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òng
zhōu
gāo
cān
jūn
huán
jīng

朝代:唐作者:卢照邻浏览量:1
jīng
luò
fēng
chén
yuǎn
bāo
xié
yān
shēn
běi
yóu
jūn
zhì
nán
fēi
qín
bié
qín
shēng
duàn
qiū
shān
yuán
niǎo
yín
guāi
qīng
yán
zhuó
kōng
zhù
bái
yún
xīn

译文

京城洛阳的风尘已远在天边,褒斜道的烟霞雾露格外幽深。你向北游历显得智慧超群,我向南飞去却像异乡的飞禽。离别的路上琴声渐渐断绝,秋天的山林中猿猴鸟儿哀鸣。一旦错过了在青岩共饮美酒,我只能徒然地向往那白云深处的心境。

逐句剖析

"京洛风尘远":京城洛阳的风尘已远在天边,

# 风尘:风与尘,喻旅途辛苦。,京洛:洛阳的别称。因东周、东汉均建都于此,故名。

"褒斜烟露深":褒斜道的烟霞雾露格外幽深。

# 烟露:一作“烟雾”。,褒斜:即褒斜道,古道路名。因取道褒水、斜水二河谷得名。通道山势险峻,历代凿山架木,于绝壁修成栈道,旧时为川陕交通要道。

"北游君似智":你向北游历显得智慧超群,

# 北游君似智:语本《庄子·知北游》:“知北游于玄水之上。”按“知”即智。

"南飞我异禽":我向南飞去却像异乡的飞禽。

# 南飞我异禽:指由京来蜀。典出《庄子·逍遥游》鲲鹏图南。禽,指鹏。异禽,与鹏有异,谓无鹏之宏志。

"别路琴声断":离别的路上琴声渐渐断绝,

"秋山猿鸟吟":秋天的山林中猿猴鸟儿哀鸣。

"一乖青岩酌":一旦错过了在青岩共饮美酒,

# 青岩酌:青山饯行。

"空伫白云心":我只能徒然地向往那白云深处的心境。

# 白云心:谓思念之情。《穆天子传》载西王母《白云谣》:“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是唐代诗人卢照邻宦游四川时所作的五言律诗。此诗以送别为主题,生动描绘了送高参军还京的离情别绪,表达了对友人路途艰辛的担忧与别后的深切思念。写作上,采用虚实结合与借景抒情手法,如首联实写归途遥远,暗含艰辛;颈联借秋山猿鸟之景,烘托孤寂不舍。颔联以对比展现诗人滞留的孤寂,尾联用典抒发思念与期盼。该诗情景交融,语言凝练。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初唐四杰”之一

卢照邻(635?~686?),唐代诗人。字昇之,号幽忧子,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卢照邻出身望族,曾任邓王府典签、新都尉。中年后患风痹症,不堪病痛折磨,最终投颍水而死。卢照邻工诗歌善骈文,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合称为“初唐四杰”,他们一起把诗歌的反映面从宫廷扩展到市井和边塞。尤长于七言歌行,多愁苦之音。《长安古意》《行路难》等篇述世事变迁、繁华衰谢之感,音节流转,为世所称。代表作品有《行路难》《长安古意》。今存辑本《幽忧子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是唐代卢照邻宦游四川时所作。彼时,他远离京洛,于褒斜道烟露深处,送别即将还京的高参军。诗中借“琴声断”“猿鸟吟”等凄清之景,抒发离情别绪,既饱含对友人长途跋涉的担忧,又寄托别后的深切思念。景情交融间,尽显其真挚深沉的情感,词句恳切,意蕴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送高参军还京的离情,表达对友人路途担忧与别后思念。

2. 写作手法

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景物来抒发内心情感,使情感表达更为含蓄深沉。诗中“秋山猿鸟吟”借秋山的猿啼鸟鸣,渲染凄凉氛围,生动地传达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孤寂与不舍之情。

3. 分段赏析

首联“京洛风尘远,褒斜烟露深”,以虚实结合之笔勾勒景象。“京洛”“褒斜”实写友人归途遥远,“风尘远”“烟露深”既描绘路途实景,又暗含艰辛,为全诗奠定惜别基调。颔联“北游君似智,南飞我异禽”,通过对比表达情感。将友人北还比作智者前行,自比南飞异禽,凸显自身滞留蜀地的孤寂与对友人的羡慕,含蓄展现内心复杂情绪。颈联“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借景抒情。“琴声断”象征友人离去、知音难觅,“秋山猿鸟吟”以凄凉秋景、凄厉猿鸟声,渲染离别的悲伤氛围,传达不舍之情。尾联“一乖青岩酌,空伫白云心”,用典抒情。引用《白云谣》典故,“空伫”二字道出分别后的怅惘,表达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重逢期盼,情真意切。

4. 作品点评

《送梓州高参军还京》是卢照邻抒写了送高参军的离情别绪,以虚实结合之笔写离情。“别路琴声断,秋山猿鸟吟”等句情景交融,语言凝练,尽显初唐律诗风貌与真挚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读史五首》

下一篇:唐·李商隐《燕台四首·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