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xiǎo
qiáo
qián
xīn
zhú
zhāo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2
yàn
chǐ
齿
xiǎo
hóng
qiáo
chuí
yán
bái
qiáo
qián
suǒ
yǒu
rǎn
rǎn
xīn
shēng
zhú
kāi
chè
jǐn
jié
chōu
qīng
yún
cuì
cān
fěn
shuāng
rěn
chù
xián
yín
shēng
wèi
yōu
wán
xīn
nán
guǎn
lǐng
hǎo
fēng
yān
qīng
fán
cǎo
shuí
néng
yǒu
yuè
bàn
lín
zhōng
宿
wèi
jūn
qīng
bēi
kuáng
zhú
zhī

译文

像雁齿般的小红桥,白色房屋的屋檐低垂。桥前有什么呢,是那苒苒生长的新生竹子。竹皮开裂,如同坼裂的褐色锦缎,竹节露出,好似抽出的青玉。竹筠翠绿得好像可以食用,竹上的粉霜不忍心触摸。悠闲吟诗的声音还未停止,赏玩新竹内心仍觉难以满足。新竹主宰着美好的风烟,似乎轻视那些平凡的草木。谁能在有月亮的夜晚,陪伴我在竹林中住宿。我为您倒上一杯酒,一起狂歌《竹枝曲》。

逐句剖析

"雁齿小红桥":像雁齿般的小红桥,

# 红:一作虹。

"垂檐低白屋":白色房屋的屋檐低垂。

"桥前何所有":桥前有什么呢,

"苒苒新生竹":是那苒苒生长的新生竹子。

# 苒苒:渐渐的意思。

"皮开坼褐锦":竹皮开裂,如同坼裂的褐色锦缎,

"节露抽青玉":竹节露出,好似抽出的青玉。

"筠翠如可餐":竹筠翠绿得好像可以食用,

# 筠:坚韧的竹皮,引申为竹的别称。

"粉霜不忍触":竹上的粉霜不忍心触摸。

"闲吟声未已":悠闲吟诗的声音还未停止,

"幽玩心难足":赏玩新竹内心仍觉难以满足。

"管领好风烟":新竹主宰着美好的风烟,

# 风烟:喻竹子。

"轻欺凡草木":似乎轻视那些平凡的草木。

"谁能有月夜":谁能在有月亮的夜晚,

"伴我林中宿":陪伴我在竹林中住宿。

"为君倾一杯":我为您倒上一杯酒,

"狂歌竹枝曲":一起狂歌《竹枝曲》。

# 竹枝曲:乐府名。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题小桥前新竹招客》是唐代白居易所作的五言古诗。以新竹为题材,通过描写新竹的形态,表达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喜爱以及招客共赏的心情。诗开篇描绘了小桥与白屋的景色,引出桥前新生的竹子。接着细致刻画新竹,如褐色的竹皮开裂,似褐色锦缎坼裂,竹节处露出,像抽出的青玉。诗人夸赞竹筠翠绿得仿佛可以食用,竹上粉霜不忍心触摸。诗人悠闲吟诗,对新竹赏玩不已,认为新竹能主宰风烟,超越平凡草木。最后诗人发出邀请,询问谁能在月夜伴自己在林中住宿,愿为客人倒一杯酒,一起狂歌《竹枝曲》。整首诗围绕小桥前的新竹展开,展现了新竹的美好姿态,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渴望与友人共享美景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长庆三年(823年),时年五十二岁的白居易正在杭州担任刺史一职,在此期间创作了这首诗。诗中,白居易以细腻笔触描绘新生翠竹的秀丽姿态,将翠竹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其描写生动鲜活,堪称传神佳作。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比喻:“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将新竹开裂的竹皮比作坼裂的褐色锦缎,把露出的竹节比喻成抽出的青玉,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新竹的形态,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新竹的色泽与质感。拟人:“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赋予新竹“管领”风烟、“轻欺”凡草木的人的行为与情感,突出新竹在诗人眼中超凡脱俗的形象,表达对新竹的赞美之情。直抒胸臆:“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直接表达诗人悠闲吟诗、赏玩新竹仍觉不足的心情,直白地展现出对新竹的喜爱之情。“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直接发出招客的邀请,表达渴望与友人共享美景的强烈愿望。

2. 分段赏析

“雁齿小红桥,垂檐低白屋。桥前何所有,苒苒新生竹。”描绘小桥和白屋的周边环境,引出诗的主角——新生竹,为下文对新竹的细致描写做铺垫,营造出清幽的氛围。“皮开坼褐锦,节露抽青玉。筠翠如可餐,粉霜不忍触。”从视觉和触觉角度,细腻刻画新竹的形态与质感,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新竹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眼前,充分表达诗人对新竹的喜爱与赞美。“闲吟声未已,幽玩心难足。管领好风烟,轻欺凡草木。”诗人抒发对新竹的赏玩之情,进一步强调新竹的独特与不凡,通过拟人手法,提升新竹在诗中的地位,深化对新竹的赞美。“谁能有月夜,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狂歌竹枝曲。”诗人由对新竹的赞美转为招客,期望有人能在月夜相伴,共同享受竹林的美好,以饮酒狂歌的想象,表达对与友人共享美景的期待,使诗歌情感得到升华。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赵嘏《僧舍二首》

下一篇:唐·韩偓《雨中》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