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水冰如鉴":水面结的冰如同镜子一般明亮,
"扫雪玉为尘":清扫积雪时,雪花像玉屑一样纷纷落下。
# 玉:指雪。
"何须问今古":何必追问古今变迁事,
"便是上皇人":俨然已是上古淳朴人。
# 上皇人:“羲皇上人”之省倒,隐逸之士的自称。
"醉卧茅堂不闭关":醉后躺卧草屋无需关门,
"觉来开眼见青山":醒来睁开眼便看见青山。
"松花落处宿猿在":松针飘落处有猿猴栖宿,
"麋鹿群群林际还":麋鹿成群从林间返还。
1. 分段赏析
“照水冰如鉴,扫雪玉为尘”两句是对山居冬景的特写。诗人以“冰如鉴”比喻结冰的水面如明镜般澄澈,以“玉为尘”形容扫雪时雪粒似玉尘纷飞,巧用比喻将寻常冬日景物赋予晶莹剔透的质感,既凸显山居环境的洁净清幽,又暗含诗人对纯净自然的向往,语言简练而意象鲜明,为全诗奠定清冷淡泊的基调。“何须问今古,便是上皇人”两句直抒胸臆,是情感的集中迸发。“何须问今古”以反问句式摒弃时空束缚,传递出超脱世俗功名的洒脱心境;“便是上皇人”则以“上皇人”自比,直陈愿效法古人归返本真的人生理想。此句打破前两句的写景节奏,以议论入诗却不显突兀,因景生情、由境及心,将隐居的哲思升华为对人类本真状态的追寻。“醉卧茅堂不闭关,觉来开眼见青山”两句刻画山居生活的闲适姿态。“醉卧茅堂”写随性酣睡的疏放,“不闭关”见心无挂碍的坦然,与世俗的谨小慎微形成鲜明对比;“觉来开眼”的动作自然连贯,“见青山”的场景则将人与自然无缝衔接,青山既是真实景物,亦象征澄明心境。此句以白描手法勾勒生活细节,于平易中见真趣,凸显隐逸者与自然相契的自在状态。“松花落处宿猿在,麋鹿群群林际还”两句展现山居环境的野趣生机。“松花落处”点明地点的清幽僻静,“宿猿在”以猿猴栖居的常态见人迹罕至,暗示山居的原始与静谧;“麋鹿群群林际还”则以动态画面打破寂静,麋鹿归林的群体性场景,既体现自然生态的和谐,亦暗含诗人对“世外桃源”式生活的认同。两句以动植物的自在生存状态,侧面烘托隐居者融入自然、物我两忘的境界,意象疏淡而意韵悠长。
上一篇:唐·齐己《庚午岁九日作》
下一篇:唐·吴筠《高士咏·颜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