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才子姑苏客":少年有才的东京才子在姑苏为客,
# 姑苏:苏州之别称。,洛阳才子:汉代文学家贾谊是洛阳人,少年有才,被称为“洛阳才子”。
"桂苑殊非故乡陌":花园虽然精美却不是故乡的路途。
# 故:一作旧。,桂苑:一作杜宛。种有桂树的花园,此处指南方的精美园林。谢庄《月赋》:“廼清兰路,肃桂苑。”庾信《咏画屏风》之四:“逍遥游桂苑,寂绝到桃源。”皆以“桂苑”形容南朝的精美园林。
"九江枫树几回青":九江的枫树已经红了又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扬州城中一片五湖泛起的白茫茫的水汽。
"扬州时有下江兵":扬州这里还不时地有乱兵经过,
# 下江兵:新莽末年以王常、成丹等为首的绿林农民起义军的一支。《汉书·王莽传下》:“是时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此处指反抗朝廷的叛军。
"兰陵镇前吹笛声":兰陵镇前时时响起思乡的笛声。
# 笛声:这里指代军乐。,兰陵镇:东晋、南朝置兰陵县,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两北。
"夜火人归富春郭":行人在夜晚举着火把回到富春城郭,
# 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富春:古县名,唐时日富阳县,治所在今浙江富阳。
"秋风鹤唳石头城":石头城中的人们风声鹤唳,听闻一点动静就以为要打仗了。
# 石头城:古城名,又名石首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本楚金陵城,汉建安十七年孙权重筑改名。城负山面江,南临秦淮河口,当交通要冲,六朝时为建康军事重镇。唐以后,城废。这两句指南方受到战争波及,有人连夜逃出富春,江宁郡(南京)城内人心浮动,惶恐不安。,鹤唳:形容惊恐疑虑,自相惊扰。东晋时,前秦宣昭帝苻坚率兵侵犯东晋,号称百万雄师,在淝水列阵,谢玄等人率精兵八千渡水击之。秦兵大败,前秦军队溃败逃跑,自相践踏,被水淹死的士兵不计其数,把淝水都堵了。幸存下来的士兵丢弃盔甲连夜逃走,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追兵已至。
"周郎陆弟为俦侣":现在姑苏地区,有像周瑜和陆云一般的人才互为朋友照应,
# 俦侣:伴侣,朋友。,陆弟:陆机之弟陆云,此喻指“贤弟”。,周郎:即周瑜,此喻指崔傅。
"对舞前溪歌白纻":前溪与白纻歌对舞纷呈。
# 白纻:乐府吴舞曲名。南朝宋鲍照《白纻歌》之五:“古称《渌水》今《白纻》,催弦急管为君舞。”,前溪:古乐府吴声舞曲。《宋书·乐志一》:“《前溪歌》者,晋车骑将军沉充所制。”《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吴声歌曲一》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吴声十曲……七曰《前溪》”《乐府诗集·清商曲二·序》:“郗昂《乐府解题》曰:《前溪》,舞曲也。”
"曲几书留小史家":才子的墨宝随意地留在官府小吏家,
# 小史:官府小吏。此处用王羲之的典故:王羲之曾经到门生家做客在门生家的木几上留下墨宝,结果被该门生的父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刮去。门生对此十分懊恼。,曲几:曲木几。古人之几多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若带之材制成,故称。
"草堂棋赌山阴墅":兵事临头却像谢安那样以山阴别墅作赌注赌棋。
# 墅:一作“野”。
"衣冠若话外台臣":士大夫如果评议起在外任职的刺史,
# 外台:指州刺史。,衣冠:代称缙绅、士大夫。
"先数夫君席上珍":应当先提到友人席上的珍品。
# 夫君:对友人的敬称。
"更闻台阁求三语":更听说京城的台阁在寻觅隽秀的人才,
# 三语: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个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台阁:汉时指尚书台。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遥想风流第一人":遥想您应该是风流第一人。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歌以江南动乱为背景,前半部分通过“九江枫树”“扬州五湖”等意象勾勒江南景色,暗含战乱阴影;后半部分借“周郎陆弟”“谢安赌棋”等典故赞美友人的才华与从容,并寄托对朝廷选拔人才的期望。全诗既有对生活场景的描绘,又有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及对生活的感怀。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周郎陆弟为俦侣”等句运用典故,以周郎、陆弟来类比自己与友人,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丰富了诗歌表达。虚实结合: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诗中既有对“九江枫树”“扬州五湖”等现实景色的描写,又有“遥想风流第一人”等想象之语,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意境,使情感表达更有深度。烘托:通过“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等环境描写,烘托出一种悠远、深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及感怀。
3. 分段赏析
《同崔傅答贤弟》首四句以“洛阳才子”点明友人身份,通过“桂苑”“九江枫树”等意象渲染江南景致,暗含客居异乡的孤寂与战乱未息的苍茫。中四句直写战乱景象,“下江兵”“吹笛声”暗指永王东巡的军事行动,“鹤唳”化用淝水之战典故,烘托人心惶惶的氛围。后四句借周瑜、陆云、谢安等历史人物,赞友人才华与风度,并以“曲几书留”“棋赌山阴”等闲适场景反衬乱世中的从容。末四句由对友人的赞美转向对朝廷的期待,“台阁求三语”暗含举荐贤才之意,结句“风流第一人”以虚笔收束,余韵悠长。
# 风度自是可人,但乏古意耳。此等结句令人情思欲绝。
明徐用吾《唐诗分类绳尺》
# 句自雄奇(“一片扬州”句下)。连用地名,不见堆积(“秋风鹤唳”句下)。美其歌舞书奕之技(“周郎陆弟”四句下)。可想见其人之丰韵(末句下)。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
# 吴山民曰:联语自然,以对语作结更闲雅。七言古所少者。周启琦曰:跌宕。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顾云:摩诘七言最高,情景故实,随取随足,此与下篇(按指《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诗)俱可见。
明末清初邢昉《唐风定》
上一篇:唐·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下一篇:唐·王维《登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