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yuán
jiǔ

朝代:唐作者:白居易浏览量:1
bìng
jīng
nián
qīn
péng
shū
xìn
duàn
qióng
tōng
jiāo
xiào
zhī
wǎn
yuán
jūn
zài
jīng
chǔ
wéi
yún
yuǎn
shì
rén
xīn
shí
zhuǎn
yōu
pín
bìng
shēn
shū
lái
wéi
quàn
miǎn
shàng
yán
shǎo
chóu
xià
dào
jiā
cān
fàn
lián
jūn
wéi
zhé
qióng
jiā
pín
biǎn
sān
shí
shù
yíng
èr
shí
wàn
shì
tān
shí
gǎn
jūn
xīn
qiǎn
quǎn
niàn
kǒu
zhōng
shí
fēn
jūn
shēn
shàng
nuǎn
yīn
shēn
bìng
jiǔ
yīn
mìng
duō
jiǎn
píng
shēng
qīn
yǒu
xīn
zhī
shēn
qiǎn

译文

我身患疾病已有四年之久,亲朋好友的书信往来早已断绝。人在困顿与显达时交友态度易变,如今才明白这道理,自嘲领悟得太迟。元稹兄你远在荆楚之地,离别的日子仿佛越发久远。元君是何等特别的人啊,心意如磐石般始终坚定。他担忧我贫病交加,来信中唯有安慰与勉励之词。信中上句劝我少些忧愁,下句叮嘱多吃饭保重身体。我深知你同为贬谪之臣,家境贫寒困窘。他三次寄来衣食钱财,总数超过二十万钱。我岂是贪图这些衣食,只因你情意深重令我感动。我吃着他寄来的粮食,想着这些本应温暖他的身体。这份情谊不因我久病缠身而改变,也不因彼此命运多舛而削减。平凡人生中的亲友真心,怎能轻易丈量出它的深浅。

