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tóng
cuī
xián

朝代:唐作者:王维浏览量:1
luò
yáng
cái
guì
yuàn
shū
fēi
xiāng
jiǔ
jiāng
fēng
shù
huí
qīng
piàn
yáng
zhōu
bái
yáng
zhōu
shí
yǒu
xià
jiāng
bīng
lán
líng
zhèn
qián
chuī
shēng
huǒ
rén
guī
chūn
guō
qiū
fēng
shí
tóu
chéng
zhōu
láng
wéi
chóu
duì
qián
bái
zhù
shū
liú
xiǎo
shǐ
jiā
cǎo
táng
shān
yīn
shù
guān
ruò
huà
wài
tái
chén
xiān
shǔ
jūn
shàng
zhēn
gèng
wén
tái
qiú
sān
yáo
xiǎng
fēng
liú
rén

译文

少年有才的东京才子在姑苏为客,花园虽然精美却不是故乡的路途。九江的枫树已经红了又青,扬州城中一片五湖泛起的白茫茫的水汽。扬州这里还不时地有乱兵经过,兰陵镇前时时响起思乡的笛声。行人在夜晚举着火把回到富春城郭,石头城中的人们风声鹤唳,听闻一点动静就以为要打仗了。现在姑苏地区,有像周瑜和陆云一般的人才互为朋友照应,前溪与白纻歌对舞纷呈。才子的墨宝随意地留在官府小吏家,兵事临头却像谢安那样以山阴别墅作赌注赌棋。士大夫如果评议起在外任职的刺史,应当先提到友人席上的珍品。更听说京城的台阁在寻觅隽秀的人才,遥想您应该是风流第一人。

逐句剖析

"洛阳才子姑苏客":少年有才的东京才子在姑苏为客,

# 姑苏:苏州之别称。,洛阳才子:汉代文学家贾谊是洛阳人,少年有才,被称为“洛阳才子”。

"桂苑殊非故乡陌":花园虽然精美却不是故乡的路途。

# 故:一作旧。,桂苑:一作杜宛。种有桂树的花园,此处指南方的精美园林。谢庄《月赋》:“廼清兰路,肃桂苑。”庾信《咏画屏风》之四:“逍遥游桂苑,寂绝到桃源。”皆以“桂苑”形容南朝的精美园林。

"九江枫树几回青":九江的枫树已经红了又青,

"一片扬州五湖白":扬州城中一片五湖泛起的白茫茫的水汽。

"扬州时有下江兵":扬州这里还不时地有乱兵经过,

# 下江兵:新莽末年以王常、成丹等为首的绿林农民起义军的一支。《汉书·王莽传下》:“是时南郡张霸、江夏羊牧、王匡等起云杜绿林,号曰下江兵。”此处指反抗朝廷的叛军。

"兰陵镇前吹笛声":兰陵镇前时时响起思乡的笛声。

# 笛声:这里指代军乐。,兰陵镇:东晋、南朝置兰陵县,治所在今江苏常州市两北。

"夜火人归富春郭":行人在夜晚举着火把回到富春城郭,

# 郭:古代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富春:古县名,唐时日富阳县,治所在今浙江富阳。

"秋风鹤唳石头城":石头城中的人们风声鹤唳,听闻一点动静就以为要打仗了。

# 石头城:古城名,又名石首城。故址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本楚金陵城,汉建安十七年孙权重筑改名。城负山面江,南临秦淮河口,当交通要冲,六朝时为建康军事重镇。唐以后,城废。这两句指南方受到战争波及,有人连夜逃出富春,江宁郡(南京)城内人心浮动,惶恐不安。,鹤唳:形容惊恐疑虑,自相惊扰。东晋时,前秦宣昭帝苻坚率兵侵犯东晋,号称百万雄师,在淝水列阵,谢玄等人率精兵八千渡水击之。秦兵大败,前秦军队溃败逃跑,自相践踏,被水淹死的士兵不计其数,把淝水都堵了。幸存下来的士兵丢弃盔甲连夜逃走,听见风声、鹤唳,都以为追兵已至。

"周郎陆弟为俦侣":现在姑苏地区,有像周瑜和陆云一般的人才互为朋友照应,

# 俦侣:伴侣,朋友。,陆弟:陆机之弟陆云,此喻指“贤弟”。,周郎:即周瑜,此喻指崔傅。

"对舞前溪歌白纻":前溪与白纻歌对舞纷呈。

# 白纻:乐府吴舞曲名。南朝宋鲍照《白纻歌》之五:“古称《渌水》今《白纻》,催弦急管为君舞。”,前溪:古乐府吴声舞曲。《宋书·乐志一》:“《前溪歌》者,晋车骑将军沉充所制。”《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吴声歌曲一》引南朝陈智匠《古今乐录》:“吴声十曲……七曰《前溪》”《乐府诗集·清商曲二·序》:“郗昂《乐府解题》曰:《前溪》,舞曲也。”

