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gǎn
huái
怀

朝代:唐作者:刘长卿浏览量:1
qiū
fēng
luò
zhèng
kān
bēi
huáng
cán
huā
dài
shuí
shuǐ
jìn
piān
féng
hán
zǎo
shān
shēn
cháng
jiàn
guāng
chí
chóu
zhōng
mìng
kàn
zhōu
mèng
zhāo
hún
chǔ
xiào
xiāng
yàn
fēi
lái
shì
běi
guī
shí

译文

秋风卷落叶的萧瑟景象令人悲戚,凋零的菊花徒留残瓣,不知为谁而守候。临近水畔偏遇刺骨寒流提早侵袭,身处幽深山谷总见阳光姗姗来迟。愁绪中翻看《周易》占卜命运,梦境里诵读《楚辞》试图唤回逝去的理想。自嘲不如湘江畔的候鸟,振翅便能北返故里。

逐句剖析

"秋风落叶正堪悲":秋风卷落叶的萧瑟景象令人悲戚,

# 秋风:一作青枫。

"黄菊残花欲待谁":凋零的菊花徒留残瓣,不知为谁而守候。

"水近偏逢寒气早":临近水畔偏遇刺骨寒流提早侵袭,

"山深常见日光迟":身处幽深山谷总见阳光姗姗来迟。

"愁中卜命看周易":愁绪中翻看《周易》占卜命运,

# 周易:周代的一部占卜书。书中含蕴着丰富的哲学思想。

"梦里招魂读楚词":梦境里诵读《楚辞》试图唤回逝去的理想。

# 楚词:或写作“楚辞”。主要是战国时楚国大夫屈原的作品。其中有一篇《招魂》。

"自笑不如湘浦雁":自嘲不如湘江畔的候鸟,

# 湘浦雁:湖南衡山之南有回雁峰,据说北雁到此就不再往南飞了。浦,水边。

"飞来即是北归时":振翅便能北返故里。

# 飞:一作春。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感怀》是唐代刘长卿所写的一首律诗。一说是张谓写的。全诗四联由景入情:首联写秋景之悲,颔联喻生存困境,颈联展精神挣扎,尾联以自嘲收束,情感逻辑严密‌,全诗通过秋风落叶、黄菊残花等意象,抒写诗人仕途坎坷、理想破灭的悲凉心境,以“自笑不如湘浦雁”的自嘲表达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绝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中唐诗人

刘长卿(726?~789?),唐代诗人。字文房,宣城(今属安徽)人,一作河间(今属河北)人。天宝进士。曾任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起为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复被诬贬睦州司马。官至随州刺史。刘长卿诗以五七言近体为主,尤工五言,自诩为“五言长城”。他与钱起、郎士元、李嘉祐并称“钱郎刘李”。诗风简淡,多写仕途失意之感,也有反映离乱之作,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代表作品有《新息道中》。著有《刘随州文集》。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分段赏析

‌首联以“秋风落叶”“黄菊残花”营造萧瑟秋景,既实写季节更替,又暗喻人生迟暮与理想破灭的双重悲凉。“欲待谁”以反问强化无人赏识的孤寂感‌,从自然凋零之景切入,直抒胸臆,奠定全诗“堪悲”基调,映射诗人贬谪生涯的失意与愤懑‌。‌颔联“水近寒气早”喻指贬谪之地(岭南)的恶劣环境;“山深日光迟”以地理闭塞象征仕途晋升的艰难,形成空间与时间的双重压抑‌,“偏逢”“常见”二词,通过副词强化命运不公的宿命感,凸显诗人对困境的无奈与怨愤‌。‌颈联借《周易》占卜命运、《楚辞》招魂明志,展现儒道思想的碰撞:既试图以理性探寻出路,又借楚辞寄托对理想人格的坚守‌,暗用屈原“招魂”典故,将个人贬谪与历史文脉勾连,表达对忠而见弃的共鸣,深化精神苦闷‌。‌尾联“湘浦雁”象征自由与归途,与诗人困顿贬所、归期无望形成强烈反差。“自笑”以自嘲收束,将悲愤化为苦涩幽默,情感张力达到顶点‌,暗讽安史之乱后朝廷对人才的漠视,以大雁的迁徙自由反衬寒士在政治漩涡中的无力感‌。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钱起《梨花》

下一篇:唐·韦庄《题貂黄岭官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