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道乘空出":高耸的阁道仿佛凌空飞架,气势恢宏,
"披轩远目开":推开轩窗极目远眺,视野豁然开朗。
"逶迤见江势":江流蜿蜒曲折,气势奔涌而来,
"客至屡缘回":游客登临时需沿山势迂回而行。
"兹郡何填委":这座城池繁华密集,市井屋舍鳞次栉比,
"遥山复几哉":远处山峦连绵起伏,不知还有多少峰峦。
"苍苍皆草木":目之所及,苍翠草木覆盖大地,
"处处尽楼台":到处皆是亭台楼阁,尽显人间盛景。
"骤雨一阳散":骤雨初晴,阳光驱散阴云,
"行舟四海来":四海航船汇聚于此,商旅往来不绝。
"鸟归余兴远":鸟儿归巢,游人兴致未减,余韵悠长,
"周览更裴回":环顾全城,流连忘返,不忍离去。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1. 分段赏析
“阁道乘空出,披轩远目开”以凌空阁道与敞开轩窗的意象组合,突显建筑之奇险与视野之开阔。“乘空”二字赋予阁道凌空欲飞的动态感,暗含对唐代佛寺建筑技艺的赞叹;“远目开”则通过视觉延伸,暗示诗人登高后心胸豁然开朗的状态。此联以简练笔法勾勒空间纵深感,奠定全诗雄浑基调。“逶迤见江势,客至屡缘回”以蜿蜒江流与盘旋山路的动态描写,展现地理环境的幽深曲折。“逶迤”既状江流之绵长,亦暗含诗人凝望时间之久;“屡缘回”通过行人绕山路径的重复,强化山势之险峻与行旅之艰辛。此联以虚实相生的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活动融为一体。“兹郡何填委,遥山复几哉”转向对郡城繁盛与山峦重叠的铺陈。“填委”形容景物纷集之态,暗含对盛世气象的隐喻;“复几哉”以反问句式引发对山峦无尽的遐想。此联在空间铺展中暗含哲思,体现盛唐诗人对天地万物的审美观照。“苍苍皆草木,处处尽楼台”以白描手法呈现登高所见:上句“苍苍”摹写草木葱茏之色,下句“尽”字强化楼台遍布之密。看似客观的景物罗列,实则暗含对自然生机与人文繁荣的并置思考。青绿山水与朱甍碧瓦的色彩对比,构成典型的盛唐空间美学意象。“骤雨一阳散,行舟四海来”以“骤雨”“一阳散”勾勒天气转晴的瞬间,既呼应首联“远目开”的通透感,又暗含时间流动;后句“四海来”以夸张手法展现舟楫汇聚的盛况,将地理空间延伸至四海,形成宏大格局。此联在动静转换中收束全篇,余韵悠长。“鸟归馀兴远,周览更裴回”以归鸟意象收束游兴,“馀兴远”与“更裴回”形成情感递进:鸟归暗示黄昏将至,而诗人仍流连忘返,反衬出景致之迷人。此联以景结情,将物理空间的登临升华为精神层面的永恒追寻,体现孟浩然山水诗“兴象玲珑”的特质。
上一篇:唐·刘长卿《登松江驿楼北望故园》
下一篇:唐·李白《过崔八丈水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