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àng
dōu

朝代:唐作者:杜甫浏览量:2
dōu
zhī
míng
zhēn
huì
táng
jiāng
shān
yǒu
shǔ
dòng
liáng
xìn
āi
suī
jiǔ
yóng
hǎo
wàng
bái
niú
chē
yuǎn
jìn
qiě
shàng
háng

译文

兜率是著名的寺庙,真如之法汇聚在法堂。所处江山涵盖巴蜀之地,房屋建筑始建于齐梁时期。庾信的哀伤虽已过去很久,何颙的喜好仍不能忘记。白牛车或远或近(象征佛法),暂且想要登上这慈悲的航船(指佛法)。

逐句剖析

"兜率知名寺":兜率是著名的寺庙,

"真如会法堂":真如之法汇聚在法堂。

# 法堂:《圆觉经略疏》:“圆觉自性,本无伪妄变易,即是真如。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梁简文帝诗:“当须耳应漏,然后会真如。”江总《入龙丘岩精舍》诗:“法堂犹集雁。”

"江山有巴蜀":所处江山涵盖巴蜀之地,

# 巴蜀:【赵注】江山有巴蜀,犹羊叔子登岘山云“自有宇宙,即有此山”之义。王勃诗:“江山蜀道赊。”

"栋宇自齐梁":房屋建筑始建于齐梁时期。

# 栋宇自齐梁:向秀《思旧赋》:“栋宇存而不毁。”【朱注】王勃《郪县兜率寺碑》:“兜率寺者,隋开皇中之所建也。”此云自齐梁,疑未详考。

"庾信哀虽久":庾信的哀伤虽已过去很久,

# 庾信:《北史》:庾信位望通显,常有乡关之思,乃作《哀江南赋》。

"何颙好不忘":何颙的喜好仍不能忘记。

# 何颙:蔡曰:何颙见《后汉书·党锢传》,与诗义不类,或疑是周颙。周颙奉佛有隐操。朱注云:按蔡注本叶少蕴《避暑录》。《南史》:周颙音词辩丽,长于佛理,于钟山西立精舍,休沐则归之。清贫寡欲,终日长蔬,虽有妻子,独处山舍。公岳麓道林二寺诗用此,亦作何颙,盖周何字相近而讹耳。胡遁叟曰:史称周颙与何澈皆精信佛法,周娶妻,何食肉,各有其累。公盖误忆其姓用之耶。《文选》李善注引梁简文帝《草堂传》曰:周颙昔经在蜀,以蜀草堂林壑可怀,乃于钟岭雷次宗学馆立寺,因名草堂,亦号山茨。

"白牛车远近":白牛车或远或近(象征佛法),

# 车远近:谓远近俱可到。,白牛:《法华经》:“有大白牛,肥重多力,形体殊好,以驾宝车。”

"且欲上慈航":暂且想要登上这慈悲的航船(指佛法)。

# 慈航:清凉禅师《般若经序》:“般若者,苦海之慈航,昏衢之巨烛。”梁昭明太子诗:“慧海渡慈航。”叶梦得曰: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唯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形迹捕诘。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则其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尽在有、自两字间,而吞吐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也。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上兜率寺》系唐代大诗人杜甫之作。仇兆鳌点评此诗:此诗乃杜甫初至兜率寺时所写。前四句描绘景色,后四句抒发情感。兜率寺声名远扬,是参禅悟道、汇聚佛法的圣地,由此可知其为禅宗寺院。此地兼具巴蜀之江山形胜,寺宇始建于齐梁时期,足见其历史悠久。诗中提及庾信伤怀时代变迁,周颙倾心佛法,均为杜甫自比。结尾处,诗人感慨如何才能乘上牛车,借助这慈悲的航船得以超度。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于出游题材。诗人杜甫游览兜率寺,通过描绘兜率寺的声名、法堂,以及寺宇的古老历史,表达了对这座古寺的感怀与对佛法的向往。

2. 写作手法

用典:“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庾信、何颙皆为历史人物,借他们之事增添诗作文化底蕴与情感深度,表达对兜率寺往昔的感怀。象征:“白牛车”和“慈航”在佛教中有特殊含义,象征着佛法的指引和超脱的途径。诗人借此表达自己渴望借助佛法摆脱尘世烦恼,获得心灵解脱的愿望。

