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年不沐浴":多年没有好好沐浴了,
"尘垢满肌肤":灰尘和污垢沾满了肌肤。
"今朝一澡濯":今天洗了一次澡,
"衰瘦颇有余":感觉身体变得轻盈了许多。
"老色头鬓白":衰老的气色显现,头发和鬓角都已斑白,
"病形支体虚":患病的身形,四肢虚弱无力。
"衣宽有剩带":衣服变得宽松,腰带还多出了一截,
"发少不胜梳":头发稀少,都经不起梳理。
"自问今年几":自己问自己今年多大年纪了,
"春秋四十初":刚刚四十岁。
"四十已如此":四十岁就已经是这般模样了,
"七十复何知":七十岁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感怀诗,主题围绕诗人对自身衰老的感慨。诗人先写多年未沐浴,满身尘垢,今日沐浴后更觉身体衰瘦。接着描述自己头发斑白、身体虚弱,衣服显宽、头发稀少的状态。最后通过自问年龄,发出四十岁已如此,七十岁不知会怎样的感叹,流露出对岁月和衰老的无奈。
2. 写作手法
白描:如“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不加修饰地描绘出自身衰老的形象,使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诗人的状态。直抒胸臆:“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直接表达出对未来衰老的担忧与感慨,情感真挚。
3. 分段赏析
前四句“经年不沐浴,尘垢满肌肤。今朝一澡濯,衰瘦颇有馀。”叙述自己长时间未沐浴,以及沐浴后直观感受到身体的衰瘦,为后文对衰老的描写做铺垫。中间四句“老色头鬓白,病形支体虚。衣宽有剩带,发少不胜梳。”从外貌和身体状况入手,刻画头发变白、身体虚弱、衣服宽松、头发稀疏的形象,具体展现衰老之态。后四句“自问今年几,春秋四十初。四十已如此,七十复何知。”以自问自答的方式,由四十岁的状态联想到七十岁,深化了对岁月流逝和身体变化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