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chí
shàng
shì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chuáng
sōng
zhú
jiě
dài
dāng
fēng
guà
luó
diàn
chí
xīn
绿
pín
fěn
kāi
huā
miàn
bái
lián
duō
jiǔ
yīn
xīn
guǎn
chū
liáng
luó
jiā
yùn
píng
kōng
rén
jué
jīn
xiāo
zhēng
nài
yuè
míng

译文

把床移到松竹边躲避烈日,解开衣带在风中把它挂在薜萝上。华美的池心,绿色浮萍聚合,粉色的花瓣绽放,白色莲花繁多。久雨初晴正适合欣赏音乐,酷热刚过,凉爽的天气里可置身华美的帷帐。家中自酿的酒已喝完,客人也绝迹,今晚面对明月,我该如何是好。

逐句剖析

"移床避日依松竹":把床移到松竹边躲避烈日,

"解带当风挂薜萝":解开衣带在风中把它挂在薜萝上。

"钿砌池心绿苹合":华美的池心,绿色浮萍聚合,

"粉开花面白莲多":粉色的花瓣绽放,白色莲花繁多。

"久阴新霁宜丝管":久雨初晴正适合欣赏音乐,

# 丝管:管弦乐。

"苦热初凉入绮罗":酷热刚过,凉爽的天气里可置身华美的帷帐。

# 绮罗:指华美的帷帐。

"家酝瓶空人客绝":家中自酿的酒已喝完,客人也绝迹,

"今宵争奈月明何":今晚面对明月,我该如何是好。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池上即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体裁上属于记叙诗。诗中某两句分别描述了两件事。前一句所描绘的场景是,持续多日的降雨终于停歇,天空放晴,空气清新,让人顿感神清气爽,此时正适合沉浸于美妙的音乐之中,享受这份惬意。后一句则刻画了苦热的天气已然过去,凉爽的气息扑面而来,人可以在帷帐里安然惬意地休憩。这两句诗生动反映出诗人在经历苦雨、苦热之后,内心满溢的愉悦之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也是一首记叙诗。通过描绘夏日池畔避暑的生活场景,表达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与对自然变化的细腻感受,同时隐含孤寂中的豁达心境。

2. 写作手法

对比:“久阴”与“新霁”、“苦热”与“初凉”形成气候变化的对比,强化心境转折。细节描写:“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通过“移床”“解带”等细致动作,勾勒出诗人夏日里于松竹薜萝间闲适避暑的画面,尽显生活的悠然自得,也侧面烘托出环境的清幽宁静,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那份惬意。

3. 分段赏析

首联“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带当风挂薜萝”描写诗人避暑的动作:移床至松竹荫下,解带挂于藤萝间,展现夏日闲适之趣。颔联“钿砌池心绿苹合,粉开花面白莲多”聚焦池中景致:绿萍密布池心,白莲盛放,色彩对比鲜明,凸显生机。颈联“久阴新霁宜丝管,苦热初凉入绮罗”从天气变化切入,以久雨初晴、暑热转凉为契机,抒发对丝竹之乐与凉爽之境的愉悦。尾联“家酝瓶空人客绝,今宵争奈月明何”笔锋一转,以酒尽客散后的月夜作结,流露孤寂却洒脱的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白居易《问少年》

下一篇:唐·白居易《游赵村杏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