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ǎn
shì
yuǎn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zuó
wén
jiǎ
jīn
zhāo
wén
zhī
shí
sān
fēn
zhōng
èr
fēn
huà
wéi
guǐ
shì
zhě
jiàn
bēi
zāi
cháng
cún
zhě
jīn
jiē
wàn
píng
shēng
zhī
xīn
zhě
zhǐ
néng
yǒu
tōng
guǒ
fèng
zhōu
miǎo
rán
jūn
xiāng
lǎo
shì
liú
shuǐ
yīng
tàn
jiù
jiāo
yóu
diāo
líng
dāng
bēi
jiǔ
kāi
yǎn
xiào
xiāng
shì

译文

昨天听闻甲去世了,今天又听闻乙去世了。相识的人中,三分之二都已离世。逝去的人再也见不到了,悲伤之情长久难以消止。还活着的人如今怎么样了,他们离我都有万里之遥。一生中真正知心的人,扳着手指算能有几个呢。在通州、果州、澧州、凤州的,是那几位渺远的君子。互相思念时我们都已年老,这世间就像流水一样变幻无常。应该感叹往日的朋友,像这样一天天地减少。什么时候能一起喝杯酒,开心地相视欢笑。

逐句剖析

"昨日闻甲死":昨天听闻甲去世了,

"今朝闻乙死":今天又听闻乙去世了。

"知识三分中":相识的人中,

# 知识:指相知相识之人。

"二分化为鬼":三分之二都已离世。

"逝者不复见":逝去的人再也见不到了,

# 逝者:逝世的人。

"悲哉长已矣":悲伤之情长久难以消止。

# 长已矣:意为永远地停止了生命。

"存者今如何":还活着的人如今怎么样了,

"去我皆万里":他们离我都有万里之遥。

"平生知心者":一生中真正知心的人,

"屈指能有几":扳着手指算能有几个呢。

"通果澧凤州":在通州、果州、澧州、凤州的,

"眇然四君子":是那几位渺远的君子。

# 眇然:遥远的样子。

"相思俱老大":互相思念时我们都已年老,

"浮世如流水":这世间就像流水一样变幻无常。

# 浮世:指虚浮无定的人世。

"应叹旧交游":应该感叹往日的朋友,

# 交游:指相互交往、共同赏游的友人。

"凋零日如此":像这样一天天地减少。

"何当一杯酒":什么时候能一起喝杯酒,

# 当:面对。,何:怎么。

"开眼笑相视":开心地相视欢笑。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感逝寄远》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古诗。主题围绕对友人离世的感慨以及对在世友人的思念。开篇写接连听闻友人去世,悲叹逝者难见;接着感慨知心友人屈指可数,且与自己相隔万里;最后表达对旧友凋零的叹息和渴望相聚的期盼。写作上,以质朴语言直抒胸臆。分段来看,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情感变化。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却真挚动人,将对友情的珍视、对时光流逝友人凋零的伤感,真实地呈现出来,极易引发读者对人生聚散的共鸣。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全诗直接表达对友人离世的悲痛,如“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以及对在世友人的相思与感慨,毫不掩饰地展现内心复杂情感。比喻:“浮世如流水”将浮世比作流水,形象地写出时光匆匆、世事变化无常,烘托出旧友凋零的伤感。

2. 分段赏析

“昨日闻甲死,今朝闻乙死。知识三分中,二分化为鬼”,以直白的语言陈述接连听闻友人离世的消息,突出旧友凋零之快,悲痛之情顿生。“逝者不复见,悲哉长已矣。存者今如何,去我皆万里”,直接抒发对逝去友人的悲叹,以及对在世友人相隔万里的牵挂。“平生知心者,屈指能有几。通果澧凤州,眇然四君子”,感慨知心友人稀少,且分散各地。“相思俱老大,浮世如流水。应叹旧交游,凋零日如此”,将浮世比作流水,感叹时光流逝中旧友不断离去,饱含伤感。“何当一杯酒,开眼笑相视”,则表达出对与友人相聚畅饮、开怀相视的强烈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阴山道》

下一篇:唐·白居易《长洲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