洗。

"今早天气寒":今天早上天气寒冷,

"郎君应不出":先生想必不会出门。

"又无宾客至":又无宾客来访,

"何以销闲日":如何消磨这闲暇时光。

"已向微阳前":已移步至微弱的阳光下,

"暖酒开诗帙":温酒翻诗卷。

"朝怜一床日":早晨贪恋床上的暖阳,

"暮爱一炉火":傍晚喜爱炉火的温暖。

"床暖日高眠":床铺暖和,便借着暖阳高卧安睡,

"炉温夜深坐":炉火温暖,便在深夜闲坐。

"雀罗门懒出":门前冷落如雀罗,我懒于外出,

"鹤发头慵裹":头发花白,也懒得整理。

"除却刘与吴":除了刘梦得和吴方之,

"何人来问我":还有谁会来问候我呢?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懒放二首,呈刘梦得、吴方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闲适诗,描绘了冬日里慵懒自在的生活状态。开篇“又无宾客至,何以销闲日”,直抒胸臆,表达了因无人来访而不知如何消遣时光的淡淡烦闷。随后,“朝怜一床日,暮爱一炉火”生动刻画了诗人对温暖的依恋:清晨贪恋床上的暖阳,安然高眠;夜晚则围炉而坐,享受炉火带来的温馨。诗句“床暖日高眠,炉温夜深坐”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冬日生活的宁静与惬意。全诗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却将日常生活的细节描绘得生动传神,既表达了对闲适生活的满足,也隐隐流露出独处的孤寂之感。诗人借此诗向友人刘梦得、吴方之展现了自己的生活情趣,同时也寄寓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盼。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白居易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唐代文人的日常情感与精神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对比:诗中“朝怜一床日,暮爱一炉火”通过对比早晚的不同活动,展现了诗人冬日生活的规律与闲适。同时,“除却刘与吴,何人来问我”也隐含了友人关怀与他人冷淡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用典:“雀罗门”一句化用了《史记·汲郑列传》中的典故,原指门庭冷落,这里既表明诗人因懒散而不愿出门,也暗示了访客稀少、生活清净的状态。借景抒情:诗的开篇通过叙述清晨的日常琐事——“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今冬天气寒,郎君应不出”,描绘了因天气寒冷而不想起身的情景,展现了慵懒闲适的生活状态。随后,“又无宾客至,何以销闲日”进一步叙述了无人来访时的无聊与思索,自然地融入了诗人的情绪。

2. 分段赏析

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第一部分“青衣报平旦,呼我起盥栉。今早天气寒,郎君应不出。”以“青衣”(指家中仆人)报时,唤醒诗人起床,点明了时间是清晨。接着诗人描写了天气的寒冷,暗示自己可能不会外出。这里的“郎君”是对诗人自己的谦称,表现了诗人的自谦和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第二部分“又无宾客至,何以销闲日。已向微阳前,暖酒开诗帙。”表达了对无客来访的遗憾,同时也透露出对闲适生活的享受。在没有客人来访的日子里,诗人选择在微阳下暖酒,打开诗卷,沉浸在诗书之中,展现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精神生活的重视。第三部分“朝怜一床日,暮爱一炉火。床暖日高眠,炉温夜深坐。”详细描绘了一天中的生活场景。早晨,诗人享受阳光的温暖,中午则在温暖的床上休息;晚上,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温度变化的敏感。第四部分“雀罗门懒出,鹤发头慵裹。除却刘与吴,何人来问我。”表达了自己对社交活动的淡漠,以及对真正朋友的珍视。诗人自嘲地提到自己懒得出门,连头发也懒得整理,但对刘梦得和吴方之这两位朋友的到来却充满期待。这种对比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也反映了他对世俗社交的不屑。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籍《相和歌辞·董逃行》

下一篇:唐·高骈《海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