逐句剖析

"一病经四年":我身患疾病已有四年之久,

"亲朋书信断":亲朋好友的书信往来早已断绝。

"穷通合易交":人在困顿与显达时交友态度易变,

# 穷通合易交:大意是按照世俗的观念,人的地位变了,合当换一个朋友,这个道理我自笑知道得太晚了。穷通:指人生的穷厄与通达。穷:处境艰难;通:处境顺利,做官显达。合:一作各。易交:换朋友。

"自笑知何晚":如今才明白这道理,自嘲领悟得太迟。

"元君在荆楚":元稹兄你远在荆楚之地,

# 元君:元稹。在荆楚,元稹被贬江陵达四年之久,江陵是荆楚的中心,故称。

"去日唯云远":离别的日子仿佛越发久远。

# 唯:一作虽。,去日:指分别的时间。远,日久。

"彼独是何人":元君是何等特别的人啊,

# 是:一作似。

"心如石不转":心意如磐石般始终坚定。

# 石不转:指心如磐石,不可转动。

"忧我贫病身":他担忧我贫病交加,

"书来唯劝勉":来信中唯有安慰与勉励之词。

"上言少愁苦":信中上句劝我少些忧愁,

"下道加餐饭":下句叮嘱多吃饭保重身体。

"怜君为谪吏":我深知你同为贬谪之臣,

# 谪吏:被贬谪的官吏。

"穷薄家贫褊":家境贫寒困窘。

# 贫褊:指经济上贫困。褊,狭小,引申为贫困。,穷薄:指仕途困厄,俸禄微薄。

"三寄衣食资":他三次寄来衣食钱财,

"数盈二十万":总数超过二十万钱。

"岂是贪衣食":我岂是贪图这些衣食,

"感君心缱绻":只因你情意深重令我感动。

# 缱绻:缠绵。多形容友谊深厚,难舍难分。

"念我口中食":我吃着他寄来的粮食,

"分君身上暖":想着这些本应温暖他的身体。

"不因身病久":这份情谊不因我久病缠身而改变,

"不因命多蹇":也不因彼此命运多舛而削减。

# 蹇:本为跛足,引申为艰难。

"平生亲友心":平凡人生中的亲友真心,

"岂得知深浅":怎能轻易丈量出它的深浅。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寄元九》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五言古诗。全诗以“病”与“贫”为叙事主线,通过直白语言与具体细节,展现白居易对元稹情谊的珍视与反思。前四句以病痛与世态炎凉起兴,引出对元稹“心如石不转”的赞叹;中段详述元稹资助细节,凸显其情谊的纯粹性;末段以“平生亲友心,岂得知深浅”作结,批判世俗功利,升华主题。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物—情—时—空”的多重交织,将私人情谊升华为对人性温暖的普遍书写。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唐代三大诗人”之一,“诗魔”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籍贯太原(今属山西)。贞观进士,曾官居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白居易与元稹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还与李白、杜甫并称“唐代三大诗人”。在文学上,他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风平畅自然、通俗浅切,相传老妪也能听懂。早期讽喻诗揭发时政弊端、反映民生困苦;自遭受贬谪后,远离政治纷争,诗文多怡情悦性、流连光景之作。代表作品有《新乐府》《秦中吟》《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等。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

背景

这首诗写于元和九年(814)白居易为母亲守丧居住渭村时期。这位诗人在渭村住了超过三年,生活在贫困和疾病中。当时元稹贬谪江陵,处境亦不佳,但经常掏出俸禄来接济白居易。诗人感念元稹诚挚友情,作此诗。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主题及内容介绍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也是一首酬赠诗。此诗描写了白居易病中与谪居荆楚的元稹彼此扶持的真挚情谊,既展现了元稹的患难深情,也吐露了诗人的深刻感悟,在贫病交困中凸显超越物质的人性温暖。

2. 分段赏析

“一病经四年,亲朋书信断。穷通合易交,自笑知何晚。元君在荆楚,去日唯云远”,开篇直述长期患病(四年)与亲友失联的境况,奠定全诗压抑基调,“断”字凸显人际疏离,暗示诗人被社会边缘化的现实,为后文对元稹的感激作铺垫。“穷通”指贫富、贵贱的境遇变化,“易交”暗讽世态炎凉。诗人自嘲迟悟人情冷暖,批判世俗功利,反衬元稹不离不弃的珍贵情谊。点明元稹被贬江陵(荆楚)的遭遇,“唯云远”既写地理阻隔(江陵距渭村约千里),亦暗含心理距离的漫长感,凸显牵挂之深。“彼独是何人,心如石不转。忧我贫病身,书来唯劝勉。上言少愁苦,下道加餐饭”,:以“石不转”(《诗经·邶风·柏舟》典故)喻元稹情谊的坚定,反问句式强化对元稹品性的惊叹,凸显其异于常人的忠诚。对比世俗书信的敷衍,元稹来信专注劝慰,体现关怀的纯粹性,“唯”字强调内容单一却真挚,凸显元稹对诗人精神状态的深切关注。具体描写元稹书信内容,语言平实却饱含温情。“加餐饭”作为全诗核心意象,既是生活嘱咐,亦隐含对生命延续的期待,呼应古人以饮食慰藉离散的传统。“怜君为谪吏,穷薄家贫褊。三寄衣食资,数盈二十万。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缱绻”,转写元稹的贬谪境遇(江陵司马)与贫困家境,“穷薄”“贫褊”互文,既写实又暗示两人同病相怜,深化患难真情。以具体数字(三次资助,总额二十万钱)凸显元稹接济的频繁与慷慨,侧面反映白居易生活的窘迫,物质援助成为友情的重要载体。反驳功利性质疑,强调情谊纯粹性。“缱绻”形容情感缠绵深厚,与物质援助形成精神与物质的呼应,体现友情的多维性。“念我口中食,分君身上暖。不因身病久,不因命多蹇。平生亲友心,岂得知深浅”,通过“口中食”与“身上暖”的转赠意象,构建双向关怀的闭环,体现诗人对元稹付出的感念与愧疚,情感流动自然。自省对友情的迟钝,暗示健康时未能体察元稹的用心,“不因”双重否定强化反思,凸显元稹情谊的超越性。结尾反问,将元稹情谊与“平生亲友”对比,批判世态炎凉,升华主题。以“深浅”设问,留白中暗含对知音难觅的慨叹。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杨巨源《送太和公主和蕃》

下一篇:唐·长孙佐辅《相和歌辞·宫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