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jiǔ
quán
tài
shǒu
shàng
zuì
hòu
zuò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2
jiǔ
quán
tài
shǒu
néng
jiàn
gāo
táng
zhì
jiǔ
jiā
duàn
rén
cháng
zuò
shàng
xiāng
kàn
lèi

译文

酒泉太守持剑翩翩舞起,高堂置酒夜间鼓声敲击。胡茄一曲令人肝肠欲断,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

逐句剖析

"酒泉太守能剑舞":酒泉太守持剑翩翩舞起,

# 酒泉:郡名,即肃州,今甘肃酒泉。

"高堂置酒夜击鼓":高堂置酒夜间鼓声敲击。

# 高堂:指高大的厅堂。

"胡笳一曲断人肠":胡茄一曲令人肝肠欲断,

# 胡笳:古代管乐器。

"座上相看泪如雨":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其一)》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七言绝句。此诗描绘了一场富有边地特色的军中酒会。开篇“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点明酒会的地点、时间,通过“剑舞”“击鼓”凸显戎旅间酒会的独特氛围,为“醉”铺垫。后两句“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胡笳声起,众人泪下,虽未言明落泪缘由,但慷慨悲壮的情调尽显,进一步渲染“醉”的氛围。全诗通过对酒会场景与胡笳声的描写,展现边地生活的复杂情感,风格豪迈悲壮,反映出戍边将士丰富的内心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岑参决定离开边塞,踏上东归之路。途经酒泉时,酒泉太守设宴热情款待他,这篇诗作便是对此次宴会情景的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开篇两句描绘了酒泉太守宴会的盛大场面。“酒泉太守能剑舞”,突出了太守的才华和风采,他不仅是一位行政长官,还具备精湛的剑舞技艺,为宴会增添了一份独特的魅力。“高堂置酒”点明了宴会的地点和场合,高大的厅堂里摆满了美酒佳肴,显示出宴会的隆重和豪华。“夜击鼓”则营造出一种热闹欢快的氛围,人们在夜晚击鼓助兴,载歌载舞,尽情享受着宴会的乐趣。这两句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写,为下文的情感转折埋下了伏笔。​​“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这两句是诗的高潮部分,情节发生了急剧的转变。当胡笳声响起时,原本热闹的氛围瞬间被打破,众人被胡笳声所触动,心中涌起无尽的思乡之情。“胡笳一曲断人肠”,胡笳这种北方少数民族的乐器,其声音往往带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容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情,“断人肠”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强烈程度,仿佛听到这胡笳声,人们的心都被撕裂了一般。“座上相看泪如雨”,在座的众人互相看着,眼泪像雨一样落下,生动地描绘出众人在听到胡笳声后悲痛欲绝的场景,将思乡之情推向了高潮。这两句诗通过对人物情感的描写,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身处异乡的感伤之情。

2. 作品点评

短短四句,便能勾勒出一幅完整且情景交融的意境画面,在这组诗里,它宛如提纲挈领之笔,起到统摄全篇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要体正调。

明李攀龙《唐诗直解》

# 等闲写出忧思。

明李攀龙《唐诗训解》

# 写得尽情尽致,方是醉后作。

清吴烶《唐诗选胜直解》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岑参《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下一篇:唐·白居易《自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