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君相见即相亲":和你一见面就觉得特别亲近,
# 见:一作识。
"闻道君家在孟津":听说你家住在孟津这个地方。
# 在:一作住。
"为见行舟试借问":为了打听一下去孟津的航船,我试着向旁人询问,
# 行舟:河上行驶的船。,为:若。
"客中时有洛阳人":原来在这旅客之中就有来自洛阳的人。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写作手法
设问:“为见行舟试借问”以设问引出对友人的探寻,增强诗歌的对话感与亲切感。
2. 分段赏析
《寄河上段十六》首句“与君相见即相亲”开篇点明诗人与段十六之间的关系,一见面就感觉亲切,为后面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做了铺垫,体现了两人友情的深厚。次句“闻道君家在孟津”交代了友人的家乡所在地,为下文诗人在旅途中关注与友人相关的信息埋下伏笔,也让读者对友人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第三句“为见行舟试借问”描写诗人在旅途中的行为,看到行舟就试着去询问,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渴望得到友人消息的急切心情,进一步深化了对友人的思念。末句“客中时有洛阳人”说诗人客居他乡,且时常会遇到洛阳人,而孟津与洛阳相近,诗人希望能从这些洛阳人那里打听到友人的情况,将思念之情推向高潮,也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
# 容易尽情,旧未有此。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 谭云:是他乡见同乡生人,实境。钟云:“时有”二字可怜。
明钟惺、谭元春《唐诗归》
上一篇:唐·韩愈《感春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