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líng
xiàng
gōng
wán
bái

朝代:唐作者:刘禹锡浏览量:2
jiā
jiā
jìn
huáng
liáng
guó
shuāng
yíng
jìng
zhēn
shù
fēn
míng
duì
táng
xiān
rén
xuě
chǎng
hóng
zhuāng
fěn
dié
lái
nán
jiàn
gèng
xiāng
xiàng
fēng
yáo
shàn
hán
qióng
jiāng
gāo
yàn
zhē
yín
jǐng
fán
zhī
xiàng
chuáng
guì
cóng
cán
bìng
méi
ruǐ
xiān
fāng
yáo
huá
yǒng
cóng
pōu
yuè
zhāng

译文

家家户户的菊花都是黄色的,只有梁国的白菊如同霜雪一般洁白。白菊晶莹静谧如同仙境中的琪树,清清楚楚地映衬着华丽的玉堂。像仙人披着白色的披风,又似素女不施红色的妆容。粉色的蝴蝶飞来却难以发现白菊,麻衣拂过白菊,白菊的香气更浓。白菊对着风摇曳,如同摇动羽扇,花瓣含着露水,如同滴落琼浆。白菊高高的艳丽花朵遮蔽了银饰的井栏,繁茂的花枝覆盖着象牙装饰的床榻。桂花丛因与白菊一同开放而感到惭愧,梅花花蕊因白菊先绽放芬芳而心生嫉妒。白菊一旦被写入这如瑶华般美妙的诗歌中,从此就会随着乐章传播开来。

逐句剖析

"家家菊尽黄":家家户户的菊花都是黄色的,

"梁国独如霜":只有梁国的白菊如同霜雪一般洁白。

"莹静真琪树":白菊晶莹静谧如同仙境中的琪树,

"分明对玉堂":清清楚楚地映衬着华丽的玉堂。

"仙人披雪氅":像仙人披着白色的披风,

"素女不红妆":又似素女不施红色的妆容。

"粉蝶来难见":粉色的蝴蝶飞来却难以发现白菊,

"麻衣拂更香":麻衣拂过白菊,白菊的香气更浓。

"向风摇羽扇":白菊对着风摇曳,如同摇动羽扇,

"含露滴琼浆":花瓣含着露水,如同滴落琼浆。

"高艳遮银井":白菊高高的艳丽花朵遮蔽了银饰的井栏,

"繁枝覆象床":繁茂的花枝覆盖着象牙装饰的床榻。

"桂丛惭并发":桂花丛因与白菊一同开放而感到惭愧,

"梅蕊妒先芳":梅花花蕊因白菊先绽放芬芳而心生嫉妒。

"一入瑶华咏":白菊一旦被写入这如瑶华般美妙的诗歌中,

"从兹播乐章":从此就会随着乐章传播开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和令狐相公玩白菊》是唐代刘禹锡所作的一首唱和诗。主题为咏叹白菊,开篇“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便凸显出白菊的独特洁白。全诗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如把白菊比作琪树、雪氅等,描绘其姿容、香气。诗句从多个角度刻画白菊,展现其高洁之态。此诗名句众多且广为传诵,以绮丽细腻的笔触,既赞美了白菊的素雅高洁,也体现出诗人与友人玩赏白菊时的雅趣,尽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诗豪”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州)。贞元进士,官至检校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深厚,人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雅健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有一种哲人的睿智和诗人的挚情渗透其中,极富艺术张力和雄健气势,有“诗豪”之称。其文尤长于论辩说理,推理缜密,雄健晓畅。哲学著作有《天论》三篇,提出“天与人交相胜”“还相用”学说。代表作品有《竹枝词》《杨柳枝词》《插田歌》《金陵五题》《西塞怀古》等。有《刘梦得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将白菊比作“琪树”“雪氅”“玉堂”等,如“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仙人披雪氅”,形象地描绘出白菊的莹润、高洁与素雅。对比:以“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将常见的黄色菊花与梁国的白菊作对比,突出白菊颜色的与众不同。拟人:“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赋予白菊以人的动态,生动展现出白菊在风中摇曳、含露欲滴的姿态。

2. 分段赏析

开篇“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通过对比,突出白菊之独特洁白,引发对其的关注。“莹静真琪树,分明对玉堂”,运用比喻,将白菊比作琪树、玉堂,展现其莹润高洁。“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再次以仙人、素女作喻,强化白菊的素雅纯净。“粉蝶来难见,麻衣拂更香”,从侧面烘托,以粉蝶难见、麻衣拂香体现白菊的清幽与香气。“向风摇羽扇,含露滴琼浆”,运用拟人,赋予白菊动态美,展现其在风中摇曳、含露欲滴之态。整首诗从多个角度,运用多种手法,生动细腻地描绘出白菊的美丽与高洁,表达了对其的赞美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

下一篇:唐·李嘉祐《白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