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我越乡客":我本是一个远离故土、漂泊他乡的旅人,
# 越乡客:离开家乡的人。这里是诗人自指。越乡:离乡。客:一作里。
"逢君谪居者":却在此遇见了你这位被贬谪流放的朋友。
# 谪居者:因过错降职而被贬到远地的官吏。
"分飞黄鹤楼":我们一同在黄鹤楼上眺望,转眼间却各自分飞,
# 黄鹤楼:在今湖北武汉市蛇山上,传说古代有仙人乘黄鹤过此,故名。
"流落苍梧野":你流落到了遥远荒凉的苍梧之地。
# 苍梧野:《礼记·檀弓》:“舜葬于苍梧之野。”苍梧,即九疑山,在湖南东南靠近广西边界。此处当指湖南、广西交界一带,为友人谪居之地。古代这里荒野偏僻,是流放罪人和贬谪官吏的地方。苍梧:唐梧州有苍梧县,属岭南道。在今广西梧州市。,落:全唐诗校:“一作宕。”
"驿使乘云去":送信的使者如乘云而去,
# 乘云:驾云。言其轻松飘逸。,驿使:此处指投递谪官文书的使者。
"征帆沿溜下":而我乘坐着帆船沿着水流继续前行。
# 沿溜:犹沿流,指顺流而下。溜:小水。
"不知从此分":不知道从此分别之后,
"还袂何时把":何时才能再次携手相聚。
# 把:执,握。“把袂”犹会面之意。,袂:衣袖。
盛唐诗人,山水田园派代表人物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以字行于世,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早年隐居,年四十应进士不第,后为荆州从事。孟浩然的创作多以田园隐逸、山水行旅为题材,他与王维并称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其诗风率然天真,意境清迥悠然,长于写景,多反映游历及隐逸生活。代表作品有《春晓》《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过故人庄》《登岳阳楼》等。有《孟浩然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了诗人作为远离家乡的游子,遇到同样命运坎坷的谪居之人,两人在黄鹤楼分别,友人将流落至苍梧荒野。驿使如乘云而去,友人的征帆顺流而下。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被贬谪流放的同情,以及对此次分别后难再相聚的深深忧虑和惜别之情。
2. 写作手法
直抒胸臆:“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直抒胸臆,道出离别后不知何时再相聚的苦楚,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深切牵念。对比:“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这两句使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分飞”与“流落”形成对比,“黄鹤楼”代表着繁华的地方,“苍梧野”则是偏远荒凉之地,通过这样的对比,突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各自处境的不同,强化了离别的哀伤和人生的漂泊感。
3. 分段赏析
“以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这两句诗开篇点明人物身份。“越乡客”表明诗人自己远离故乡,有一种漂泊之感;“谪居者”则指出友人是被贬谪到此地的人,命运坎坷。诗人通过介绍两人的身份,营造出一种同病相怜的氛围,为下文抒发离情别绪做了铺垫。这种身份的相似性,也让读者更能感受到两人之间情感的真挚。“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此联描述了分别的场景。“黄鹤楼”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地方,在这里两人分别,更增添了离别的伤感。“分飞”一词形象地表现出两人分别的状态,朝着不同的方向离去。“流落苍梧野”则具体写出了友人的遭遇,被贬谪到苍梧这样偏远荒凉的地方,“流落”二字体现出友人命运的悲惨,也让读者对友人的不幸遭遇产生同情。“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这两句诗描写了友人离去后的情景。“驿使乘云去”,驿使本是传递书信之人,这里说驿使如乘云而去,暗示友人离去后音信难通,路途遥远。“征帆沿溜下”,“征帆”指远行的船帆,“沿溜下”描绘出船帆顺着水流迅速驶下的情景,生动地表现出友人离去的速度之快,进一步强调了离别的不可避免。这两句诗通过对驿使和征帆的描写,从侧面烘托出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不舍之情。“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分别后不知何时再能相见的惆怅与不舍。“不知从此分”直接点明了分别的事实,而“还袂何时把”则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袂”指衣袖,“还袂”即再次挽起衣袖,这里表示再次相聚。诗人用这种质朴的语言,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重逢的期待。
4. 作品点评
全诗语言浅近易懂,却工整精巧,用词凝练考究,是一首情蕴深厚的送别之作。虽诗中友人具体身份未详,但从诗中可窥,诗人为人正直且赤诚,心怀悲天悯人的情怀。他并未因友人沦为流放之人而避之疏远,反而倾付深切同情与真挚关怀。由此可见,诗人不仅才情斐然,更满溢着浓浓的人情味。
# 他启语亦各一样,如“北阙休上书”、“八月湖水平”,又夐异也。
宋刘辰翁《王孟诗评》
上一篇:唐·刘禹锡《金陵五题·江令宅》
下一篇:唐·钱起《题苏公林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