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解析

dēng
běi
tíng
běi
lóu
chéng
zhōng
zhū
gōng

朝代:唐作者:岑参浏览量:2
cháng
西
zhuàn
hàn
jiā
lún
tái
sài
qiān
nián
kōng
yīn
shān
cuī
wéi
èr
tíng
jìn
西
hǎi
liù
yuè
qiū
fēng
lái
shàng
běi
lóu
shā
níng
kāi
huāng
niǎo
fēi
dàn
jiàn
bái
lóng
duī
jiù
guó
miǎo
tiān
guī
xīn
yōu
zāi
shàng
jiàng
xīn
西
jiāo
jué
yān
āi
biān
chéng
shì
jiàn
kōng
pái
huái
xìng
zhōng
tuō
shēn
qún
cái
zǎo
zhī
ān
biān
wèi
jìn
píng
shēng
huái
怀

译文

曾经读过《西域传》,知道汉朝收复了轮台。古老边塞空寂千年,唯阴山巍然耸立。北庭二城靠近西海,六月竟有秋风袭来。日暮时分登上北楼,肃杀之气凝滞不散。荒野无飞鸟踪迹,只见连绵白龙沙堆。故国遥在天边,归心日益萦绕。上将新破胡虏,西郊战尘已绝。边城平静无事,我抚剑徒然徘徊。幸得投身幕府,暂托身于众才之中。早知安边之策,仍未实现平生抱负。

逐句剖析

"尝读西域传":曾经读过《西域传》,

# 西域传:即《汉书·西域传》。

"汉家得轮台":知道汉朝收复了轮台。

# 汉家得轮台:据《汉书·李广利传》载,汉武帝遣李广利攻大宛,军过轮台(汉西域国名,在今新疆轮台东南),破之。又据《汉书·西域传》载,李广利破大宛后,“西域震惧”,多遣使入贡,汉于是在轮台等地置卒屯田,“以给使外国者”。

"古塞千年空":古老边塞空寂千年,

"阴山独崔嵬":唯阴山巍然耸立。

# 崔嵬:高峻貌。

"二庭近西海":北庭二城靠近西海,

# 西海:今新疆博斯腾湖,古称西海。,二庭:指汉车师前王庭及后王庭。车师前王庭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鲁番西),车师后王庭在唐北庭节度使治所。参见《汉书·西域传》、《元和郡县图志》卷四0。

"六月秋风来":六月竟有秋风袭来。

"日暮上北楼":日暮时分登上北楼,

"杀气凝不开":肃杀之气凝滞不散。

# 凝不开:凝结不散。,杀气:秋日萧瑟之气。

"大荒无鸟飞":荒野无飞鸟踪迹,

"但见白龙堆":只见连绵白龙沙堆。

# 白龙堆:泛指沙漠。即堆。

"旧国眇天末":故国遥在天边,

# 眇天末:远在天边。,旧国:故乡。

"归心日悠哉":归心日益萦绕。

# 悠哉:形容思虑深长。,归心:思归之心。

"上将新破胡":上将新破胡虏,

# 上将:指封常清。

"西郊绝烟埃":西郊战尘已绝。

"边城寂无事":边城平静无事,

"抚剑空徘徊":我抚剑徒然徘徊。

# 空:独,自。,抚剑:按剑。

"幸得趋幕中":幸得投身幕府,

"托身厕群才":暂托身于众才之中。

# 厕群才:泰列群才之中。

"早知安边计":早知安边之策,

"未尽平生怀":仍未实现平生抱负。

# 尽:竭尽,充分施展。

展开阅读全文 ∨

简介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古体诗。诗中开篇借汉得轮台的典故引出对北庭边塞的描写,展现了古塞、阴山等雄浑苍凉之景。诗人在六月登楼,见大荒寂寥,引发思乡之情。又写上将破胡后边城无事,自己虽在幕府,却壮志未酬。全诗风格豪迈沉郁,既描绘了边塞风光,又抒发了思乡和壮志未酬的情感,体现了岑参边塞诗的独特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

作者介绍

盛唐诗人,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

岑参(715?~ 769?),唐代诗人,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天宝进士,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岑参两度出塞,边塞生活的体验极为丰富和充实,是盛唐书写边塞题材诗歌数量最多、成就最突出的诗人。其与高适并称为“高岑”。长于七言歌行,善于描绘异域风光和战争景象。诗歌风格上,气势豪迈,情辞慷慨,色调雄奇瑰丽。代表作品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等。

展开阅读全文 ∨

赏析

1. 写作手法

用典:“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引用了汉代经营西域,得轮台的历史典故,为诗歌增添了历史文化底蕴,同时引出对当下边塞的描写和感慨。景物描写:“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堆”,通过对古塞、阴山、西海、秋风、大荒、白龙堆等景物的描写,勾勒出一幅雄浑、苍凉的边塞图景,烘托出边塞的空旷、寂寥和肃杀之气。

2. 分段赏析

《登北庭北楼,呈幕中诸公》开篇四句“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古塞千年空,阴山独崔嵬”,诗人从阅读西域历史典故写起,说汉代得到轮台,如今古塞历经千年已空,只有阴山依然巍峨耸立。这几句为诗歌奠定了历史的厚重感和苍凉的基调。中间八句:“二庭近西海,六月秋风来。日暮上北楼,杀气凝不开。大荒无鸟飞,但见白龙堆。旧国眇天末,归心日悠哉”,先点明地域靠近西海,六月就有秋风,接着写傍晚登上北楼,感受到边塞的肃杀之气仿佛凝结不散,大荒中没有飞鸟,只有白龙堆。然后由眼前之景引发对故乡的思念,故乡远在天边,归心日益悠悠。这部分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营造出一种孤寂、思乡的氛围。后面八句:“上将新破胡,西郊绝烟埃。边城寂无事,抚剑空徘徊。幸得趋幕中,托身厕群才。早知安边计,未尽平生怀”,写上将刚刚大破胡人,西郊已无战争的烟尘,边城寂静无事,自己却只能抚剑徘徊。庆幸能在幕府中托身,但又觉得自己虽早知安边之计,却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抱负。这部分表达了诗人在和平时期的无奈和壮志未酬的感慨。

展开阅读全文 ∨

上一篇:唐·张谓《同诸公游云公禅寺》

下一篇:唐·岑参《喜韩樽相过》

猜你喜欢