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谒华盖君":昔日拜谒华盖君,
# 谒:拜谒。
"深求洞宫脚":在洞宫的山脚深处寻觅。
# 深求洞宫脚:一作绿袍昆玉脚。洞宫脚:此指王屋山(今山西阳城县西南)山脚。古代名山皆有洞宫,作为道士修真养性的处所,后世常以洞宫作为道观的代称。
"玉棺已上天":玉棺已然升天,
# 玉:一作人。
"白日亦寂寞":大白天也显得寂寞冷清。
# 白日亦寂寞:只剩下寂寞的白日映照山间。寂:一作冥。寞:一作莫。
"暮升艮岑顶":傍晚登上东北方的山顶,
# 艮岑:东北方向的山。艮,方位名。指东北方。岑:一作峰。,升:登上。
"巾几犹未却":巾几还未来得及收拾。
# 犹未却:未曾撤除。,巾几:头巾与几椅,指去世道长生前的遗物。
"弟子四五人":他的四五个弟子,
"入来泪俱落":走进来都落下眼泪。
"余时游名山":我当时在游历名山,
"发轫在远壑":从远方的山谷启程。
# 发轫:启程。轫,阻止车轮转动的木头,车启动时先撤去轫。
"良觌违夙愿":美好的相见违背了往日的心愿,
# 夙愿:旧愿,素常心愿。,良觌:欢聚。
"含凄向寥廓":怀着凄凉之情面对广阔天地。
# 寥廓:辽阔的天空。,含凄:含忍着悲凄。
"林昏罢幽磬":山林昏暗,清幽的磬声停歇,
"竟夜伏石阁":整夜留宿在石阁之中。
# 伏石阁:指留宿石阁。,竟夜:整夜,通宵。
"王乔下天坛":王乔从天坛下来,
# 天坛:此指王屋山绝顶。
"微月映皓鹤":微弱的月光映照着洁白的鹤。
# 皓鹤:白鹤,神话传说中仙道者流所骑多为白鹤,此指王乔乘坐的白鹤。,映:映照。
"晨溪向虚駃":清晨的溪流向虚无之处湍急奔去,
# 駃:一作驶。,向:一作响。
"归径行已昨":归途上行走时发现已经是昨天走过的路。
"岂辞青鞋胝":怎会推辞因穿青鞋而磨出老茧,
# 胝:茧疤,硬茧。
"怅望金匕药":惆怅地盼望能得到金匕药。
# 金匕药:泛指道家所炼的各类灵丹妙药。金匕,炼制丹药的用具。,怅望:一作惆怅。
"东蒙赴旧隐":前往东蒙旧日的隐居之处,
# 赴旧隐:言旧地重游,指游历齐鲁。,东蒙:即蒙山,在山东境内,因濒临东海,故称。
"尚忆同志乐":还回忆起与志同道合者的快乐。
# 同志:志趣相同的人,同心则称为同志。
"休事董先生":不再追随董先生,
# 董先生:即董奉先,人称董炼师,当时在东蒙山修炼,天宝中修九华丹法于衡阳,栖朱陵后洞。,休:一作伏。
"于今独萧索":到如今独自感到孤寂冷落。
# 萧索:凄凉,萧条冷落。,于今:如今,指杜甫写此诗时。
"胡为客关塞":为何漂泊在关塞之地,
# 客关塞:指自己客居夔州。
"道意久衰薄":求道的心意早已衰减淡薄。
# 道意:访道求仙的愿望。
"妻子亦何人":妻子儿女又是什么人,
"丹砂负前诺":辜负了以前求仙的承诺。
# 负前诺:辜负了从前的诺言。,丹砂:道家修真炼丹砂而求长生,故以丹砂代指修道。
"虽悲鬒发变":虽然悲叹头发变白,
# 鬒:一作须。
"未忧筋力弱":但不担忧体力衰弱。
# 筋力:体力。
"扶藜望清秋":拄着藜杖盼望清秋时节,
# 扶:一作杖。
"有兴入庐霍":有兴致前往庐霍之地。
# 霍:衡山,在湖南衡山县西,为五岳之一的南岳。,庐:庐山,一称匡山,在江西北部。
唐代现实主义诗人,“诗圣”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阳),生于巩县(今河南巩义)。因居长安时期,曾一度住在城南少陵附近,自号少陵野老;肃宗至德间,曾任左拾遗;在成都时被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少陵、杜拾遗、杜工部。一生坎坷,仕途不顺,经历安史之乱,见证了唐朝由盛转衰。杜甫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大李杜”),被后人誉为“诗圣”,是中国古典诗歌成就的集大成者,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的诗作包含了大量的时事政治诗,或陈述政见,或揭发统治者的荒淫残暴,或寓言讽兴,或对穷苦人民表示同情关怀。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杜甫继承和发展了《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代表作品有《兵车行》《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等。著有《杜工部集》。
1. 分段赏析
“昔谒华盖君,深求洞宫脚。玉棺已上天,白日亦寂寞”,开篇叙述诗人拜谒华盖君求仙问道的经历,“玉棺已上天”暗示华盖君仙逝,营造出空灵寂寥氛围,为全诗奠定基调,暗示求仙之途渺茫。“暮升艮岑顶,巾几犹未却。弟子四五人,入来泪俱落”,描绘诗人在艮岑山顶的情景以及弟子们悲伤的画面,“暮升”点明时间,“泪俱落”体现出哀伤氛围,加深了求仙未得的遗憾之感。“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表达诗人游历名山却未能实现夙愿的遗憾,“良觌违夙愿”直抒胸臆,“含凄向寥廓”将这种凄凉心境融入广阔天地间,更显寂寥。“林昏罢幽磬,竟夜伏石阁。王乔下天坛,微月映皓鹤”,进一步渲染求仙访道过程的神秘清冷,“林昏”“幽磬罢”营造静谧氛围,“王乔下天坛”增添奇幻色彩,“微月映皓鹤”画面唯美,烘托出诗人对求仙的向往。“晨溪向虚駃,归径行已昨。岂辞青鞋胝,怅望金匕药”,体现诗人在求仙过程中的艰辛,“青鞋胝”表明路途劳苦,“怅望金匕药”表达对仙药的向往和未得的惆怅。“东蒙赴旧隐,尚忆同志乐。休事董先生,于今独萧索”,回忆在东蒙隐居时的快乐时光,“尚忆同志乐”与如今“独萧索”形成对比,突出诗人如今的孤独寂寞。“胡为客关塞,道意久衰薄。妻子亦何人,丹砂负前诺”,表达诗人对自己客居关塞、求道意志衰薄的感慨,“胡为”体现自我反思,“丹砂负前诺”流露出对家人的愧疚。“虽悲鬒发变,未忧筋力弱。扶藜望清秋,有兴入庐霍”,展现出诗人虽头发变白但仍有壮志,“虽悲……未忧……”体现积极心态,“扶藜望清秋,有兴入庐霍”描绘出诗人充满兴致地准备再次出游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