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信恭己":圣人确实能以恭谨自守,
"天命允昭回":上天的旨意确实光明回转。
"苍极神功被":苍天的神功广被万物,
"青云秘箓开":青云间的秘典得以开启。
"垂衣受金册":垂衣而坐接受金册,
"张乐宴瑶台":陈设音乐在瑶台宴饮。
"云凤休征满":云间凤鸟的吉祥征兆到处都是,
"鱼龙杂戏来":鱼龙之类的杂戏表演前来。
"崇恩逾五日":深厚的恩德超过五日,
"惠泽畅三才":恩泽畅通于天地人。
"玉帛群臣醉":群臣因赏赐的玉帛而沉醉,
"徽章缛礼该":礼器徽章和繁密礼仪都完备。
"方睹升中禅":刚看到祭天封禅的盛典,
"言观拜洛回":又听说拜洛水的仪式归来。
"微臣固多幸":我这小臣本就多有幸运,
"敢上万年杯":斗胆献上祝寿的万年杯。
初唐杰出诗人,“诗骨”
陈子昂(659后~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文明元年进士,因上书论政被武则天赞赏,授麟台正字,转右拾遗,故后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先驱,主张恢复建安文学传统。所作《感遇》等诗,指斥时弊,抒写情怀,风格高昂清峻。其文力求内容充实,说理精辟;形式上破骈为散,疏朴近古,为唐代古文运动发展起了先导作用。代表作品有《感遇》《登幽州台歌》。著有《陈伯玉文集》。
1. 分段赏析
“圣人信恭己,天命允昭回”两句,开篇便点出对“圣人”(指皇帝)的赞美。“恭己”写出皇帝以恭谨自守的态度治理天下,“天命允昭回”则强调皇帝的统治符合天命,光辉普照,奠定了全诗颂赞的基调。“苍极神功被,青云秘箓开”中,“苍极”指苍天,“神功被”意为皇帝的神功广被天下;“青云秘箓”可能指与天命相关的典籍,这里从天地的角度,进一步渲染皇帝的功绩得到上天的认可,展现出天命所归的气象。“垂衣受金册,张乐宴瑶台”运用了典故和场景描写。“垂衣”常用来形容帝王无为而治的贤德,“受金册”是接受天命册书的重大礼仪;“瑶台”本指仙境,这里用来比喻宴会场所的华美,既写出了朝廷礼仪的庄重,又展现了宴会的奢华盛大。“云凤休徵满,鱼龙杂戏来”描绘了宴会上的热闹景象。“云凤”是吉祥的象征,“休徵”指吉祥的征兆,满是吉祥之兆;“鱼龙杂戏”则是当时宴会上常见的杂耍表演,一动一静,既显盛世的祥瑞,又添宴会的欢乐气氛。“崇恩踰五日,惠泽畅三才”聚焦于皇帝的恩德。“崇恩”指深厚的恩泽,“踰五日”说明宴会的盛大和皇恩的绵长;“三才”指天地人,“惠泽畅三才”则夸张地写出皇帝的恩泽遍及万物,体现出对皇恩浩荡的称颂。“玉帛群臣醉,徽章缛礼该”刻画了宴会上的君臣同乐之景。“玉帛”指赏赐之物,群臣因受赏而沉醉;“徽章”“缛礼”指礼仪的完备繁复,既写出了宴会的丰盛,又表现了朝廷礼仪的周全,展现出君臣和谐的局面。“方睹升中禅,言观拜洛回”提及朝廷的重大典礼。“升中禅”是古代帝王祭天祭地的盛典,“拜洛”可能指当时拜洛水的礼仪,这两句通过写目睹重大典礼,进一步彰显了王朝的盛大气象和礼仪之邦的风貌。“微臣固多幸,敢上万年杯”以臣子的口吻收束全诗。“微臣”是作者自称,“多幸”表达了能参与这样的盛典的荣幸;“万年杯”则是献上对皇帝万寿无疆的祝福,既符合应制诗的恭顺口吻,又强化了全诗颂赞的情感。
上一篇:唐·孙棨《赠妓人王福娘》
下一篇:唐·李山甫《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