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shān
shén
miào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1
shān
shí
èr
cāng
cāng
piàn
shí
tíng
tíng
hào
láng
xiǎo
zhà
kāi
juǎn
màn
shān
huā
xiè
cán
zhuāng
xīng
hǎo
wén
qīng
pèi
yún
guī
shí
dài
xiāng
shì
shén
xiān
jiǔ
tiān
shàng
rén
jiān
lái
jiù
chǔ
xiāng
wáng

译文

巫山十二峰郁郁葱葱,那一片巨石的神女峰,多么像亭亭玉立的女郎。清晨雾气刚散开,仿佛是神女卷起帷幔,山花凋谢,似神女卸装。繁星漫天的夜空,能听到神女的佩环摇响,雨歇云收之后,似闻到她身上的奇香。九天上的仙女呀,你到底为了什么?为什么到人间来与楚襄王共枕同床?

逐句剖析

"巫山十二郁苍苍":巫山十二峰郁郁葱葱,

# 巫山十二:指巫山的12座山峰。巫山:相传山形像“巫”而得名。长江川流其中,称为巫峡。山上神女峰下有神女庙。

"片石亭亭号女郎":那一片巨石的神女峰,多么像亭亭玉立的女郎。

# 女郎:指神女峰。

"晓雾乍开疑卷幔":清晨雾气刚散开,仿佛是神女卷起帷幔,

# 乍:散开。

"山花欲谢似残妆":山花凋谢,似神女卸装。

# 谢:凋落。

"星河好夜闻清佩":繁星漫天的夜空,能听到神女的佩环摇响,

# 佩:古人衣带上的玉佩,行走时碰撞声音清脆故称“清佩”。

"云雨归时带异香":雨歇云收之后,似闻到她身上的奇香。

# 云雨:宋玉《高唐赋》说楚襄王梦与女神相会,临别时,女神说她“旦为行云,暮为行雨”。诗中指女神的行踪。

"何事神仙九天上":九天上的仙女呀,你到底为了什么?

#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层,九天是最高层。

"人间来就楚襄王":为什么到人间来与楚襄王共枕同床?

# 就:靠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巫山神女庙》是唐代刘禹锡所作的七言律诗,题材为怀古咏史诗。该诗虚实相生,描绘神女姿态奇幻,似真似幻,别具魅力。诗末,作者含蓄委婉地批判神话传说荒诞,尽显刘诗含蓄、议论不着痕迹的特质。全诗满溢浪漫主义色彩,意境优美,语言灵动且生动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禹锡被贬夔州之际。唐穆宗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刘禹锡出任夔州刺史一职,直至长庆四年(824年),他被调往和州(今安徽和县)担任刺史,在夔州度过了整整三年时光。任职夔州期间,刘禹锡曾游历三峡,并前往神女庙游览,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他挥笔写下了这首诗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怀古咏史诗。描绘了巫山神女庙周边巫山十二峰郁郁苍苍的壮丽景色,以及庙中象征神女的片石,表达了诗人对神女下凡与楚襄王相会这一传说背后所蕴含的命运、情感等问题的思索与感慨,抒发了对历史传说和世事无常的复杂情感。

2. 写作手法

比喻:“晓雾乍开疑卷幔,山花欲谢似残妆”,把晓雾比作神女卷起的帷幔,将欲谢的山花比作神女的残妆,生动形象地赋予自然景色以神女的神韵,使神女形象跃然纸上。想象:“星河好夜闻清佩,云雨归时带异香”,诗人驰骋想象,描绘出在美好的星河夜能听到神女身上玉佩清脆声响,以及神女在云雨归时带着奇异香气的画面,增添了诗歌的奇幻色彩。设问:“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间来就楚襄王”,以设问结尾,引发读者对神女下凡这一行为的思考,强化了诗歌的情感表达与主题深度。

3. 分段赏析

开篇两联,先勾勒巫山十二峰的葱郁翠影,其中神女峰尤为峻峭秀丽。随后,细致刻画神女峰的晨景与夜景:清晨,缭绕峰间的雾气似薄纱帐幔缓缓卷起,山上将谢的山花仿若神女昨夜残留的妆容;良夜,银河璀璨,山中似有神女玉佩叮当作响,还仿若飘散着她归来时的独特香气。这四句,晨景以比喻绘形,夜景借想象写声与味,既展现不同时段神女峰的绝美,又烘托出神女的绰约风姿。​后两联,诗人抛出疑问,天上高洁的神女为何下凡与楚襄王相会?此举既赞颂了神女,又暗讽庸俗君王,大胆新奇的发问,彰显诗人的进步思想。诗中描绘神女峰时,巧妙融合神女形象,如以“亭亭”形容山峰,尽显秀丽婉约之态;“卷幔”“残妆”“清佩”“异香”等表述,贴合女性特质。用“卷幔”喻晨雾初散,“残妆”比将谢山花,形象贴切;“清佩”“异香”源自神话想象,营造出瑰丽浪漫的神话意境,引人入胜。

4. 作品点评

此诗聚焦巫山神女峰的奇秀景致与神女的曼妙形象。整首诗将神女峰景色与神女形象自然融合,生动鲜活,意境优美。语言流畅自然,音韵和谐,风格潇洒灵动、俊逸爽朗。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徐夤《鸡》

下一篇:唐·吕岩《促拍满路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