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ūn
wǎn
yǒu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刘沧浏览量:3
wǎn
chū
guān
绿
píng
yún
shù
dòng
xiāng
qíng
cán
chūn
huā
jìn
huáng
yīng
yuǎn
chóu
duō
bái
shēng
shuǐ
luàn
liú
lín
驿
duàn
yān
níng
chù
jìn
chéng
dōng
西
wèi
suì
guī
tián
hǎi
shàng
qīng
shān
jiǔ
fèi
gēng

译文

傍晚时分离开关隘和河流,眼前是平坦的绿色原野,云雾缭绕的树木轻轻摇曳,勾起了思乡的情怀。晚春时节花儿凋零,黄莺在枝头啼叫,漂泊在外的游子愁绪满怀,白发渐渐生出。野外的水流肆意冲刷着古老的驿站,断断续续的烟雾在孤城附近凝聚。多年来东奔西走未能实现归隐田园的愿望,海边的青山早已荒废,无人耕种。

逐句剖析

"晚出关河绿野平":傍晚时分离开关隘和河流,眼前是平坦的绿色原野,

# 关河:泛指山河。

"依依云树动乡情":云雾缭绕的树木轻轻摇曳,勾起了思乡的情怀。

"残春花尽黄莺语":晚春时节花儿凋零,黄莺在枝头啼叫,

"远客愁多白发生":漂泊在外的游子愁绪满怀,白发渐渐生出。

# 远客:远方的来客。

"野水乱流临古驿":野外的水流肆意冲刷着古老的驿站,

# 乱流:放纵恣行。,野水:野外的水流。

"断烟凝处近孤城":断断续续的烟雾在孤城附近凝聚。

# 断烟:孤烟。

"东西未遂归田计":多年来东奔西走未能实现归隐田园的愿望,

"海上青山久废耕":海边的青山早已荒废,无人耕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春晚旅次有怀》是唐代诗人刘沧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描绘出傍晚时分,关河之外绿野平展的画面,远处依依的云树触动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颔联以残春时节花尽而黄莺犹语之景,衬托出远客满怀忧愁、白发渐生的状态,将暮春之景与旅人愁绪紧密融合;颈联描写野水肆意乱流,环绕着古老的驿站,远处断烟凝聚之处靠近一座孤城,勾勒出一幅荒僻、寂寥的画面,进一步渲染氛围;尾联则直抒胸臆,感慨自己未能实现归田的计划,家乡海上的青山也已荒废许久无人耕种。全诗句句含情,通过描写旅途所见的暮春景色,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漂泊在外的羁旅愁思、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壮志未酬、无法归乡躬耕的无奈与怅惘。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晚唐诗人

刘沧(805?~865?),唐代诗人。字蕴灵,青州临朐(今属山东)人。体貌魁梧,为人尚气节,好饮酒,好谈古今,令人终日倾听不倦。大中进士,后任华原尉,迁龙门令。刘沧长于七律,多怀古之作。其诗风清丽,善于雕琢字句,时见拗峭。严羽《沧浪诗话》称其“胜晚唐诸人”。代表作品有《长洲怀古》《咸阳怀古》《经炀帝行宫》《秋日过昭陵》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晚出关河绿野平,依依云树动乡情”两句描绘了傍晚时分走出关河,眼前是广袤平坦的绿野,远处树木与云霭相依的景象。一个“晚”字点明时间,奠定了暮色苍茫的基调;“依依”叠词的运用,赋予云树以缠绵的情致,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云树相连的柔美姿态,巧妙地触动了诗人内心深处的乡情,将眼前之景与思乡之情自然衔接,景中含情。“残春花尽黄莺语,远客愁多白发生”两句是对暮春时节的细致刻画。暮春之际,春花凋零殆尽,唯有黄莺依然啼鸣。诗人以“残春”“花尽”点明时节的衰败,以黄莺的啼叫声反衬环境的寂静与内心的孤寂。“远客”二字直接点明自身漂泊的身份,“愁多”与“白发生”则将忧愁具象化,说明长久的羁旅之愁已使诗人鬓生白发,生动地展现出愁绪对人的折磨,将暮春之景与远客的愁思紧密交融。“野水乱流临古驿,断烟凝处近孤城”两句勾勒出一幅荒凉萧瑟的画面。野外的水流毫无章法地肆意流淌,临近古老的驿站;断断续续的炊烟凝聚之处,靠近一座孤寂的城池。“野水乱流”描绘出水流的无序,凸显出环境的荒僻;“古驿”“孤城”两个极具沧桑感的意象,增添了历史的厚重与寂寥氛围。“临”和“近”两个字巧妙地构建出空间关系,使画面层次分明,进一步渲染出诗人旅途中的凄凉与孤独之感。“东西未遂归田计,海上青山久废耕”两句直抒胸臆。诗人感慨自己四处奔波,却始终未能实现归田隐居的愿望,家乡海上的青山也已荒废许久无人耕种。“未遂”二字道尽无奈,体现出诗人为生活所迫、壮志难酬的苦闷;“久废耕”不仅暗示家乡的荒芜,更寄托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牵挂与眷恋,以及无法归乡的遗憾之情,将情感推向高潮,令人动容。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前解,一解只是“绿野平”三字斗乱心曲。“绿野平”者,郊原雨足,播种及时,此方一然,无处不尔,于是遽念家田,漫无归计,遥望云树,深致叹息也。三承一,言春已残,花已尽,止剩黄莺尚语,此时更无闲事,惟有村村农务也。四承二,言客又远,愁又多,不禁白发乱生,此时全无上策,只好遥遥坐叹也。此写春晚。后解,此野水也,流至何处?则古驿也。此断烟也,凝在何处?则孤城也。自言今日古驿,明日孤城,今日断烟,明日野水,我行东西,殊未能知税驾之何年也。然则海上青山,直应付之不须提起。何则?前废既久,后耕查然,说之徒自心头烦恶也。此写旅次。

明末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隆基《过晋阳宫》

下一篇:唐·王勃《相和歌辞·采莲归》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