3. 分段赏析

首联“兜率知名寺,真如会法堂”:开篇便点明所写的地点是兜率寺,强调其是一座久负盛名的寺庙。“真如会法堂”则指出这里是僧众们研习佛法、集会讲经之处,“真如”是佛教术语,意为事物的真实本性,此句为整首诗营造出浓厚的宗教氛围,也让读者对兜率寺的宗教功能有了初步认知。颔联“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从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展开描写。“江山有巴蜀”描绘出兜率寺所处环境,它依山傍水,地域上与巴蜀之地相连,展现出寺庙周边壮阔的自然景观,给人以开阔之感;“栋宇自齐梁”则点明寺庙的建筑年代久远,自齐梁时期就已存在,暗示了寺庙悠久的历史底蕴,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颈联“庾信哀虽久,何颙好不忘”:运用典故。庾信是南北朝时期著名文学家,他身世坎坷,作品多含哀愁之情。这里提及庾信的哀愁虽已过去很久,但仍让人铭记,暗示着诗人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何颙是东汉末年名士,以善于品鉴人物著称。“何颙好不忘”表示诗人对何颙这样的贤能之人难以忘怀,或许是借古人来表达自己对贤才的追慕,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视。尾联“白牛车远近,且欲上慈航”:继续围绕佛教意象展开。“白牛车”在佛教中象征着最上乘的佛法,“白牛车远近”意思是无论这象征着高深佛法的白牛车离自己是远是近;“且欲上慈航”则表明诗人渴望登上这度人脱离苦海的慈悲之船,表达了诗人对佛法的向往,希望借助佛法来解脱人生的烦恼,也流露出其内心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寺在梓州,当是广德元年作。洙曰:佛书有兜率天宫,故以名寺。《释迦成道记注》:梵云兜率陀,或云睹史陀,此云知足,即欲界第四天也。【钱笺】《图经》:兜率寺在梓州郪县南二里,《寰宇记》:前瞰郡城,拱揖如画。侯圭《东山观音寺记》云:梓州浮图大小十二,慧义居其北,兜率当其南,牛头据其西,观音距其东。《方舆胜览》云:兜率寺在南山,一名长寿寺,隋开皇中建,即苏轼诗所称“牛头与兜率,云木郁堆垅”者。其林泉纠合之势,山川表里之形,抽紫岩而四绝,叠丹崖而万变。连溪拒石,所以控引太虚;蒸云驾雨,所以荡洩元气。此见王勃寺浮图碑。

清仇兆鳌《杜诗详注》

# 诗人以一字为工,世固知之。惟老杜变化开阖,出奇无穷,殆不可以形迹捕。如“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远近数千里,上下数百年,只在“有”与“自”两字间,而吞纳山川之气,俯仰古今之怀,皆见于言外。……今人多取其已用之字模仿用之,偃蹇狭陋,尽成死法。不知意与境会,言中其节,凡字皆可用也。

宋叶梦得《石林诗话》

# 虚活字极难下,虚死字尤不易。盖虽是死字,欲使之活。此所以为难。老杜“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及“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人到于今诵之。

宋范晞文《对床夜语》

# 韩魏公谓人才须入粗入细。老杜诗,不有前诗(《上牛头寺》),何以入细?此一诗三、四忽又如此广远,五、六古淡有意。

元方回《瀛奎律髓》

# 本是巴蜀有江山而倒言之,见此江山不囿于巴蜀耳;刘评可笑。“庾信”“何颙”俱自寓。

明末清初王嗣奭《杜臆》

# 纪昀:唐代者公,多各是一家法度。惟杜无所不有,故曰大家。此论是。五、六非古淡。冯舒:以“上”字结构,好。查慎行:三、四用虚字作句中眼。纪昀:此单拗法。单拗者。本句(“江山有巴蜀”)三、四平仄互换也;惟用于出句,不用于对句。

现代李庆甲《瀛奎律髓汇评》

# 五言用虚字易弱,独工部“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古墙犹竹色,虚阁自松声”,转从虚字出力。

清管世铭《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 一、二对体。三二、四,气象函盖。五、六,将自身转侧牵搭。七、八结出仰法意,收束完密。

清浦起龙《读杜心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逢旧(其二)》

下一篇:唐·杜牧《逢故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