"曲几书留小史家":才子的墨宝随意地留在官府小吏家,

# 小史:官府小吏。此处用王羲之的典故:王羲之曾经到门生家做客在门生家的木几上留下墨宝,结果被该门生的父亲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刮去。门生对此十分懊恼。,曲几:曲木几。古人之几多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若带之材制成,故称。

"草堂棋赌山阴墅":兵事临头却像谢安那样以山阴别墅作赌注赌棋。

# 墅:一作“野”。

"衣冠若话外台臣":士大夫如果评议起在外任职的刺史,

# 外台:指州刺史。,衣冠:代称缙绅、士大夫。

"先数夫君席上珍":应当先提到友人席上的珍品。

# 夫君:对友人的敬称。

"更闻台阁求三语":更听说京城的台阁在寻觅隽秀的人才,

# 三语:晋王衍向阮修问老庄与儒教异同,修以“将无同”三个字答之,犹言该是相同吧。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后以指应对隽语。,台阁:汉时指尚书台。后亦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遥想风流第一人":遥想您应该是风流第一人。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同崔傅答贤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全诗以江南战乱为背景,前半部分描绘扬州、九江等地的动荡景象,后半部分借周瑜、谢安等历史典故,赞美友人的才华与临危不惧的风度,并寄托对朝廷选拔贤才的期望。诗中典故与写景结合紧密,语言自然蕴藉,展现了王维对时局的关切与友情的珍视。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诗佛”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先世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其父迁居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官至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诗作上,王维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其以山水诗最为后世所称,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叙写隐逸情趣和佛教禅理,被后世誉为“诗佛”。诗歌的语言清新明丽,简洁洗练,精警自然。王维兼通音乐,擅长绘画,曾绘《辋川图》。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明董其昌推他为“南宗”之祖,并说“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代表作品有《鸟鸣涧》《山居秋暝》《使至塞上》《辛夷坞》等。著有《王右丞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同崔傅答贤弟》是唐代诗人王维于安史之乱后(约756-757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当时永王李璘在江南拥兵自重,擅自东巡,引发朝廷与地方的对峙。王维身处长安,听闻江南动荡,借诗作表达对友人崔傅及其弟的关切,同时暗含对时局的隐忧。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诗歌以江南动乱为背景,前半部分通过“九江枫树”“扬州五湖”等意象勾勒江南景色,暗含战乱阴影;后半部分借“周郎陆弟”“谢安赌棋”等典故赞美友人的才华与从容,并寄托对朝廷选拔人才的期望。全诗既有对生活场景的描绘,又有对友人的高度评价,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及对生活的感怀。

2. 写作手法

用典:诗中“周郎陆弟为俦侣”等句运用典故,以周郎、陆弟来类比自己与友人,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丰富了诗歌表达。虚实结合: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诗中既有对“九江枫树”“扬州五湖”等现实景色的描写,又有“遥想风流第一人”等想象之语,虚实相生,拓展了诗歌意境,使情感表达更有深度。烘托:通过“夜火人归富春郭,秋风鹤唳石头城”等环境描写,烘托出一种悠远、深沉的氛围,衬托出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及感怀。

3. 分段赏析

《同崔傅答贤弟》首四句以“洛阳才子”点明友人身份,通过“桂苑”“九江枫树”等意象渲染江南景致,暗含客居异乡的孤寂与战乱未息的苍茫。中四句直写战乱景象,“下江兵”“吹笛声”暗指永王东巡的军事行动,“鹤唳”化用淝水之战典故,烘托人心惶惶的氛围。后四句借周瑜、陆云、谢安等历史人物,赞友人才华与风度,并以“曲几书留”“棋赌山阴”等闲适场景反衬乱世中的从容。末四句由对友人的赞美转向对朝廷的期待,“台阁求三语”暗含举荐贤才之意,结句“风流第一人”以虚笔收束,余韵悠长。

展开阅读全文 ∨

作品评价

# 风度自是可人,但乏古意耳。此等结句令人情思欲绝。

明徐用吾《唐诗分类绳尺》

# 句自雄奇(“一片扬州”句下)。连用地名,不见堆积(“秋风鹤唳”句下)。美其歌舞书奕之技(“周郎陆弟”四句下)。可想见其人之丰韵(末句下)。

明李攀龙、袁宏道《唐诗训解》

# 吴山民曰:联语自然,以对语作结更闲雅。七言古所少者。周启琦曰:跌宕。

明末清初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 顾云:摩诘七言最高,情景故实,随取随足,此与下篇(按指《故人张諲工诗善易卜兼能丹青草隶顷以诗见赠聊获酬之》诗)俱可见。

明末清初邢昉《唐风定》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王维《赠从弟司库员外絿》

下一篇:唐·王维《登楼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