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óu
xiū
chán
shī
shuāng
fēng

朝代:唐作者:刘长卿浏览量:1
shuāng
fēi
fēng
yáo
xiàng
yáng
kāi
fēi
fāng
wǎng
yún
shì
lái
hán
tán
yìng
bái
yuè
qiū
shàng
qīng
tái
xiāng
sòng
dōng
jiāo
wài
xiū
kàn
cōng
huí

译文

两扇寺门矗立在碧绿山峰之间,向着远处的夕阳敞开。禅师手持锡杖独自远行,孤云却不知为何飘然而至。寒凉的潭水倒映着皎洁明月,秋雨悄然浸润着石阶青苔。在东郊外与禅师道别,却因留恋而羞于回望载我离去的青骢马。

逐句剖析

"双扉碧峰际":两扇寺门矗立在碧绿山峰之间,

"遥向夕阳开":向着远处的夕阳敞开。

"飞锡方独往":禅师手持锡杖独自远行,

"孤云何事来":孤云却不知为何飘然而至。

"寒潭映白月":寒凉的潭水倒映着皎洁明月,

"秋雨上青苔":秋雨悄然浸润着石阶青苔。

"相送东郊外":在东郊外与禅师道别,

"羞看骢马回":却因留恋而羞于回望载我离去的青骢马。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游休禅师双峰寺》是唐代诗人刘长卿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访双峰寺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寺庙的清幽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离愁别绪。首联描绘了双峰寺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夕阳西下时的宁静景象,为全诗奠定了清幽的基调。颔联通过“飞锡”和“孤云”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独自寻访寺庙的孤独心情。颈联细腻地刻画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色,传递出一种静谧而清冷的禅意。尾联抒发了诗人与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以及不愿与世俗纠缠的心境。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诗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禅修者的孤独与追求内心的宁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刘长卿(726?~789?),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起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复被诬贬睦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他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诗风简淡,多写仕途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代表作品有《新息道中》。著有《刘随州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双扉碧峰际,遥向夕阳开。”描绘了双峰寺的两扇门坐落在青山绿水之间,夕阳西下,寺门遥遥相对。这种景象不仅展现了寺庙的宁静与神秘,还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和豁然开朗之感。颔联:“飞锡方独往,孤云何事来。”这两句诗中“飞锡”指僧人出外行走时所带的行李和食物,这里用来比喻禅僧的独行;“孤云”则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漂泊。此联通过“飞锡”与“孤云”的对比,表现了诗人独自寻访寺庙的孤独心境。颈联:“寒潭映白月,秋雨上青苔。”诗人描绘了寒潭中倒映着皎洁的月光,秋雨洒落在青苔上的景象,展现了寺庙周围清幽、静谧的自然环境。尾联:“相送东郊外,羞看骢马回。”描绘了诗人在东郊之外为友人送行,却因离别的伤感而不愿看到友人离去的场景。“羞看骢马回”中的“骢马”是古代监察御史的代称,这里暗示了诗人自身的身份。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常建《渔浦》

下一篇:唐·孟浩然《入峡寄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